□本报记者 李子路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今年56岁的刘富旗最近把一条9尺大船卖了。
金秋时节,站在新村自家的二层小楼上,看着村外即将丰收的玉米,眺望天边晚霞映照的黄河水,刘富旗难以相信,自己真的不再需要这条船了。
就在几年前,刘富旗一家还生活在东明县长兴集乡西竹林村。这里是黄河滩区,为防止水淹,祖祖辈辈盖房时先在地基上垒起很高的土台,当地老百姓叫它房台,然后在房台上盖房子。以前黄河经常发大水,房台被淹一次,就得重建一次。淹了盖,盖了淹,滩区群众一辈子总在垫台盖房,很多家庭因房致贫。
刘富旗家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黄河发洪水,西竹林村受灾最重,滔滔黄河水伴着呼啸的北风,一次次拍打冲刷着房台。刘富旗家没能幸免,5间房塌了3间,想进出村子只能靠船。当时村里只分到两只小船,根本不够用。刘富旗后来常说:“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家房子倒了,却啥也做不成,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场景。”
1996年秋天,连续的阴雨导致黄河水猛涨,站在大堤向滩内望去,房屋又成了一个个孤零零的小岛,船再一次成了出行和救灾唯一能依靠的交通工具。刘富旗心里不是滋味,半天只说了四个字:“得有条船。”
洪水退后,刘富旗掏出全部积蓄,买了一条能装下十几人的大船,钢板足足有3厘米厚。
2003年秋季,黄河再一次发洪水。这一次,刘富旗的船派上了用场,不仅把家人平安送到大堤,还帮助村民收庄稼。“别的地方种地,都是一季麦子一季玉米,我们这儿是一季麦子一季水。”刘富旗苦笑着说,“不穷才怪”。
在滩区生活了半辈子,刘富旗最深的体会是,一年到头不得清闲,即使农闲时也要挖土垫台,烧窑盖房。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就像一道魔咒,将村民紧紧地束缚在房子上。
2004年,刘富旗43岁。这一年,筑村台、迁新村的消息传到西竹林村,脱贫迁建步伐开始加速,干部群众都盼着过上好日子。
6年后,新村台筑好可以搬迁了,刘富旗却打起了退堂鼓。俗话说,好家搁不住三搬。在老房子里住惯了,迁到新村到底啥样,他心里没底。按照政府的设计规划,盖新房至少得花20多万。“咱就是老百姓,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刘富旗将信将疑。
于是,刘富旗找到几个生产队长一合计,决定抵制搬迁。那段时间,从乡到村,各级干部没少在刘富旗身上下功夫,还专门驻村蹲点做他的工作,有过口角、有过争执,但更多的是解释和商量。
“都是为了住得更好、更安全,我也理解他们。”刘富旗说,看到政府按工期如期完工,并且说到做到,给群众的补偿一分不少,他也渐渐安心了。
2012年,刘富旗终于打定主意。他领到了政府发的4.8万元住房补贴,自己再添上10来万,盖起了现在住的二层小楼。从阴暗潮湿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院房,他很后悔自己当初的抵制行为。他说:“搬到新村,环境好了,路也通了,水电煤气也用上了,已经很知足了。”
现在,刘富旗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一年能给家里攒下几万块钱。刘富旗负责照看全家9口人的27亩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来到刘富旗家院里,看到不少农机具,就是没见那条船。刘富旗说:“那船,前两天卖了。留着也没用,早就想卖了。”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