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建硬骨头 党员带头啃

2017-10-10 10:18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本报记者 李子路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菏泽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这里的黄河滩区几十年间数次遭遇洪灾,“安居”是滩区群众最急迫、最强烈的夙愿。

  今年5月15日,东明县长兴集乡和焦园乡两个8号村台试点工程正式开工,成为全县滩区迁建工作的先行军、探路者。

  两个8号试点村台,涉及7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2839户、9974人。东明县扶贫办主任张中华说:“迁建涉及群众多,群众是否支持,思想是否统一,是工作中摆在首位的大事。”

  如果都把耕地占了,种啥、吃啥?搬迁后房屋面积多大?质量怎么样?村民的疑虑给迁建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长兴集乡乡长王方领告诉记者,“涉及搬迁的村情况比较复杂,群众多有顾虑,我们耐心解释沟通,更是想方设法破难题、解民忧,党组织主动扛起责任,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全力打通滩区迁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要淤台,先清障。拆房子、占耕地、挪树木、迁坟墓,如何能不产生冲突,不发生矛盾,又是摆在乡镇党委和村支书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顺利完成清障工作,焦园乡党委实行了一线工作法:书记、乡长和其他科级干部现场办公,现场指挥伐树拆迁,现场帮助群众搬迁。荆东村党支部负责人李敏杰告诉记者,他们村每名村干部和两名党员包3个拆迁户,主动为拆迁户提供劳力、车辆,还提供饮水、用电、防雨工具等。不少拆迁户被村干部的真心实意感动,纷纷配合搬迁。

  搬迁,党员干部要动员群众,有时还要动自己的利益。在新村台位置,有李敏杰的厂房,他侄子2016年投入27万元也在那盖了一间厂房。就在他们想一展身手的时候,新村搬迁的消息传来。“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同意,刚建起来的厂房哪能说拆就拆?”李敏杰的侄子说,“后来,我叔主动找我谈。为了新村,他带头拆了,我觉得也应该拆,这样给更多村民带来好处。”

  迁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还是李敏杰,第一个站了出来,将自家及亲属的祖坟迁出,从而带动全村193个坟地半个月内全部搬离。党员刘旭光的祖坟搬迁一次后,因为道路拓宽,需要二次迁坟。村干部都觉得难以开口,刘旭光却说,“要是真碍事,那就早点搬吧。”

  荆东村的80余座坟墓,群众同意搬迁却无处安放,这可急坏了村干部。汤庄村支部书记汤宪灵得知这一情况后,动员群众把村里一块荒地划出来,集中安置荆东村迁移的坟墓。荆南村支部委员黄迁伟顶住亲属的压力,让荆东村的3座坟墓迁到自己家的承包地上。

  菏泽市今年将开工淤筑近20个新村台,到2020年底,将有28个滩区新村和6个外迁新村建成。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菏泽设置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工作开展。涉及滩区迁建的东明县、鄄城县、牡丹区均成立了以县(区)委书记为指挥长的指挥部,党员干部主动靠上、干在一线,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党支部就是一座座堡垒,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东明县委书记魏琳说,“省委省政府这样支持滩区迁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这是为党旗增光,为扶贫添彩。”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