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兵 王川
10月8日,正值寒露,德州临邑县魏家村种粮大户魏德东农场里的1000亩无公害玉米刚刚收获完毕。
“又是一个丰收年!”魏德东拿起一颗还带有余温的玉米粒,放嘴里咬起来,咯嘣咯嘣地响。他地里的玉米很奇怪,没有打任何农药,只在地头挂上几张“小卡片”,不仅没遭虫害,还颗粒饱满。
老魏的这些“小卡片”,是山东省农科院研制的,专门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卡。小卡片是白色的,长12.5厘米、宽6.5厘米,上面有个只有9平方厘米的培养基,1000余只赤眼蜂幼虫分布其上,卡片挂上玉米秆,赤眼蜂就能自然飞走,追食玉米螟卵,以此达到防虫的效果。
魏德东是省农科院的“老关系”,“玉米、花生宽幅间作试验”就是在他的地里搞的。
防治玉米螟,是玉米种植的难题,老办法无非是一年给玉米打好几遍农药。不仅打药费时费力,农药残留还有危害,这块心病一直落在老魏心里。
2016年,全省秋玉米播种面积达5514.6万亩。农药治虫,不仅威胁着玉米的食品安全,也使周围的空气、土壤、淡水受到了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强调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还特别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次年,省农科院对粮食虫害生物防治展开攻关,引进了植物保护学科带头人郑礼,并成立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终于攻克了赤眼蜂在山东地区防治玉米螟的技术难关。
2015年7月,郑礼找到老魏,推广这项技术。老把式魏德东纠结了好几个晚上,最后还是拿出500亩地交给了郑礼。
7月15日,第一次放蜂。郑礼和他的学生忙前忙后计算着各种数据,老魏则将信将疑地东看看西瞅瞅。
过了三天,魏德东就盘算着按照往常的日子,应该给玉米打药了。“玉米螟卵消除不彻底,不打药这批玉米不就坏了?”老魏背着郑礼,又偷偷把农药打上了。
郑礼知道后,当即给他打来电话:“老魏啊老魏,你这样害虫暂时被消灭了,可吃害虫的赤眼蜂也被消灭了。有一点玉米螟没关系的,只要不影响玉米的生长就行。”
老魏内心五味杂陈,既后悔又懊恼。为了弥补打药的损失,省农科院立即新挂上一批“卡片虫”,并增大了用量。到了8月中旬,根据玉米螟的生长规律,又进行了一次放蜂试验。
十月秋风,这500亩试验田的无公害玉米收获了。与用药的玉米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些无公害玉米个个颗粒饱满,在售价上平均每斤还贵了4分钱。
尝到甜头,老魏开始扩大规模。目前,他已有1000亩玉米用上了“卡片虫”,还筹划着陆续将剩下的2000亩玉米田也全部交给郑礼。
郑礼介绍,经过3年多的试验,山东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已经成熟。数据显示,平均每亩玉米地每季只需悬挂15张卡片,即可达到96%的控虫效果,玉米被害株率低于农药防治50%,平均每亩土地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此外,省农科院陆续推出的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等技术也已成熟,有效减少了我省粮食蔬菜的农药和激素使用。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