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考察,与王克昌(左一)老人亲切交谈。(汤序民 摄)
□ 本报评论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本报推出的“殷切的期望 最实的担当·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手捧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梳理一桩桩可喜民生变化,总结一项项阶段性成果,品读一个个鲜活故事,党性立场、为民情怀在字里行间浸润流淌,一心为民的责任担当、敢啃硬骨头的精气神,跃然纸上。回望五年砥砺奋进的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全局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山东牢记嘱托、不忘初心、走在前列的生动诠释。
所有伟大梦想,所有宏大愿景,最终要一步一个脚印,清晰化成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曾几何时,饱受黄泛之苦的黄河滩区60多万群众,他们的向往,就是破解“黄河泛滥,三年两决”这么一道为害百年的世纪难题;如今,“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轮回被打破,“船”这一曾经必备工具,成为了滩区“记忆”。曾几何时,“短缺时代”被远远甩在身后,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成为了天大的民生事;如今,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舌尖,食品安全监管跑在了风险前头,从一颗螺丝钉到安全标语走红,安全生产“紧箍”越来越紧。曾几何时,人们渴望岁物丰成,也渴望道德昌明;如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沂蒙精神从齐鲁走向全国,筑起决战决胜的强大精神支撑。
当五年发展的恢宏历程汇入历史长卷,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民生事,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群众期盼、民生诉求,生根发芽,硕果累累。把这五年放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去打量,放到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历史方位上去审视,不负重托,不忘初心,9900万山东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奋力将光荣与梦想写进现实。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体现改革发展成果。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改革有所为。为民生改善筑牢根基,提供持久动力,唯有改革创新。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就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准破解民生热点难点,把人民幸福镌刻在改革里程碑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幸福会从天而降。把民生苦乐刻在心里,扛在肩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不可或缺。
当前,全省上下聚焦聚力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集中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脱贫攻坚、金融风险防控、社会稳定五场攻坚战。每一项工作都关乎事业、关乎全局,每一项举措都决定一方百姓福祉、群众安康,每一项任务都意味着要解决矛盾、战胜困难。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闯劲,敢于打破阻碍前行的条条框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宽阔胸怀,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瞩望未来,民生建设砥砺前行,也面临着“再上层楼”的挑战。只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全部精力放到实干上,把作风转变体现到推进工作的态度、举措和成效上,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定能够抓出成效、干出成绩,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