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阎淑萍
10月16日上午,北京市《老年旅游接待基地服务规范》正式发布,各大景区有望带动周边,面向60周岁以上老年人,成立老年旅游接待基地,并提供多项“适老”旅游服务。(10月17日《北京青年报》) 纵观这个《老年旅游接待基地服务规范》,会发现其中“亮点”颇多。首先是在适合老年人旅游的景区区域设置上,充分考虑到环境的优雅和交通、医疗的便利。其次是在服务保障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为方便老年人出行,规范要求基地应具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配有电梯的建筑,电梯内应有方便老年游客使用的按键,宜配备休闲座椅等公共休闲和游览接待设施。同时,应有不低于20%适合老年人需要的客房,不低于10%适合家庭的套房等。再有就是在卫生方面,规范要求清扫率达到100%,厕所设备齐全、完好、洁净,通风照明良好,配备残疾人厕所。厕所还应有无障碍通道及扶手,室内注意防滑,并设置扶手以及有放置拐杖的地方等。此外,规范还要求基地内设置医务室,并配有具备医疗资质的专业急救人员,配备常用药物、紧急救援物品、常用医疗器械等。
应该说,以服务规范的方式在景区建立老年人旅游接待基地,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充分体现出了对老年人旅游群体的关爱和服务。众所周知,老年人是一个潜在的庞大旅游群体,但老年人外出旅游也存在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行动方便、敏捷,轻松外出旅游,更不敢在黄金周期间去扎堆旅游,他们旅游时所需要的服务保障更多。比如,老年人腿脚不便,体力有限,或多或少患有一些疾病等,这就需要景区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通过“错峰旅游”,既满足其外出旅游的心愿,也能保障安全并享受到温馨的服务。
其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人群体将日益庞大,同时他们也将成为旅游市场上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如何激发老年人旅游的热情,大力提升老年人旅游的质量,这是各个景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今,北京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笔者希望更多有条件的景区,能积极地加入到建设老年人旅游接待基地这个行列中来,把老年人旅游群体激活了,既能让老年人游客玩得尽兴,也能够保持景区旅游的热度不减,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