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 十八大以来青岛港转型成效显著

2017-10-18 17:19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0月18日消息 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4.6%,实现了从年吞吐量4亿吨到5亿吨的跨越;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5%;集装箱航线已达到170多条、每月超过700多班,航线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经营绩效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引领“大船时代”,来华的40万吨超级大矿船有65%靠泊青岛港;打造起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效率提升30%,人工节省70%。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青岛港转型发展的一系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港集团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为指引,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中,迎接挑战,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创效的国企发展成功之路。

  五年间,港口生产、效益双丰收。五年来,青岛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不断稳固传统主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经营模式重大转型,实施现代物流+“金融、国际化、互联网”三大战略,实现多轮驱动、蹄疾步稳、快速转型。

  这五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4.6%,实现了从年吞吐量4亿吨到5亿吨的跨越,各骨干货种增长有力,实现了可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5%。集装箱航线已达到170多条、每月超过700多班,位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

  港口营业收入、效益保持持续快速稳健增长。在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基础上,2017年上半年,青岛港营业收入实现人民币 47.85 亿元,较同期增长 1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15.50 亿元,较同期增长29.2%。港口营业收入经济效益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五年间,再造一个升级版青岛港。加快董家口港区码头设施建设,建设了包括全球最大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20万吨级矿石转水码头和粮食专用码头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大码头集群,矿石等干散货堆存能力550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14亿吨。

  加快董家口港区转型发展,打造了中国最大“矿石超市”,来华的40万吨超级大矿船有65%靠泊青岛港作业,混矿配矿业务赢得“董家口标准矿”美誉,为全球客户提供了世界一流服务。

  加快董家口港区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进口原油增长和为客户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需求,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区配套油品储罐建设,286万方油罐建成投产。董家口港区-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一期工程投产通油,二期、三期工程加快推进,预计全部工程完工后将为广大客户节省物流成本30亿元。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工程加快建设,明年将与青连铁路连调,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一个升级版的新“青岛港”正在加速形成。

  五年间,全程物流串联“上下游”,服务“门到门”。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青岛港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加快向现代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青岛港骨干货种稳定提升,为山东省、青岛市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港积极布局全程物流,依托主业优势,统筹社会物流资源,构建物流链,全程配置码头装卸、运输、船代、货代、仓储等新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同时,现代物流板块的发展反哺和促进码头装卸主业。青岛港已构建“一带一路”海向陆向大通道,为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内陆地区提供“门到门”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有效提高了物流效率。船舶代理、全程货代、场站业务、保税业务、期货交割业务、集装箱海运业务等蓬勃发展,海铁联运连续三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现代物流服务新业态发展强劲。

  五年间,传统装卸装上“智慧大脑”。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瞄准信息化、智慧化港口发展方向,打造以港口操作智能化、物流服务电商化、企业管理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港口。

  全方位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新能源等技术,攻克十多项世界性码头技术难题,打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当今世界智能程度最高、效率最快、最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比传统码头提升作业效率30%,节省操作人员70%。

  加快建设青岛港物流电商营销服务平台,干散货公路疏运平台大大节约市提车在港时间,提高效率;网上支付平台实现与30家银行的网上代收付,加快形成便捷高效、引领发展的“物流电商生态圈”。提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完成与财务金蝶EAS系统对接,实现预算财务数据的自动提取,节省人工处理工作量100%; OA办公系统平台持续推进管理流程由“线下”向“线上”转变,网上审批功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五年间,发展版图从胶州湾“搬”到世界。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码头运营商。积极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21个国外港口结成友好港,成功向缅甸皎漂港输出管理,在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码头实现首次资本输出,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阿联酋阿布扎比港等合作项目正加快推进。与迪拜环球、马士基、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基金等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码头运营、港口物流、港口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联手发展。

  五年间,打造全牌照金融“生态圈”。大力实施金融战略。产融结合深度发展,着力提升多元化盈利能力,形成了以财务公司为核心,以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保险等金融服务为补充的港口金融生态圈。“银港通”大宗商品质押监管业务实现新突破,为破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广大客户在矿石、煤炭、冻货、进口汽车等进出口业务中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五年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全面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常态化实施技术创新、能源替代、设备更新、流程优化“四大工程”,积极应用能量回馈、“油改电”、LED、太阳能等新技术新能源,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10个泊位的船舶岸电设施,投入近20亿元更新淘汰低效率、高能耗机械设备。集团绿色港口22个主体性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验收,获得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207万元;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首批“绿色港口”。

  五年间,海港人才辈出明星闪耀。五年来,青岛港积极打造平台,努力为为广大员工提供了施展抱负、成长成才的舞台。大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共有7000多名职工在新岗位上发挥更大价值。全港员工立足岗位,创先创优,实现了个人与港口的共同成长。集团新增国家各类职称933人,新增高级技师、技师 761人。培养出了全国最年轻的优秀共产党员郭凯,培养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皮进军,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加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唐卫,青岛拔尖人才庄开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五年来,青岛港深化全员创新,累计承担国家省市重点产学研开发项目15项;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累计编制国家、行业标准9项。五年来,完成具有国际、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4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项、新型专利278项,申报并获得政府及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48项。

  通讯员 王婷婷 记者 游潇  [编辑: 王维峰]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港 五年 转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