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一朝兴起采摘游 何愁秋果压枝头

2017-10-19 06:4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目前每天都有游客前来采摘旅游。



  

比比看谁摘的果子更大。



  

齐术太的大枣园里,游客们正在采摘大枣。



  

游客们进园采摘,走时都会买走一些水果。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金秋时节,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村民孟兆启的15亩果园迎来采摘季,山野果园一派丰收景象。以前到了收获季节,孟兆启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摘了苹果后去十里八乡赶集卖果,一年也就能赚两万元左右。如今,孟兆启的苹果再也不愁卖了,因为一进入九月底,四面八方的游客就慕名来到他的果园采摘,孟兆启不用出园,15亩果园就能给他带来10万~15万元的收入。

  同样“足不出户”,靠着吸引游客前去采摘游走上致富路的还有莱西市姜山镇垛埠社区的齐术太。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百亩果园里的1800棵枣树,红枣飘香、硕果累累,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采摘。齐术太仅靠1800棵枣树,一年纯利润约50万元。

  半岛都市报系列融媒体报道“喜迎十九大·金秋行”记者近日走进胶州、莱西等采摘园进行探访。政府搭台,农民唱戏,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当地政府部门均积极发展农业旅游,为村民在家门口开拓致富新渠道,也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富了农民,恣了游客。

  每天拥入八方客

  召唤亲戚来帮忙


  10月14日恰逢周末,天刚蒙蒙亮,53岁的孟兆启与妻子就来到果园,把供游客采摘的果篮摆好后,一头扎进果园,采摘起苹果、桃子。一个个沉甸甸的苹果、桃子挂满枝头,孟兆启挑品相好的果子摘下来,放进筐里。现在洋河镇正在举办乡村慢生活体验节,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游客来他们村采摘游,孟兆启的15亩果园一天至少能接待100名游客,一天卖出两千斤水果不成问题。今年黄金周期间,他的果园一天能卖出四五千斤水果。因为周末人多忙不过来,孟兆启还叫来侄女一家前来帮忙。

  上午10时,到孟兆启的果园里来采摘的游客多了起来。此时,曲家炉村通往果园的路上,路两侧已经停了四五十辆车,车牌多为鲁B牌照,也有鲁V牌照的轿车。王琴和朋友一家开了两辆车在孟兆启果园门口停好后,径直走进果园要采摘苹果。“从胶州市区开车半个多小时就过来了,这几年每年都来,熟门熟路了。”王琴说,周末带着老人孩子来村里观光采摘,既能放松心情,又能体验丰收的喜悦。

  “这边是红富士、红香蕉,那边是青岛红、明月……”孟兆启将王琴他们引导入园,给每人发一个塑料筐。“苹果、桃子不比樱桃、葡萄,摘下来吃一个两个就饱了,因此游客多数都是摘下来带走。”孟兆启说,他们村里统一定价,苹果3元一斤,平均每批游客都能买走一二百元的水果。

  由于孟兆启果园里的水果种类多、口感好,深受游客欢迎,光靠采摘,一亩地能收入近万元。如今,仅靠采摘游,孟兆启的15亩果园一年能收入10万~15万元。

  不再赶集卖水果

  腰包照样鼓起来


  孟兆启承包这处果园已经30多个年头,如果不是采摘游,一到收获的季节,孟兆启还要起早贪黑地去十里八乡去赶集卖果子。孟兆启记得最开始那些年,由于不懂技术,他种的苹果、桃子、梨等水果品相一般,光靠赶集卖也卖不动,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水果贩子。到最后一算,不仅没赚到钱,反而都赔了。当时其他果园也都遇到这种情况,果农们都灰了心,陆续都把果树砍了改种其他的农作物。“当时我们村的书记不舍得砍,一个劲儿地给大家做工作,最后村里大多数果园都维持下来。”孟兆启说,由于果树少了,水果虽然相对好卖了一些,但是一年拼死拼活,也就能收入两万元左右。

  转机出现了。孟兆启清楚地记得,10年前,胶州市洋河镇政府提出举办采摘节的时候,他和很多果农的第一反应是“不靠谱”,“让城里人随便进果园里采摘,不光吃不了多少,糟蹋浪费了咋办?”但是,随着第一届洋河采摘节的举办,孟兆启逐渐尝到了甜头。“政府出钱给我们宣传包装,招揽来游客来我们果园里采摘,就等于把一批批顾客带到了我们家门口,每位游客临走时都不会空手而归。”到了2008年第二届采摘节的时候,光靠孟兆启和老伴两个人,他家的果园遇到节假日就照顾不过来了,必须要雇亲戚帮忙。从第三届采摘节开始,村里一半的果农都不用赶集卖水果了。从运出去卖,到家门口销售,农民们的腰包就鼓了起来。

  去年,洋河镇将原来单纯的秋果采摘节升级为青岛(洋河)乡村慢生活体验节,为期一个半月的体验节吸引了游客10万人次,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200余万元。受益于这个节日,预计洋河镇今年全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近4000万元。

  果树更新又换代

  农民上网学技术


  孟兆启的眼界也跟着打开了。随着采摘游客流量的增大,当地政府开始积极组织当地果农培训学习,也派技术人员入园进行指导,对果树品种进行更新换代。14日当天,记者看到孟兆启头上戴着的帽子上写着“新型职业农民”几个红字。孟兆启笑笑说,这是前几天他出去学习培训时发的,如今他每年要出去学习四五次,凡是政府组织的培训,果农们都争前恐后报名。

  新型职业农民的“帽子”也不是随意戴的。在果园里加装滴灌带实施水肥一体化、改良树形让果实透风透光、引进套袋机节省人工成本等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都是孟兆启在一次次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中学到的。同时,孟兆启学习新技术的欲望更加强烈,他跟着儿子学习上网,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后,晚上就会上网搜索研究外地的果园种植先进技术。“以前总是问地要产量,现在才知道这是错的,水果品质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品质高,一样多卖钱。”为了提升水果品质,孟兆启今年注册了一个富硒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近20户村民加入其中。“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健康绿色有机果蔬,我们计划提高果蔬的硒含量,以后打算让果儿论个儿卖。”这个跟黄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也有了自己的“小目标”。

  采摘配上农家乐

  一年收入三十万


  在曲家炉村,像孟兆启一样经营果园的有40多户,果园面积1000多亩。到了采摘节期间,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门口挂起一串串玉米,统一包装,统一布置,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来。除了靠果园采摘赚得钵满盆满,农家乐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距离采摘园不远处,就是村民们经营的一家家农家乐。到了中午时分,农家乐院前都停满了车。11时许,在一家名为洋河味道的农家乐大院里,一会儿工夫就开进来五辆车。41岁的村民冷志田放下手中正要装箱的葡萄,赶紧招呼前来用餐的游客。“咱们这里都是农家菜,除了鲤鱼是我出去买的之外,其他所有菜都是咱们自己种的。”顺着冷志田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院子前面,就有一片菜地,种植着萝卜、黄瓜、豆角、大白菜等时令蔬菜。“有的城里游客来了还喜欢带孩子到田间劳作,我现在也接待这类游客。”冷志田说,就在前一天,他刚刚接待了来自青岛一所幼儿园的两个班,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到田间地头收菜。

  2014年,冷志田看到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采摘游生意越来越红火,于是他承包了20亩地,建了葡萄采摘园,还建了3层小楼,开设了农家乐,供游客吃饭住宿。不出所料,他的农家乐生意非常红火。就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冷志田农家乐的七间客房天天爆满,中午来就餐的游客每天都达30多桌。一年仅靠葡萄采摘和农家宴,冷志国就能收入二三十万元。

  大枣甘甜声名远播

  外地游客加入采摘队伍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莱西市姜山镇垛埠社区的齐术太也是忙得“吃了上顿顾不上下顿”,他百亩果园里的1800棵枣树,每天都迎来大量游客采摘。近日,在垛埠岭大枣合作社的果园,一棵棵枣树上挂满红枣。这些枣个头都比较大,摘下一颗咬一口,清脆多汁,甘甜爽口。此时,几拨游客正在硕果累累的枣树下采摘大枣。来自莱西市区的张美和张杰华手提着塑料篮子,边摘边吃。“这里的梨枣太好吃了,我连着来了三四年了。”张美告诉记者,当天她和朋友一家特意避开国庆假期的高峰期,从莱西市区自驾前来采摘,“我们都吃出经验来了,梨枣一般十月份成熟,过了国庆假期来一点也不晚,还更甘甜呢。”

  47岁的齐术太是垛埠岭大枣合作社的负责人,也就是这片果园的主人。成天待在果园里,他的脸晒得黝黑。当天,果园里来的游客里有几位是齐术太认识的回头客,他在院子里沏上茶,忙着招呼着大家。相比于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齐术太当天算比较清闲的,“假期那几天简直忙晕了,睁开眼就在果园里忙活,天天是吃了上顿饭,顾不上下顿,每天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齐术太笑着说,保守估计,今年国庆8天假期,果园里来了四五千名游客来采摘大枣。

  齐术太介绍,凡是前来采摘的游客,入园一律30元/人,“能吃多少吃多少,不限量”,带走的话按照15元/斤的价格销售。由于齐术太果园里的大枣口味甘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莱西市里的、即墨的、青岛市区的,还有北京上海等外地的呢。”齐术太说,采摘的游客以本地的为主,外地游客能占一成。

  30亩1800棵枣树

  一年纯利润50万元


  齐术太的果园占地100亩,但仅30亩枣树一年就能为齐术太带来纯利润大约50万元。这1800棵枣树,平均年产量在4万斤左右,由于口感好,深受游客欢迎,齐术太仅靠采摘就能将大枣销售一空。这样好的生意,搁在前几年齐术太做梦也想不到。

  齐术太是垛埠社区的村民,2002年,他当时还在当地一家企业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听朋友说起乡村采摘旅游的火爆,齐术太动了心。通过多种方式,他承包了村里的100亩地。当年,他去陕西时发现当地的特产梨枣口感非常好,就果断购进陕西梨枣枣苗,带回果园栽种。但一开始的那几年,枣子个头小产量低,最主要的是口味一般,不受欢迎,枣子卖不出去,果园年年亏损三五万元。在当地,当时还有一家枣园,枣子口感不错,齐术太就前去拜师学艺,还特地去梨枣的原产地陕西学习枣树管理技术。慢慢地,齐术太的枣树产量逐年提高,枣子的品质也大幅提升。从2014年起,果园扭亏为盈。如今,为了打造精品有机大枣,齐术太给枣树施生物菌肥,同时补充铁、硒、钙、镁、磷等,使得如今的枣树产量增加了60%,而且个头大,最大的梨枣一个能有250克到300克。

  每年枣子成熟的季节,齐术太都会举办采摘节,以此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已经是第十届采摘节。现在果园里的枣树已经增加到了三个品种,除了梨枣之外,还有水晶和芒果枣。这三个品种的成熟期不同,水晶成熟期在9月15日左右,水晶下市后,梨枣的成熟期在10月1日到10月20日左右,而芒果枣的成熟期则在10月20日到11月初,三个品种的枣子正好将果园的采摘节维持1个半月的时间。

  齐术太的果园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莱西旅游局、姜山镇政府等都对我们进行过资金扶持和推介。”如今,齐术太对果园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8月份的那场台风,吹落了不少大枣,让齐术太果园里的大枣减产一半,但让齐术太欣慰的是,今年来果园里的游客更多了,到目前为止已达到1万多人。

  今年,齐术太又有了新的打算,除了种植枣树,他又在果园里种上了大樱桃和秋桃树,“要做就要做高品质的产品,走高端路线。”这是齐术太的生意经,他还计划在果园里开农家宴,为游客们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果园大枣脆且甜

  外地游客来尝鲜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莱西市姜山镇垛埠社区的齐术太也是忙得“吃了上顿顾不上下顿”,他百亩果园里的1800棵枣树,每天都迎来大量游客采摘。近日,在垛埠岭大枣合作社的果园,一棵棵枣树上挂满红枣。这些枣个头都比较大,摘下一颗咬一口,清脆多汁,甘甜爽口。此时,几拨游客正在硕果累累的枣树下采摘大枣。来自莱西市区的张美和张杰华手提着塑料篮子,边摘边吃。“这里的梨枣太好吃了,我连着来了三四年了。”张美告诉记者,当天她和朋友一家特意避开国庆假期的高峰期,从莱西市区自驾前来采摘,“我们都吃出经验来了,梨枣一般十月份成熟,过了国庆假期来一点也不晚,还更甘甜呢。”

  47岁的齐术太是垛埠岭大枣合作社的负责人,也就是这片果园的主人。成天待在果园里,他的脸晒得黝黑。当天,果园里来的游客里有几位是齐术太认识的回头客,他在院子里沏上茶,忙着招呼着大家。相比于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齐术太当天算比较清闲的,“假期那几天简直忙晕了,睁开眼就在果园里忙活,天天是吃了上顿饭,顾不上下顿,每天接待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齐术太笑着说,保守估计,今年国庆8天假期,果园里来了四五千名游客来采摘大枣。

  齐术太介绍,凡是前来采摘的游客,入园一律30元/人,“能吃多少吃多少,不限量”,带走的话按照15元/斤的价格销售。由于大枣口味甘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莱西市区的、即墨的、青岛市区的,还有北京上海等外地的呢。”齐术太说,采摘的游客以本地的为主,外地游客能占一成。

  引进外地好品种

  举办采摘有保证


  齐术太的果园占地100亩,但仅30亩枣树一年就能为齐术太带来纯利润大约50万元。这1800棵枣树,平均年产量在4万斤左右,由于口感好,深受游客欢迎,齐术太仅靠采摘就能将大枣销售一空。这样好的生意,搁在前几年齐术太做梦也想不到。

  2002年,齐术太当时还在当地一家企业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听朋友说起乡村采摘旅游的火爆,齐术太动了心。通过多种方式,他承包了村里的100亩地。当年,他去陕西时发现当地的特产梨枣口感非常好,就果断购进陕西梨枣枣苗,带回果园栽种。但一开始的那几年,枣子个头小产量低,最主要的是口味一般,不受欢迎,枣子卖不出去,果园年年亏损三五万元。在当地,当时还有一家枣园,枣子口感不错,齐术太就前去拜师学艺,还特地去梨枣的原产地陕西学习枣树管理技术。慢慢的,齐术太的枣树产量逐年提高,枣子的品质也大幅提升。从2014年起,果园扭亏为盈。如今,为了打造精品有机大枣,齐术太给枣树施生物菌肥,同时补充铁、硒、钙、镁、磷等,使得如今的枣树产量增加了60%,而且个头大,最大的梨枣一个能有250克到300克。

  每年枣子成熟的季节,齐术太都会举办采摘节,以此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已经是第十届采摘节。现在果园里的枣树已经增加到了三个品种,除了梨枣之外,还有水晶和芒果枣。这三个品种的成熟期不同,水晶成熟期在9月15日左右,水晶下市后,梨枣的成熟期在10月1日到10月20日左右,而芒果枣的成熟期则在10月20日到11月初,三个品种的枣子正好将果园的采摘节维持1个半月的时间。

  齐术太的果园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莱西市旅游局、姜山镇政府等都对我们进行过资金扶持和推介。”如今,齐术太对果园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今年8月份的那场台风,吹落了不少大枣,让齐术太果园里的大枣减产一半,但让齐术太欣慰的是,今年来果园里的游客更多了,到目前为止已达到1万多人。

  今年,齐术太又有了新的打算,除了种植枣树,他又在果园里种上了大樱桃和秋桃树,“要做就要做高品质的产品,走高端路线。”这是齐术太的生意经,他还计划在果园里开农家宴,为游客们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记者手记 家门口吃上生态旅游饭

  果实结在树上是风景,采在篮子里成商品,加上农村的田园风光,农民就能吃上生态旅游饭。各类采摘活动,不仅扩大了当地采摘品种的知名度,而且带动了销售,让原先的运出去销售方式,变成了“家门口”销售方式,而且带动了农家乐等,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旅游市场的活跃。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瞄准了采摘节会经济,争相搭上这趟快车。

  乡村采摘红火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青岛各级部门通过农业补贴、完善基础设施、入户培训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采摘游。近几年,洋河镇立足“青岛生态乐游小镇”的定位,深度耕耘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挖掘山、水、林、园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了10多个像曲家炉一样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起了配套的餐饮、儿童娱乐、住宿、停车场等项目,让游客玩得尽兴。到2020年,洋河镇计划投入22亿元,培育起集合农旅观光、亲子游乐、养生养老、乡村慢生活于一体的旅游业态,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在家门口致富。

  据了解,莱西市2014年~2017年累计安排年度旅游发展资金1265万元,专项鼓励和扶持乡村旅游发展。莱西主打“田园休闲”牌,共打造省级精品采摘园27处,新建改造乡村旅游点84个,“休闲田园游”示范点40处。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乡村旅游成为各地消费的新亮点。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十一加中秋超级黄金周,亲子游、民俗游带动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等成为消费热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青岛的田园综合体,利用“农业+园区”的模式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休闲旅游为主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田园综合体辐射带动方圆5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核心区发展,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家乐、采摘大棚,到区景一体、产业一体的特色小镇,青岛正在探索推动实现乡村旅游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业态由单一到丰富、思路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型发展。下一步,青岛将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项目,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综合价值,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到2018年,全市培育形成42个旅游强镇、85个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乡村旅游 采摘游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