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片区联合党委为非公企业举办青年联谊会。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景毅
近日,在中共青岛市委召开的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30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受到通报表扬。这30名社区书记代表了青岛588个城市社区党组织,更代表了588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党建怎样适应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和政府在城市各项任务的完成,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已经成为党的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在美丽青岛,一项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务实之举,激活了城市的“红色细胞”,筑牢了基层堡垒,汇聚起了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强大动能。
“小社区”里的“大党委” 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许多新变化,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内循环的社区党建已很难适应城市基层治理的需要,区域化“大党建”布局如箭在弦。
在八大关街道,就有这样一个变单兵作战为通力合作的组织——“六联共建”联席会。据介绍,由于场地有限,八大关街道无法在每个社区都建老年食堂,于是街道党工委便将难题提报到了联席会,最终管区青岛建筑设计院等3家单位借助各自食堂向老人们伸出了援手。家住金口路社区的91岁独居老人姜爱珍不用再为午饭发愁,只要有需要,每天中午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把热腾腾的饭菜送上门,而这正是多亏了“六联共建”联席会。
“联席会每月都议事,不仅能帮居民解决困难,街道、社区和38家单位之间还能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就跟一家人一样。”八大关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近年联席会还与街道“帮到家”品牌联建升级,打造了“帮到家”爱心银行,激励社区居民通过做好事获积分来享受各单位的优惠服务。通过这个平台,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党组织的党员服务资源及服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也将原有3个城市社区的管辖范围重新进行了调整。并将原城市社区党支部改设为党委,吸收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成立城市社区“大党委”架构。
3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后,一改城市社区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以小区为单位划分为19个居民小组党支部、51个楼栋党小组,并明确了各党支部、党小组负责人,在实现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同时,达到了城市社区党建的无缝隙、全覆盖。
近年来,青岛市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围绕城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大党建工作理念,加强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构建起“市委领、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四级联动、条块融合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架构,强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在城市基层落地见效。
构建共同体,下好一盘棋 宁召鹏是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党政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日他还有一个身份——青大片区党建指导员。他负责联系片区内的8家企业,每半个月至少要与企业联络一次。而像他这样的党建联络员,在青大片区一共有42名。
青大片区辖6个社区,居民5508户、15000余人,党员1149人。“片区直接管理服务的企业有317家,有些企业主对党建工作很陌生,他们觉得党组织就是‘在墙上挂挂牌子’。”棘洪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青大片区联合党委书记牛葵花介绍,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条块分割、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等问题,该片区在街道和社区两级党组织中间,成立了片区联合党委,统筹承接片区内党建工作任务,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委实现双向互动。
“成立片区联合党委,首先要解决有人干活的问题。”牛葵花说,在党建工作力量配备上,街道下沉2名机关干部、4名专职社工,专门负责青大片区党委的日常事务和各类活动的统筹谋划。同时,选派了42名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优秀党务工作人员,作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两支队伍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片区党建工作中来,解决党建活动组织难、参与率低的问题。
近年来,青岛市始终把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作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作为构建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的重要措施。强化共驻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切入点,做好“拆墙、搭桥”的文章。
力量沉下去,基层强起来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社区书记都有这样的体会:以前市、区下达的工作任务多,事务性工作很多,社区党组织为居民真正搞服务的时间相对来说就少了。为让社区党组织有精力服务,青岛市大力推动减负增效促服务,全面推行市直部门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准入事项由118项压缩到48项,未列进准入事项的,社区有权拒绝办理。有了准入事项制度后,社区书记们坦言,现在的社区党组织就有更多精力给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青岛市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把党组织的领导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以党的建设引领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有居民4800多户、15600多人,其中老年人多、困难群体多、流动人口多、残疾人多,60岁以上人数3000多人,失能半失能户数210多户,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一家物业公司的社区,82个楼座个个环境整洁,邻里相处和谐,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在这里,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引领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伊春路社区两委有5个人。这5个人如果不预约,很难在办公室里见到他们。通常,他们会分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谁家有问题了,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已经在社区里工作了7年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瑛有着深刻体会:“群众找到社区里来,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的,他就是看你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
伊春路社区党委下设18个楼院党支部,党员750多名。遇到问题,社区里的党员们就站了出来,主动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
老党员李玉兰说,他们楼院靠近抚顺路批发市场,经常有大型车辆停靠在楼院门口,压坏了刚刚铺设的海绵式地面。楼院的党支部随即开了会,征求了楼院里所有住户的意见,大家一致同意装上挡车柱。决议形成后,党支部把决议递交到社区党委,短短几天时间,挡车柱就安装上了。“党组织怎么发挥作用,这些小事情最能体现。”
城市社区治理头绪多、难题多,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太平角社区党委依托“帮到家”党建品牌,组建了一支由50多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管道、电力、缝纫、邻里守望等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青岛还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城市社区智慧服务体系。搭建了“数字党建”“互联社区”“服务型党建网”等各具特色的“智慧党建”服务平台,提高了民意诉求收集效率,增强了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确保社区有钱办事、高效运转,从2014年起,市、区两级财政还为每个城市社区党组织设立2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社区党组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在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青岛市把品牌理念引入基层党建工作,在城市涌现出“365党员工作室”“帮到家”等一大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品牌创建,涵养培育了城市基层党建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汇聚起促进城市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