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8日奔赴南极。与过去将中山站作为抵达南极首站不同,此次“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一路向南,直奔位于罗斯海西岸的恩科斯堡岛,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
预计5年后,我国将建成一座“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考察站。中国为何要在恩科斯堡岛建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本次科考将进行新站建设的哪些工作?新站建成后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南极科考有何意义?
为何还要建第五个考察站?
“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将在恩科斯堡岛南区启动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建设的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三个常年考察站。”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
“罗斯海区域的新站建成,将填补我国南极地区的考察空白,将支撑我国在罗斯海以及南太平洋的海洋环境调查和保护工作。”杨惠根说。
据了解,新建考察站的功能,将具备在本区域开展地质、气象、海洋、生物、大气、冰川、地震、地磁、遥感、空间物理等科学调查的保障条件;具备考察项目运行、指挥、紧急救援等功能,满足度夏、越冬的管理、科考、后勤支撑人员的长期生活工作医疗的需求,具备数据传送,远程实时监控和卫星通讯等功能。同时,具备供电、供水、供暖、交通功能,保障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作业的功能,以及配有人员应急避难设施。
杨惠根表示,作为一个常年科考站,新建考察站与我国南极已有的两个常年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一起,将覆盖南大西洋、南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等南大洋各个扇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为人类认知、保护和利用南极作出更大贡献。
新站为何选择在恩科斯堡岛?
“从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始实施罗斯海区域的现场选址工作,一直到第三十三次科考,我们进行了大面积、长时间系统化、科学化的选址工作,最终确定了在罗斯海区域的恩科斯堡岛南区作为第五个考察站站址。”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助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说,国家海洋部门多次组织新站选址的前期论证,从战略、科研、后勤保障等层面进行了新站选址工作。
就地理环境而言,恩科斯堡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地,有3个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建站区北侧的海岸上,有一个带状约1公里长的阿德雷企鹅聚居地。新考察站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邻近南极最大的罗斯冰架,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
就科考价值而言,这里是南大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仍然保持着自然演替状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影响与反馈的理想场所。此外,这个区域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潜力密切相关。
本次科考展开哪些新站建设?
杨惠根说,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在新站建设方面,将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精密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勘察,以及站区周边水域水下地形勘测;二是建设临时码头,运输工程机械装备和设备上岛;三是开展工作、生活、居住以及发电、仓库等工程建设临时建筑和设施建设;四是着眼于站区周边环境和动物保护,还将开展周边企鹅栖居区水质要素和环境污染监测,进行鸟类监测和企鹅分布格局和历史变迁调查。
具体而言,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启动临建工作,将建设用途集装箱(科考工作舱、住宿舱、生活舱、发电舱、备品舱等)、必要的工程机械、工程辅助设施设备部署上岛;进行站区工程地质的勘测;安排近岸水深调查,为船舶运输、码头修建进行前期勘察;安装自动气象站。
新站附近海岸环境复杂恶劣,船艇难以靠泊卸载。为此,拟在新站海岸构筑一座固定码头,解决车辆装备、建筑材料、补给物资的装卸载问题。
据新华社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