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 提升百姓获得感

2017-11-14 16:51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1月14日消息  11月4日一大早,市南区云南路街道邹县路社区门前广场就热闹起来,周边的许多居民聚集于此,准备赶一趟志愿服务大集。磨剪刀、修眼镜、缝补衣物、维修电器……大集现场热闹非凡,更有许多接地气的手艺活,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目光。30多名志愿者在广场中心建起了服务台,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健康、法律知识。“我每次都在这里理发,现在的理发店很贵又不适合我们,大集上理发的李师傅理得就挺好,以后我就在这理发了。”年满80岁的张大爷忍不住夸奖起了理发师李师傅。

  志愿服务已“常态化”

  排队人数最多的当属市南区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台前,医生们一边问诊、触诊,一边给提建议。“大夫,我最近常感到疲劳,颈椎还很不舒服,是怎么回事?”家住寿张路的张阿姨咨询道。“大姨,我先给你触诊一下……”一位年轻的医生志愿者仔细为张阿姨把脉、推拿,缓解张阿姨的疼痛感。

  据市南区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的志愿服务大集活动每个月都会举办,已成为街道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不过今天这次大集与以往有所不同,邀请了市南区“志愿服务火种计划”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通过不断探索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管理服务模式,近年来,市南区开展了志愿服务火种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化发展,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公益服务。 

  项目化管理,培育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市南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火种计划”, 推进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模式,不仅为优质志愿服务团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掣肘”,更根据居民切实需求,挖掘培育出了一批贴近生活、为群众“量身定制”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进一步助推了志愿服务由节点活动向常态服务的转变。 

  2017年,经过前期项目征集、专业答辩、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后,市南区共有12个项目入选“火种计划”,分别是金门路街道4s党员服务队、乐活志愿者协会、爱帮和声协会、市南区青少年科学服务中心、王建民手语工作室、笑姐团队、掌上青岛志愿者协会、竹蜻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天使温情敬老团、音乐厅交响乐团、龙鹰沙龙会以及听说——手语翻译志愿服务。服务内容涵盖慈善救助、司法援助、文化宣传、爱心助残、敬老陪伴、低碳环保等多种类别。  

  常态化服务,切实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早在2013年,市南区各街道、社区便已陆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活动,2014年,在区文明办的大力推广下,志愿服务大集活动进一步常态化,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切实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11月以来,市南区更是首次将“志愿服务火种计划”与常态化志愿服务大集活动相结合,在全区十个街道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市南好人”志愿服务分站式大集主题活动,邀请入选“火种计划”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到志愿服务大集活动中,让居民享受更优质的公益服务,同时也鼓励更多街道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树立优秀基层志愿服务品牌。

  目前市南区志愿服务分站式大集已开展了4场活动,均收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优质志愿服务资源能够流动起来、推广开来,更加接地气、帖民心,同时也进一步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志愿服务 市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