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本土特色脸基尼也来了。
啦啦队为跑马者加油鼓劲。
男子冠军张德成越过终点。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邢成博 郝园园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身穿小纱裙的领跑“兔子”,摆着标准姿势的奥特曼,坐在婴儿车里的小baby……11月19日,青岛港·2017青岛海上国际马拉松在胶州湾大桥上激情开跑!这是国内首次在跨海大桥上举行的海上马拉松,虽然天气寒冷,但备受海内外马拉松跑者关注,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
全球唯一海上马拉松 沿海马拉松、湿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一年300多场赛事中如何建立起特色成为主办方研究的课题。而这次的“海上马拉松”将马拉松、大海等元素融合在一场比赛中,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从胶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开始,就一直期盼能在这里跑一次马拉松,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跑者卢德明告诉记者。本次赛事85%以上的赛道,位于山东高速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海上马拉松。
专程从莱西赶来参加比赛的罗永良是一名跑马爱好者,他从2009年开始就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次在跨海大桥上跑马拉松特别难忘,一边跑一边欣赏这海天一色,感觉特别棒。”马永良说,这次在家乡参加全球唯一的海上马拉松,感觉特别自豪。
前三名都是本土出品 说到马拉松,多会想到黑人选手奔跑夺魁的画面,的确,近年来随着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主办方为提升赛事知名度,大都以特邀参赛或高额奖金吸引非洲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然而,这次青岛港·2017青岛海上国际马拉松没有盲目跟风,赛事的男女前三名清一色全是本土制造,组委会省下这笔费用给参赛服务和赛事保障,并扩大了奖励的范围,男女各奖励前200名选手,此外还有400名青岛市民特别奖。
夺得男子组冠军的青岛毅跑田径俱乐部21岁小将张德成告诉记者:“我是烟台人,听说要办海上比赛,觉得很有特色就来了。没想到一下子跑出了2小时31分的个人最好成绩。”拿到全马女子组冠军的李淑云更加不容易,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今年35岁了,跑马起步比较晚,2016年才开始跑,月初青马我跑了3小时10分,这次更进一步是3小时2分。拿到冠军很开心,给孩子们也树立了好榜样!”
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 本次青岛港·2017青岛海上国际马拉松总计报名15000人,年龄最大的是78岁的常乃起老先生。老先生虽然年过古稀,却是一位马拉松达人。年龄最小的则是参加亲子跑的陈洋小朋友,出生于2017年7月17日的他,比赛当天才刚4个月2天。他的父母也希望带着他体验一下马拉松的氛围,给他的成长过程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由于赛事起点和终点都在青岛方特梦幻王国门口,青岛方特的特殊助跑方队,让很多孩子喜欢。看熊大熊二在现场跳起的憨态可掬的舞蹈,逗得参跑者们乐不可支。此外,本次海上马拉松采用严格的分区起跑方式,根据选手报名时提供的个人最佳成绩及相关完赛证书,自动选择相应的出发分区。之所以采取此方式,是让配速快的选手先出发,配速稍慢的选手随后,既可避免起跑后赛道拥堵,也有助于所有人跑出更好成绩。
■特色 边跑边尝本土美食 “海马”有滋有味 一个赛事办得是否有特色,补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考量因素,这次“海马”,全市共出动警力833人,全力保障赛事安全;赛道沿途还有1300名安保人员,1800名志愿者提供服务。
在赛事补给方面,“海马”做得非常有特色,除了常规的能量胶、矿泉水等,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食物也上了胶州湾大桥。赛道沿线共设16个补给站,由于近期降温,组委会在8个整数补给站提供温水补给;8个非整数补给站提供能量饮料。食物补给包括地瓜枣、高粱饴、橘子、桃酥饼干、沙琪玛、榨菜、小西红柿等众多地方特色的补给品。此外,在25km、36km处还有两座大型香蕉山,在40km处为跑者准备了1万份寿司和饭团。
在完赛休息区,组委会特意准备了啤酒和炸鸡的组合,还有海参枸杞小米粥和姜汁可乐,帮助完赛选手维持体温,迅速恢复。“从来没遇见过这么‘土豪’的马拉松。”跑过终点的张小凡笑着告诉记者,“边跑边尝了尝高粱饴和地瓜枣、寿司等,跑完了喝碗热腾腾的海参粥和姜汁可乐,觉得很舒服。”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