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一家超市中的大蒜正在进行促销。
▲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地头查看大蒜种植情况。
▲一年的另外一季不再种蒜改种芋头,村民们在整理收获的芋头。
经验
发展电子商务,按订单种植大蒜 眼下,正是农闲季节,可平度仁兆镇沙北头村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半岛记者在这里看到,几位村民正忙着从一辆大货车上往下卸货,另一部分村民正在田地里面整理刚刚种下的蒜苗。
村民王财光告诉记者,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了农闲时节,但是村民们并不清闲,正忙着种蒜,“一般一年两季,这是今年第二季了,第一季是6~10月种下的葱,收获之后,再种下蒜,明年五月底六月初就会收获,现在是浇水和松土的时候,而且村里还组织听课和讲座,讲一些种植技术,真是一点儿也闲不下来。现在种蒜和种葱亩产量都很高,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今年销路很好,所以大家的干劲儿都很大,争取多干点儿就能多赚点儿……”
“我们这不一样,大蒜早就卖了。”王桂欣告诉记者,平度仁兆镇是青岛市的大蒜主产区,已经有50多年种蒜历史的沙北头村也在这种困境当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何破解农产品大小年的困境?王桂欣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多年之前我们就开始发展电子商务了,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有些产品都已经出口到了国外,大部分都是老客户,只要有订单,我们就可以根据订单的需求来给村民们进行规划,比如大蒜该种多少,大葱该种多少,这就有数了,避免因为盲目种植导致农产品过剩卖不出去的现象。这样就为菜农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随着电商服务业迅猛发展,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农业生产信息渠道,提升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既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又能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王桂欣对于电商的理解,更是结合了本村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了深化。据了解,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电脑的普及率很高。但是真正能充分利用起来的农村家庭却很少。
王桂欣认为,让农户自己上网找客户或者开网店卖菜都不现实,以合作社为单位培育电商,招聘专人来开发市场,农民只负责种地,这种模式是可行的,而且大有潜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社的客户越来越稳定:“现在订单太多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电商平台结识的,通过电商平台我们变成了朋友,就这样朋友越来越多,就算从现在起不再开发新客户也够了,所以别人还在忙着找客户,我们就已经是挑选客户了。”王桂欣说,他们从2007年开始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当时一年的销售额只有600万元,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在通过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人民币。
一个电话为村民们挽回6万元损失 “市场就像是战场一样,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前段时间我在早晨7点多接到了沈阳朋友的电话,说沈阳的菜市场上大葱滞销,在网上确认了这个消息后,我想葱价很快就要降了,于是赶紧通过村里的大喇叭通知村民们抛售,当天早晨大葱还是一斤9毛,大部分村民就卖掉了,但是一些村民还想等等再卖,结果到了中午的时候就降到了一斤6毛,一斤降了3毛钱,按照一天出售20万斤的量来计算,这一会儿工夫就为村民们挽回了6万元的损失,所以掌握关键的信息是很重要的,有时不光看国内的行情,国外的行情也要关注,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来进行选择判断,所以真的就像是指挥员在战场上打仗一样,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损失。”王桂欣感慨地说。
在王桂欣看来,卖产品关键是出手“快”和“准”,这其中就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他看来,掌握农产品的信息是解决之道。王桂欣认为,现在世界的发展瞬息万变,谁能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谁就能够避免损失,扭亏为盈。
“庄户学院”引来全国各地“取经”人 由于合作社多年以来分工明确,科学种植,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村民王雪峰在加入合作社之后,从原来单打独斗的种菜模式变成了科学种植:“原来的时候只知道使用一身蛮力,不知道种什么挣钱,不知道种出来东西往哪儿卖,都很发愁。跟着合作社干之后,有了明确的指导,今年应该种什么,种多少,至于销售什么的合作社都可以帮我们卖出去,现在村里一共120多户村民,已经有了130多辆小轿车,几乎人人家里有一辆,甚至有的家里还有两辆,真的是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王雪峰告诉记者。
由于种植特色农业率先让村里致富,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王桂欣意识到要想真正让农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思想和提升农民自身本领。所以在2016年,他们以“农家学堂”为基础,在平度市率先成立了沙北头“庄户学院”,积极探索“合作社+庄户学院+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学用模式,依托“庄户学院”这个平台,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传授蔬菜种植技术、购销知识等。
据介绍,每年都有很多基层干部到沙北头村的“庄户学院”考察学习,而在庄户学院当中讲课的大部分都是有生产经验的老农民,“农业的经验必须要从实际的生产劳动当中才能得到,在办公室坐着是得不到的,很多基层干部到我们这儿考察农业,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庄户学院’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取经学习,学习的就是这些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王桂欣说起村里的庄户学院,也是十分自豪。
■声音 理性种植,做特色增强竞争力 在王桂欣看来,“菜不能放一个篮子中”,他们不仅种植大蒜,还种植洋葱、芋头、土豆等经济作物,菜农们也在沙北头村“庄户学院”的指导下,学会了把菜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第一季的时候一般种洋葱或者芋头,到了第二季的时候就改种大蒜或者大葱,打个比方,今年大蒜价格降了,但是洋葱和芋头的价格都涨了,有降的肯定有涨的,即使种蒜有损失,也会通过种植别的作物弥补回来,因此菜农们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收入一直在增长。”王桂欣告诉记者。
“种植必须要冷静,不要跟风。”青岛市人大代表刘文俭告诉记者,无论是“菜贱伤农”还是“菜贵伤民”,最终都会使菜农“受伤”。首先,菜农在种植上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千万不要有投机行为,不能因为今年赚钱了就疯狂种植,到时候出现滞销甚至赔钱的局面。此外,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政府要合理引导,规模种植,构建合理健全的体系,引进新品种提高大蒜的附加值,从而对波动的市场进行规避。刘文俭表示,农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农产品说到底还要有自己的特色,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受到客商的青睐,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