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说起外交外事,更多人想到的可能是G20会议、领导人国事访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全球重大外交外事活动,感觉外交外事都是非常高大上的事情。
其实,外交外事有时候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切身感受到,我们到国外工作、生活或者旅游,如果碰到困难和问题,不会再像以往一样会有些许地手忙脚乱,而是开始习惯第一时间拨通中国驻外使馆的电话、外交部全球领保中心的电话,或者本人所在地外事部门的电话。实际上,这都是我们身边的外交外事,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外交为民”或“外事为民”。
外交、外事为民是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开展的一项“民心”工程,它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交外事资源,切实维护好我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切实让更多的外交外事成果惠及到广大民众。相对于地方城市而言,这项工作我们称之为“外事为民”。
作为一座正在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的国际城市,青岛的对外开放度与日俱增,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大,走出国门发展的企业和市民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企业和市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如何发挥“外事虹桥”作用为企业、区市、部门和市民的对外交往牵好线搭好桥,是市政府外办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以来,市政府外办立足中心,服务大局,心系民众,凭借自身外事资源优势,三措并举深入推进“外事为民”工作,并取得积极效果。
举措一,创新领事工作机制,积极服务区市和部门发展。外办借助驻青日本、韩国、泰国三国总领事馆外事资源优势,创新性开展“驻青领事官员走进基层”和“联合领事会晤”工作,精准服务区市招商引资,定期高效协调解决问题,有效搭建了日韩泰三国和区市、部门之间的“外事虹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区市和部门在家门口即可与日韩泰三国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子。
举措二,借助人文平台,切实增进市民与国外民众的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年来,外办先后促成或推动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领域一系列人文交流项目。包括促成本市荣誉市民、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曼海姆前第一副市长艾格与本市合作出版《通过世界的大门——我眼中的青岛》英德文一书,促成斯里兰卡国际库无偿捐赠的眼角膜安全保质运抵医院,促成青岛市立医院与德国曼海姆大学医学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促成本市与澳大利亚养老机构在青共建社区失智者照护示范中心项目,促成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在其市中心建设“青岛玫瑰园”,组本市体育俱乐部赴国外比赛,组织本市青少年与国外青少年开展“中日小大使”、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交流活动,组织本市艺术团体赴国外演出,推动本市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等。人民网、新华网等对本市有关人文交流活动进行了报道。
举措三,心系民众,积极为企业和市民走出国门发展提供帮助。一是全面升级改造APEC商务旅行卡、因公出国(境)审批、领事认证等系统,为企业和市民办理相关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基本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零跑腿、少跑腿或只跑一次腿,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民众。进一步加大了签证和APEC商务旅行卡的申办工作力度,全年为企业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355张,截至目前共办理1480张。APEC商务旅行卡不仅能为企业商务人员出国提供便利,更是一张“信誉凭证”,持有该卡可以在5年内免签证多次前往APEC16个经济体,每次入境至少可以停留60天,并可享受专用通道、快速通关等便利,更有助于提高对外谈判信誉度和成功率,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国际商机。同时,对企业出访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得到大家好评。二是和外交部审批系统实现直连,全面提速领事认证速度,截至目前共办理领事认证2485批次5828件。三是全年协调处理12起境外领事保护事件,包括本市部分船员滞留秘鲁等,切实维护了本市企业和市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