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长护险"青岛样本"

2017-12-20 07:0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从2012年正式推出以身体失能人员为主要保障对象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再到2017年试点实施“失智专区”管理办法,青岛在探索长护险制度的过程中多次走在全国领先,创造着一个个青岛样本。截至目前,青岛累计共有约5万名参保患者享受了专护、院护、家护、巡护和失智专区等护理保险待遇,平均年龄80.4岁,支出护理保险资金约12亿元,累计购买了二千多万个床日的护理服务,而同额的资金,只能购买二、三级医院普通住院一百四十多万个床日。2017年1~11月,全市为完全失能和重度失智老人支付长期护理保险待遇2.7亿元。

  医养结合,减轻家庭负担

  巡护政策让农村失能老人开始受益,随着护理保险业务的推进,青岛的农村失能老人开始陆续享受护理保险待遇。

  城阳区两个失能老人就是其中典型的受益者,王大爷86岁,因患膀胱癌长期卧床,长期留置尿管导尿;老伴李阿姨89岁,患有冠心病、肺心病等多种慢性病,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两位老人常年卧床,平素由老人的儿女轮流照顾生活起居。王大爷因膀胱癌每月需更换尿管,以前更换需家属共同协助送到医院,极其不便。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小病更是接连不断,家里儿女常常是一拨照顾住院的,一拨照顾家里的,饱受奔波照护之苦。

  得知巡护政策,王大爷的儿女们马上行动起来,在办理社区巡护业务后,有需要时医生随叫随到,老两口的常用药由乡医直接送到家里,家人不再需要来回跑。同时,像王大爷更换尿管这类事也不需兴师动众地去医院,因为专业巡护团队定期上门更换。对于更换尿管的材料费用及护理费用,也由医保报销80%,家庭只需负担20%。家人每年仅需为老两口每人支付300元左右,就可以享受全年的登门巡护服务。

  “自从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同时照护两位失能老人的沉重负担和经济压力大大减轻,再也不用抬着老人到医院去换尿管了,基本的医疗护理问题医生到家里就能解决。”王大爷的女儿对长护政策赞不绝口。

  2017年,市人社局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护理保险业务的扶持力度,将社区巡护结算标准从800~1600元/年,提高到1500元~2500元/年,承担农村巡护业务的卫生院(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由原先的45家发展到356家。而为王大爷一家解决这个大难题的,正是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医护适度分开、医养有机结合,也就是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基础上,通过“医养结合”破解“医养两难”,建立起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实现“护有所保”,是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丰富、拓展和完善。

  长护险覆盖城乡超830万人

  青岛市1987年即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特点突出。

  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8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1.3%。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社会化医疗照护问题日益突出。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在回应民生诉求、解决百姓所难所盼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为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减轻失能者家庭负担,同时减少社会医疗成本,青岛市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身体失能为主要保障对象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现已全面覆盖城乡830多万人。

  截至目前,青岛共有约5万名参保患者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平均年龄80.4岁,支出护理保险资金约12亿元,累计购买了两千多万个床日的护理服务,而同额的资金,只能购买二、三级医院普通住院一百四十多万个床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1月1日起,青岛市试点实施了“失智专区”管理办法,这标志着重度失智老人在全国率先得到制度保障,这也是岛城继身体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障待遇之后又一全国首创。

  不再担心失智的老伴走丢

  相比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更难照料。“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做任何事还都得哄着。”在一家老年公寓照顾失智老人的护理员聂红告诉记者,不少失智老人情绪很容易失控,有时候会骂她们甚至打人,“这些咱都不能和他们计较,因为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无意识的。”

  市民曲大爷的老伴今年61岁。“从她50岁退休开始,就慢慢出现忘东西的症状,并逐年加重。”曲大爷介绍,后来他老伴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2011年开始,曲大爷的老伴生活不能自理,曲大爷便24小时形影不离地照顾她。

  “买菜、做饭,都得带着她。”曲大爷无奈道,“生了这个病,她慢慢地反应也迟钝起来,我怕她走路走不稳再摔着,还是得我照顾,所以我平时就牵着她走。”孩子工作忙,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曲大爷不想加重孩子的负担,便把照顾老伴的担子压在了自己身上,从2011年至今,这一压就是7年。喂饭、擦洗、按摩……老伴一时都离不开人。

  累,是显而易见的,但更让曲大爷揪心的,是老伴走失。“在青岛走失过两次,去年带她出去旅游,在上海也走失过一次。”说到这,曲大爷有点哽咽起来。其实,曲大爷也想过请保姆:“每月花费五六千还不专业。”

  今年5月份,曲大爷把老伴送到了老年公寓的“失智专区”,“照顾得比较专业,环境也挺好,我还可以常来看她,也比较放心。”如今,曲大爷几乎每天都会去探望老伴,“她在这有人照顾,也更安静舒适,我也轻松了不少,就每天来看看她。”

  从今年1月1日起,青岛针对失智老人建立“失智专区”管理模式,在养老机构中为失智老人划出“特区”,针对老人失智行为和精神症状,提供平衡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机能康复训练,进行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心理辅导等照料关怀。

  目前,青岛正在6家机构试点“失智专区”管理模式。

  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主要表现为记忆、思维、意识、情感等方面的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社会化照护机制,家人照护负担和难度极大。

  为破解这一难题,青岛市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试点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护理保障范围,在保障模式上实行“失智专区”管理。

  目前,“失智专区”主要提供三种照护服务:长期照护,为失智老人提供长期全天在院照护服务,重点解决家庭照料者没有照护能力问题;日间照护,失智老人接受日间照护服务,重点解决部分家庭白天照护难问题;短期照护,又称“喘息服务”,为失智老人提供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全天照护,原则上一个年度不超过60天,给家庭照料者提供一个短暂的喘息休整时间,缓解长期以来的照护压力,合理利用家庭资源。

  此外,还报销了大部分失智老人的医疗护理费,极大调动了养老机构接收失智老人的积极性,从原来拒收失智老人到主动吸引,从原来的简单看护到提供以情感照护为主的人性化的专业照护服务。目前,已有重度失智老人累计享受到了4.4万天的失智护理保障待遇,其中最长者100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为更好地解决失能失智人员的照护难题,青岛将对现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将城镇职工中完全失能和重度失智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创新实施“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长护险 青岛样本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