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2周年:济南最高峰一个月新生儿近1.4万

2018-01-04 09:23   来源: 齐鲁壹点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2018年1月,我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两周年。你身边的二孩增加了多少?

  “2017年前三个月,济南每个月的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一万,而4月份则跌至8986人。”1月3日,齐鲁晚报记者从济南市卫计委妇幼健康处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给济南带来的第一波生育高峰正在回落,但二孩生育意愿仍在持续释放,预计到2020年,省城将多出生15万“二娃”。

  



  24小时诊治200多人,孕产妇扎堆累坏医生

  “从2016年7月份开始,济南市每月新出生人口突破一万人,到2016年底到达顶峰,一个月新生近1.4万人。”妇幼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高龄“抢生”的人较多,再叠加猴年属生肖大年的影响,2016年济南市出生人口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高达12.6万。

  对于这波生育高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副主任洪凡真记忆犹新,她当时在朋友圈感叹,真是铁打的医生,流水的孕妇!“白天门诊孕妇160多人,夜间要做若干台急症手术,第二天一早还要查房30多个人,24小时经手孕妇200余人次!”

  而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济南市出生人口正在逐月回落。“2017年前三月出生人数都超过一万人,4月份则跌至8986人。”上述负责人说,今年5月份全市新出生人口数进一步下降,降至八千人左右,六月到十月有所回升,今年十一月份全市新出生人口为8413人。2017年1-11月济南市新出生人口总数为11.19万人,比2016年同期减少了约600人。

  据济南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市2017年新出生总人口数约在12万,不会超过2016年。不过由于2017年相对2016年来说是生育小年,实际上二孩出生数并不少。

  “济南市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育龄妇女约35万人,预计其中44%会生育二孩,这些人一般五年内就会生完。”据此数据测算,截止到2020年,省城将因放开全面二孩多出生15万人左右。

  每月产妇建册数,二胎比一胎多一千

  “2016年底到2017年初最忙的时候,产科病房能多加一倍的床位,产床也加了两张,医护人员忙到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产房护士长孙延霞说,随着分娩的产妇明显减少,40多张床位如今平均有20多个产妇,开始出现空床位。

  同样的变化,还出现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7年最忙的时候,病房原本38张床位,能在走廊再里加一倍,到70多张床位,现在只是偶尔有加床。”产科病房护士长曹丹凤说。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多晓玲感慨地说,现在坐一天门诊,终于能有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了。“我们科室月分娩量最高时达400人,去年下半年开始平均少了一半。”多晓玲说,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月分娩量就在逐渐下降,稳定在200人左右,比高峰时足足少了一半。

  据了解,尽管从去年3月份开始,全市建册孕妇数量就有所下降,不过二孩比重依然超过一孩,生育意愿仍在持续释放。“从每月建册数来看,二胎约比一胎多一千人左右。”上述负责人说,受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影响,这波生育高潮过去后,从今年开始,济南市新出生人口将稳中有降。到2020年以后,预计每年新出生人口数回落到7-9万左右。

  孕产妇年龄偏大,高危者约占四成

  从济南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来看,生育大军中高危孕产妇的占比仍然较高,这对母婴健康提出了很大挑战。去年1-11月济南市建册孕妇累计达到83055人,纳入高危妊娠管理的孕妇达到30650人,约占建册孕妇总数的37%。

  “去年虽然没有前年分娩量多,但接到的需要抢救的高危产妇却有350多人,比2016年增加了一倍还多。”曹丹凤说,能明显感觉到产妇的年龄偏大,需要紧急处理的高危孕产妇也在增多。

  为有效引导孕妇就诊,从去年1月起,济南市各大医院不再接受孕妇建册,原来《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停止使用,孕妇一律在基层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建册,孕产妇健康管理也较以前更加到位。

  从产妇选择来看,分娩仍较偏爱二三级大医院。去年9月份济南市分娩产妇数为8348人,其中,三级公立助产机构4714人(56.47%),二级公立助产机构3342人(40.03%),一级公立助产机构108人(1.29%),民营助产机构184人(2.20%)。

  为进一步缓解出生压力,2016年以来济南市增加产科床位380余张,三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的紧张局面有所减轻。另外,济南还出台了《济南市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实施方案》,将高危孕产妇进一步有序分流。预计到2020年新出生人口稳定以后,将不会再出现三级医院产科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全面二孩 济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