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月16日消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医疗开始大踏步跨入“大数据”与“智慧医疗”时代,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布局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智慧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百年医院在智慧医疗变革中焕发出崭新面貌和蓬勃生机
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市立医护人员的新装备
2017年,移动医疗和移动护理系统全部上线,全院发放移动护理车180余台,医生移动查房车170台,护理PDA450余台,医疗PAD1100余台,市立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所有医生都佩戴智能PAD的医院。
医生们可以一边查房,一边查看影像资料下医嘱,手持PAD更能随时随地掌握患者的所有资料;护士们通过智能终端,直接扫描患者腕带二维条码、药品条码等,对病人和药物进行智能识别,确保医嘱执行准确,降低了医疗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区域医卡通,信息时代的就医体验
市立集团以“青岛市区域诊疗卡”为载体,完成医卡通系统的升级改造,成为市卫计委第一家连入区域平台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居民可持社保卡或居民健康卡进行预约挂号、充值、看病、费用结算等,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挂号、缴费、结算时间,避免了多次排队的烦恼。本部院区和东院区先后启用百余台医卡通自助设备,近80台壁挂式自助查询机,自助设备实现了自助办卡、挂号、预约、缴费、打印病历、打印报告等功能,所有操作步骤均有语音提醒,操作极为方便;门诊实现二级屏分诊叫号,实现诊间支付;另外,患者通过手机App软件可以进行预约挂号、挂号扣费、报告单查询;病房自助设备,通过插诊疗卡或扫描病人腕带条码,可查询住院费用清单,后期还将实现自助充住院押金,自助结算、自助点餐等。
“沃森医生”驾到,国际诊疗和人工智能诊疗的新时代
2017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沃森智能肿瘤会诊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患者在市立集团就能得到全球大数据下,应对肿瘤的最佳诊治方案,成为青岛医疗精准化、服务便捷化、管理精细化的开拓者,标志着青岛进入智能医疗新时代,截止目前,已为260余名肿瘤患者,精准定制出个体治疗方案。
同时,市立集团依托青岛市国际医学合作中心平台,深化拓展与国内外高层次医疗合作。“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了对上下级医院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四川华西医院等国内、国外知名医院的远程会诊,构建起国际化的医疗联合体资源共享平台。
“云医院”搭台,让分级诊疗落地生根
2016年6月,市立医院(集团)成为全国首家“物联网云医院”建设试点单位。两年来,依托“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三甲医院”的品质效应扩大到对口帮扶的贵州安顺、甘肃陇南,以及即墨、莱西等青岛周边医疗资源匮乏的区市。
目前,市立集团依托“集团理事会”构架模式,先后与44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起分级诊疗系统,为成员单位提供了学科、人才、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全方位的发展支撑。
借助智能信息平台,实现了理事单位之间的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双向转诊、分诊顺畅衔接,分级诊疗顺利落地,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医联体”带来的实惠。年度共接收各成员单位上转疑难危重转诊病人1768人,向各成员单位下转慢性病和手术恢复期病人1851人次。
另外,借助互联网平台的直播功能,理事单位的基层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参与集团的内部学术会议、病例讨论分享等,实现与市立集团专家的零距离接触,更加快捷、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的诊疗水平。
启动电子病历六级认证,推进“精细化管理”
2017年,市立集团完成了电子病历系统上线,电子病历系统与HIS、LIS、PACS等系统整合,实现了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高度共享。HIS系统的成功切换,让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决策支持,踏上“精细化管理”的新起点,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HIS系统的重建,为完成六级电子病历评审,建立院内标准的数据总线,实现院内各业务系统、数据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通讯员 伊丽明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