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省,科技人才产业一个都不能少 “建设海洋强省,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1月26日上午,青岛团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代表的一席话引人深思:占全国1/6的海岸线,港口群总吞吐量居全国第一,守着这样一座“蓝色金矿”,山东如何向海洋要效益、要发展?
于洪军所在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蛟龙探海工程”的主要参与单位,承担深海资源勘探、科学考察、环境观测等工作。“以我们所从事的深海领域为例,大家都知道,水越深压力越大,对科技要求也就非常高,跟近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我们驻地在青岛,但现在给中心做配套服务的企业,比如海洋信息、深海装备制造、深潜服等都来自于南方。”
“这些都将成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热点,在这方面南方有优势,尤其是深圳。”于洪军认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优势在科技,但不能只是科技,还应加快对海洋产业的定位和推进,“比如产业方面、海洋信息方面,这些都需要山东更好地谋划,既符合中央经略海洋的政策,又有益于我省海洋产业的发展,或许全方位发展不太可能,但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是应该的。”
特别是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就在上个月,中欧蓝色产业园正式落户深圳,同时,深圳成立规模为500亿元的海洋发展基金,致力于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有浙江、福建、海南等等。于洪军担忧,在全国都在“下海”的情况下,山东海洋科技的绝对优势正在减弱。“过去,我们一直说青岛是中国海洋科技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海洋科技数量占全国60%,现在大概在40%。”
除了科技优势的减弱,人才流失的危机也开始显现。“去年,我们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知名大学都在筹建海洋学院,新成立或正在筹建的有29家,甚至一些私立大学也成立了海洋学院,还出台了很多政策,山东的不少高端人才已被外省挖走。”
令人欣喜的是,我省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海洋产业发展的步伐已经迈出。一棵小海藻,做成一个健康美丽大产业。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意味着持续增长的高附加值。这是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防代表及其团队在海洋中寻到的宝藏。
张国防算了一笔账,一吨海带市场价5000元至7000元,能提取出150公斤海藻酸钠,市场价约15000元。加工成海藻酸盐纤维,市价就是7万元,继续加工成海藻酸盐医用材料,“价值就要按克来衡量,比海带原价值提高了近300倍”。海带“摇身一变”医用材料,只需不到三天时间,“但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推动技术创新,才实现了产业链的跨界延伸”。化妆品、功能食品、医药、材料、农业肥料等多领域,都有明月海藻的身影。
在张国防看来,科技是推动产业向上向远发展的动力。海藻活性物质国家实验室、海藻类肥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对明月海藻旺盛的技术创新力的肯定,也为其集聚吸引人才、开发技术性运用提供了平台,为开拓下游市场搭建了基地。
“瞄准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前沿、海洋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深海观测关键技术等海洋产业急需人才与科研成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与成果扎根山东、服务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民盟中国海洋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李春虎委员建议,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内单独规划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构建山东沿海海洋产业生态群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制备防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正发展壮大,应尽快规划建立区域海洋科技大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借助山东沿海区域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较多的优势,加快壮大海洋产业规模,延伸海洋产业链。
除了做好顶层规划,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代表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一定要是开放的、国际化的。”他建议,山东发展海洋经济要放入“一带一路”整体战略中予以通盘考虑,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多边合作,依托国际海洋合作平台,将企业融入到跨国远洋渔业产业链中。
中集来福士:把“城市”搬到海上去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来济南开两会之前,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中委员又一次陪参观者去看了一眼“蓝鲸”。这个37层楼高的大个子,是个经常上电视和刷爆朋友圈的“网红”。
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次海域“可燃冰”大规模试钻采成功。这个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就是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自主总装集成的“中集蓝鲸1号”。6月2日,试采创造了连续作业60天和产气30万立方米2项世界纪录。
“蓝鲸”是大国重器。它搭载着4万台设备,1000多个子系统,100多个大系统,光电缆就120万米,能从北京拉到上海。一台“蓝鲸”售价7亿美元,抵两架空客A380的价格。经过10年研发、投入几百亿元,中集来福士终结了我国海上采油平台完全依赖进口的时代。
“蓝鲸”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挪威北海的小城斯塔万格,当地很多人没有到过中国,却对烟台、山东很熟悉。挪威北海海域上共有二三十座深水半潜平台,多数是新加坡、韩国的,其中3个是中国的,是“蓝鲸”的兄弟。因为平台稳定性好、定位准确、作业效率高,它们打出了挪威历史上仅有的几口“完美井”:短时成井、出油顺畅。
挪威北海的海况几乎是全球最恶劣的,风高浪急,冬天冰封。挪威的标准(NORSOK)是全球海工行业里的最高标准。在隆隆作响的机房上方,卧室的噪音不能超过40分贝。王建中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听了听采访所在的会议室。室内已算得上安静,但他说,因为有中央空调的风声,大约有45分贝,还不合格。
严苛的标准,让中集来福士站到了全球海工行业的第一梯队。王建中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大国重器”,有一天却会拿来“养鱼”。
2017年3月的一天,省海洋渔业厅厅长王守信到中集来福士调研。听到企业介绍,这种钻井平台能在海上想走多远就走多远,还能稳稳当当不晃悠,他颇为兴奋:“踏破铁鞋无觅处,我要找的,就是这个东西呀!”
原来,省海洋渔业厅一直想推进山东海水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提升水产品质,同时把近海岸线解放出来。但是人工鱼礁怎么看护,一直没找到好办法。近海养殖,在海面上架一个“吊脚楼”就行了,可深远海怎么办?能不能在海上弄一个固定在那儿的东西呢?
王守信当场问:“你们这个平台,能不能作为渔民深远海养殖的牧场平台?”
“没问题!”王建中当场就答应下来。连设计带制造,40天就交了货。
第一家尝鲜的海洋牧场叫“六十里”。中集来福士为其打造的是个自升平台,长20米,宽20米,高2米,用4条长35米的圆柱形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通过风能、太阳能供电。平台像个小别墅一样安然坐在海上。开着小汽艇,一二十分钟就能从岸上抵达。
除了做养殖看护,小平台还可以用于海上水质观测科研、旅游休闲、垂钓娱乐等。现在,中集来福士已经签下了数十个订单,订单来自山东沿海各地。2018年,按照省海洋渔业厅的构想,牧场平台周围开始搭载网箱,把原来近海养殖网箱逐渐全部撤出,“推”向深海。
水产养殖转型升级,老百姓能吃上健康的鱼,还能解放海岸带。借助海洋工程技术,山东又引领了全国第六次海洋渔业浪潮。
一个小平台,就是一个小观测站。国家倡导“智慧海洋”建设,中集来福士准备把网箱上搭载各种传感器,立体化观测海洋,既能卖平台,还能卖数据。
现在,中集来福士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建设“智慧海洋城市”,就是把城市搬到海上去。现在,他们已经在为数个城市设计“海上城市”。
王建中说,这个“海上城市”,相当于一个海上邮轮,可以把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搬上去。比起邮轮,其面积不受限制,把多个平台连起来就行了。旁边再搭载海上浮式发电、海水淡化系统、海上垃圾处理系统等,就形成了一个可以脱离陆地的城市。比起邮轮,这个平台稳定,造价也低得多,毕竟它不需要航行。
广阔的海洋,能激发无限的想象。科幻片中的未来场景,很可能并不遥远。
海洋科技解瓶颈,小海参做成大产业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早些年,海参加工就是干海参。多数人不会发,就没法吃。就是这样一个“痛点”的解决,释放了海参消费,带动了水产养殖。
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刘昌衡代表,2000年开始,与好当家集团合作,研究海参的各种加工方法。目前,做出了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胶囊、含片、冲剂等产品,形成了冷冻调理、即食休闲、保健功能食品的产业链。
即食海参吃着方便,营养流失也少了,但海参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有的人不好消化。刘昌衡他们用仿生的工业化生产,将其酶解。后来,又做成特医食品,和海藻等营养搭配,相当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更全面了。
刘昌衡说,通过全行业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全国海参的市场由10年前的每年50亿元增长到500亿元,成为海珍品里销售额最大的单品。
海参加工打通了,养殖的瓶颈就解开了。刘昌衡说,海参每年只有不到4个月的收获季节,以前,一到大批上市,海参价格就下来了,养殖业户的收入受影响。有了加工手段,价格保持平稳,养殖业户收益有保证,行业也有了稳定的原料。否则,像姜、蒜一样,价格大起大落,今年栽、明年拔,浪费很大。
即便是这样,海参在科技人员看来,还是没有“吃干榨尽”。在加工中,还是有些小分子流失。像海参一样能提炼出有用活性成分的水产品还有很多。比如,海藻中含有抗辐射的成分,海蜇里有可降血压的成分,这些都能形成产业化的原料。但开发程度怎样,附加值如何,就要看科学技术的水平了。
正因为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对广大养殖户能起到引领、支撑的作用,刘昌衡建议,我省应选出一些重点的课题,集中力量开展研究,谋求突破。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应该有项目、经费支持,真正运转起来。另外,要有全球视野,可以将研究所办到海外去,利用海外智力资源,为我省海洋强省建设服务。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2018山东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