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迈上“7万亿”,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和落脚点
新旧动能转换正改变山东经济“气质”
□ 本报记者 代玲玲 于新悦
日前,山东GDP成绩单已出,我省经济总量进入“7万亿”俱乐部。
多位区域专家表示,“7万亿”的数字很庞大,特别是全国经济增长低于7%的情况下,山东保持7.4%的增速,说明增长势头不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山东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增长速度而是增长质量,特别是新动能可否加快成长。
山东经济总量比肩墨西哥
“7万亿”对一个省到底意味着什么?
自2012年开始至2017年,山东省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经济规模持续提高,以几年迈过1个万亿元台阶的速度,连续迈过了3个万亿级台阶,达到“7万亿”规模。
事实上,随着地区生产总值刷新为“7字头”,山东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占比已接近1成。“这表明山东经济实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也意味着山东经济在全国的地位越发突出,火车头、领头雁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表示。
即使在全球范围,山东经济总量同样处于领先位置。对比世界银行报告发布的2016年全球各个国家的GDP数据,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发现,如果把山东当作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山东的经济总量可比肩墨西哥。
按年均汇率折算,山东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0764.4亿美元。2016年排在全球第14位、第15位的国家澳大利亚、墨西哥的GDP总量分别为12046.16亿美元、10459.96亿美元。“可见,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经济体量已超过全球大多数国家。”李广杰说。
“未来山东不太容易再出现7.4%的增速。”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说,“2018年山东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在增长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速度。”
新动能已成经济重要引擎
事实上,“7万亿”的背后,山东经济的“气质”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新动能的加快成长。
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汉臻介绍,过去一年,我省“四新”经济加快发展。其中,现在需求非常旺盛的机器人以及城市轨道车辆等增长60%以上;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都是10%以上的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6%以上,快递业务量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此外,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家,总数达179家,稳居全国第一。互联网与农业、制造、民生、政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大数据应用全面铺开,山东正积极运用“云服务券”助推企业“上云”。
一些微观指标也可以为证。2017年,山东新产业新技术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0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000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动下,随着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正式部署实施,逐渐形成的新动力已经成为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撑,增长质量提升步伐加快。”陈汉臻说。
刘冰也同意上述判断,“从过去一年的经济数据可看出,我省新动能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开始显现。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一些新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出现变化,新动能特征逐步占据主导作用。”而传统产业“存量变革”和“四新经济”“增量崛起”,共同推进山东经济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
动能转换仍有难题待解
尽管,2017年山东在新动能培育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重大工程、中长期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李广杰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也必须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和落脚点。
但从山东经济发展现状看,经济增长过程中旧动能因素的贡献还较大,工业两个70%特征还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动能正在孕育,但体量还较小,需要加紧培育;创新驱动的力度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黄少安认为,此次试验区建设对于山东来说,比以往任何战略的作用都大,做好了,可以使得山东经济发生脱胎换骨的、质的飞跃,使得山东经济在质量上、技术上、百姓生活上、财政收入上走在全国前列,展现一个新山东。
“目前,最主要的障碍还是观念和机制。”黄少安坦言,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过去过多使用的方法做新时代的新事情,即不能主要靠政府的力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应该主要靠市场的力量,靠市场主体主动转换。“当然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做市场不能做的事情,要营造好的营商环境、转换环境和转换的基础条件。”
此外,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关兆泉透露,2018年开始,山东省每年还将谋划确定10个重点发展领域,从重大项目库中筛选100个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构建“10+100”的推进机制。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