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公布了第一次历史建筑普查名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继续探访这些历史建筑,它们大多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外表破旧不堪,多年私搭乱建,配套设施不全……这些在一点点侵蚀着老建筑的生命,也煎熬着老建筑里的人们。
风吹雨打,老屋破败漏雨
在中山公园北侧,经三路南侧,有一整排相连的德式两层商业办公用房,从外表看已十分破旧,许多门窗都已破损,用途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开着古董店,有的开书店,大门紧闭的也不在少数。在此次历史建筑普查中,它们大多数都被列入了名单。
经三路126号住着八十岁的何老太太一家。从60年前出嫁,何老太太就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儿孙渐渐成家立业,离开了这座老建筑,只剩她和退休的儿子女儿留守在此。
经过百年风吹雨打,这座历史建筑早已面目全非。走进沿街的大门是一条狭窄的过道,一楼是两个漆黑的杂物间,里面墙皮脱落了一块又一块。红木楼梯已弯曲变形,走上二楼,迎面就是烟熏火燎的厨房,走廊里堆着炉子和案板,右转是三间卧室,住着何老太太和儿子、女儿及其家人,十分拥挤。“每个房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雨和渗水,只能在屋里墙上贴上塑料纸,用塑料膜盖住家具,其实根本没法住了。”何老太太的女儿说,原本楼上每间房顶都设计了一个小天窗,可以爬梯子通往阁楼,如今却成了漏雨的重灾区。厨房的东北角,到现在还在渗水。
在记者探访的几处历史建筑中,没有使用者说房子不漏雨的,在后宰门街74号院里,为了防雨,家家屋顶上都铺着清一色防雨的油毡纸,“铺了还是漏,没人愿意修。”住户李先生说。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老建筑安全堪忧。
“这是老人买下来的家产,当时也是很气派的,没想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何老太太痛惜地说,从留存的一些历史遗迹来看,这座建筑在百年前的确挺有派头,卧室内的东北松木地板直到现在仍十分结实,从未渗过水,摆着的一台老式木质冰箱显示着曾有的富贵,房间的木门也有着浓浓的西洋风格,这些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以前客厅里还有玻璃隔扇和雕花隔断,地板中央铺着一张大地毯,摆着一张大条几,推开窗就能看到中山公园,可漂亮了。现在南边也紧挨着建起了楼房,几乎没法采光,屋里也跟贫民窟似的,没有亲戚敢来我们家串门。”何老太太说。
大多出租,建筑不被爱惜
走进后宰门街60号,几番打听后才在院子最深处找到住了30多年的老户万先生家,“这里叫做万家宅院,旁边是万家大院,以前的老住户都姓万。”女主人梁女士说,老一辈人买下后把这个院子分给了兄弟四个,然后又分给了下一代的他们共九家人。如今,亲戚们都已离开了这个承载了大家庭记忆的院子,或是出租,或是转卖,只剩梁女士老两口。
在记者探访这些历史建筑时,遇到的多数都是住在里面的租客,他们大都对建筑历史并不了解,要寻找老住户只能靠打听和碰运气。在曲水亭街晒太阳的一位大爷指着身后刚成为历史建筑的院子称,这里面就有他的房子,可早就被他租了出去,自己住到了街对面,如今包括几家传媒公司在内的五户都是租户。
文庙南侧的马市街12号由12-1、2、3三个小院组成,住着十几户人。原是济南国企老职工的杨女士30多年前分房子分到了12-3号,此后便一直在这里居住。整个12-3号其实是一对东西对称的姊妹院,这在济南老城区保留的历史建筑里非常罕见。
“马市街上有七八十户人住,只有四五户还是老住户。”杨女士指着院子里杂乱堆放的瓶瓶罐罐说,租户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是暂时赁居,并不在意会不会对房子造成伤害,“隔壁姊妹院的主人就是怕租出去会糟践房子,干脆锁起来空着。只有自己的房子才会爱惜。”
扩建翻新,老院容颜不再
后宰门街许多历史建筑,除了大门保留着古旧气息,里面许多平房看起来都无法与老建筑联系在一起。原本方正的四合院多年来加盖了不少新房,让宽敞的院子退化成一条条羊肠小道,失去了历史建筑应有的美感。另外,老城区的历史建筑多数是一院多户,每户面积20平米左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在院子里扩建甚至违法建设比比皆是。
梁女士所住的南屋边沿还留有几块老石块,“这是最早的房子所使用的,我刚结婚时,整座房子就重新翻盖过一次,换成了现在的砖,后来因为漏雨还陆续修过几次屋顶,院里也搭建了一座小厨房,里面放着煤气罐,因为屋里只能吃饭和睡觉,床都是用的上下铺。”
在今年济南第一批拆违台账中,马市街12号也被列入。在杨女士住的东屋对面的西屋,就朝着院子拓出了一米左右的区域。同时,南屋和东屋、西屋中间的空隙,也都被居民私自盖起的厨房或仓库所占据。如此一来,原本四个相互独立的房屋已经被连了起来。
而在同为历史建筑的后宰门街74号中,居民私自扩建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走进74号,丝毫找不到院子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很窄的小道,电动车都很难通行。李先生介绍,这个院子很大,不只是一个四合院。但由于这家出来一点,那家占了一点,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当时他们扩建的时候我们也说过,这样车子都进不来了。”李先生介绍,不过整个院子有十五六户,几乎每家都有私自搭建的行为,也就管不过来了。“基本上都是住户自己运来沙子水泥,几天以后一个屋子就起来了,不过后来也补了手续。”“经三路这排房子除了我们家,基本上都重新改造过了。”何老太太说,其他老建筑都几经辗转换了很多房主,房间内格局经过改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旁边一家古董店二楼,记者看到正在装修的现场,除了屋顶的老木房梁,已是完全的现代化空间布局。
设施不全,生活着实不便
紧挨泉水的四合院,看起来让很多人羡慕,真住在这里30多年,杨女士也觉得有许多不便。“下水道这些年都没有换过,都是直接排到后面河里。但是一旦下雨河水暴涨,整个院子都得淹着。”杨女士比划着,十年前河水通过下水道倒灌回来,已经到了她的腰。“旁边有几个院子,一下雨家里就成了排洪道,水直接从家里院子走。”
像这样的情况,在历史老建筑中其实不少。由于建筑时间比较久远,除了房屋设计缺陷外加年久失修、很多市政设施的缺乏,也造成了其中居民生活的不方便。下水道、燃气管道的缺乏,让居民上厕所、用水、取暖等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梁女士的院子里有5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而这个厨房,也只有两个电磁炉。厨房往北几米,就是全院唯一一个旱厕,每星期清理一次。由于水管只通到院子里,洗漱、洗菜甚至洗澡只能露天,“一个热水器,旁边配上一个花洒,就建在屋旁边。谁想洗澡,把旁边的屏风展开一挡,就在里面洗。”梁女士说,由于房子阴暗潮湿,夏天蚊虫肆虐,电视也常收不到信号。“暖气肯定是没有了,我们这一片有烧炭的,也有烧蜂窝煤的,每个院子里都放着一堆。”
后宰门街74号的十多户人家也只有一个旱厕,每天早上大家都要排队。而且这个厕所在整个院子的偏僻角落,住得远的人,光上个厕所就得走好长一会儿。“之前大家都用一个水龙头,洗菜做饭都用那个,后来每家出点钱,好歹给每户都装上了一个,这才方便多了。”
李先生每天做饭,就在屋外面的一个小平台上,所谓的厨房,也只有一个炉盘而已。“煤气罐在屋里,炉子在外面,油盐酱醋也得放在屋里,每次做饭得先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做完饭再放回去。”李先生介绍,之所以不用电磁炉,也是因为电线不能随便乱拉。
老商埠的何老太太家也没有暖气和天然气设施,取暖要用蜂窝煤,每天晚上都要起来添三四次。由于管道问题,整个屋子没法安装厕所。一家人每当想上厕所时,只能下楼去中山公园旁的公厕。“老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摔倒过几次,母亲也摔坏过股骨头。”何老太太女儿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