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老人"刻出浓浓年味 今年准备申请"非遗"

2018-02-07 06: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贾馨儒 宋石磊

  年味与木版年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紧紧相连,经历了时代变迁后,渐渐又隐没在高楼耸立的城市里,然而总有人在内心坚守传承着老手艺。他就是市北区兴隆路街道70岁的老人高文举,一把刻刀、一块梨木、一份坚守和几十载岁月,高文举用这样的方式,传承着木版年画的浓浓年味。

  高文举老人的版画工作间位于宣化路上,屋内长而狭小的过道两边堆满了老人的绘画和版雕作品,两面的墙上挂着刚印出来的钟馗和关公,一幅幅年画作品细腻流畅,人物表情经过线条雕刻生动传神,并散发出阵阵墨香。

  高文举属于家传版画的第二代传人,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老父亲的书法、篆刻、版雕手艺都非常好,我22岁之前都是受父亲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年画工艺套色的大红大绿非常喜欢,基本上每幅木版年画作品都套四种颜色。”对于版画图案的选择上,高文举老人基本都选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样式,定稿之后再开始刻,通常都是刻线版,刻出来以后再覆上桑皮纸刷上颜料,一张一张印起来就很快了。高文举告诉记者:“现在版画工艺最难的地方对我来说不是刻版,而是选木头,一块上等的雕刻木材必须纹理清晰细腻,我通常会选择梨木,但现在梨木不好找了。”

  木版年画在绘制图案上,传承至今都有严谨的操作流程,老人拿着他早年刻的“连年有余”向记者做了讲解,“在民间称版画就叫年画,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连年有余’这种喜庆的图案最受欢迎。”梨木版上刻着一个小孩子抱着大鲤鱼,孩童身后刻的荷叶等,小孩子的头发由粗到细,非常细腻。

  随后高文举老人拿出来一块还没有刻完的图样亲手演示起来。老人的刻刀有直刀头和弯刀头等。他先把图案印到梨木上,再用刀具沿着线条雕刻出来轮廓,边缘的地方需要左手拿刻刀,右手拿着粗木块,像钉钉子一样一点点凿出来粗线条。木版年画的图样除了有寄托美好生活的,还有“门神”,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高文举老人内心有一份自己的坚持,“现在城市里都是高楼,很少有人贴年画了,但是中国的传统东西还是要发扬,不能没有了。”正因为高文举老人的执着,从每年的阴历二十四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他都要在人民路一路和嘉善路路口写春联,一副20元钱,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年。当问起销量,高文举老人很自豪地说:“很多人买我的对联不是贴门上,都是放家里摆着看,手写的春联可比印刷的好看多了。”

  由于长期埋头工作,年过古稀的老人身体也有些吃不消,老人一直担心自己制作版画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培养了五位徒弟,他自己说“中国的好东西一定要传下去,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并喜爱它。”为此,今年高文举也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版画老人 年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