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乡村文明源头活水 看平度的治水兴水之策

2018-02-12 07:3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如今的大沽河景色。孙晓东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邬明洋 通讯员 张德杰 孙科强 孙全生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兴盛农田水利……破解水瓶颈,解决水困局,这是平度市委、市政府的治水兴水之策,也是139万人民的热切愿望。平度通过全域水生态建设“杠杆”,构筑起找水、引水、蓄水、节水独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12月27日,水利部文明委公布第八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名单,平度市水利水产局成为2017年度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县级水利局。

  引来乡村文明源头活水

  “最近几年雨水少,河里也没水,岸边满是杂草和垃圾,经过整治、治理,现在环境真是好,河里也有小鱼小虾了。”平度市云山镇西宋戈庄村的金世木就住在河边,他亲眼见证了响水河的变迁。以响水河治理为标志,去年,西宋戈庄村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响水河治理属于平度市古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300余万元,通过整修塘坝、平塘,营造水保林、生态林,极大地改善了水土流失现状,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预计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万元。”平度市水利水产局局长张瑜辉介绍说。

  古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平度市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之一。当地始终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作为根本出发点,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着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区域生态修复。截止到2017年底,当地水利部门已投资1800余万元,完成了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9平方公里,新建整修塘坝7座,区域生态得到修复,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筑牢区域生态文明基石

  “这条河变得真让人不敢认了!”从几年前大沽河治理工程完工,临河而居的平度市南村镇后北村七旬老党员孙恕玺就时常到堤坝上散步锻炼,他一个劲儿地感叹。2014年,总投资4亿元的大沽河综合治理防洪工程平度段全面完工。2017年,大沽河又配上了河长,成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亮丽风景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凸显。

  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是区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保障。2015年7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配套工程——平度新河水库工程开工。该项工程概算总投资5.1亿元,永久占地1755亩,水库总库容995.3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2000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5.3万立方米。历经2年建设,去年7月,工程竣工验收。目前,水库蓄水200万立方米,及时解决了周边24.2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推动产业兴旺绿色富民

  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平度立足实际,以发展灌溉为重点,实施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小农水重点项目县、中央统筹土地出让收益项目等24处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8.2万亩。

  小农水重点项目县让平度当地粮食生产受益颇丰。近两年,平度市在实施小农水重点项目县工程,共建设节水灌溉工程9处,改善灌溉面积5.73万亩。“项目实施前,蓼兰镇堡前纪家村可利用的灌溉机井不足5眼,农民主要利用柴油机发电浇地,小麦每亩产量还不到1000斤。”蓼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曲常讯介绍说,“项目实施后,每亩小麦实打实收达到1260斤,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节水灌溉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平度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以来,平度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9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48万立方米。“天旱少雨,对农村来说,水资源更加宝贵。”张瑜辉介绍,项目区灌溉条件的改善,避免了以往大水漫灌,节约出来的农业灌溉用水,可更多地用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化村容村貌,项目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平度 治水兴水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