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积极响应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动员令,努力接轨新时代,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地下优势”。 2018年,青岛有5条地铁线同时在建,将新开通2条线,实现4条线运营,迈入“大建设、大运营、大经营”新阶段。这些将给城市的交通格局演变和居民美好生活带来全新变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动力。
促进城市运力动能转换 2017年12月,青岛开通第二条地铁线路,进入双线换乘时代,给城市的交通格局演变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截至2017年底,全年地铁总客运量达6573.2万人次,日均客运量约为18万人次/日。双线换乘带来了客流走廊1+1>2的倍增效应。 “地下出行”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选择。据抽样调查,地铁客流中在地铁开通前采用小汽车方式出行的约占19%,出租车方式出行的约占13.7%,也就是说共有三成多的地铁客流是由个体交通转移而来。这些数据显示,地铁有力促进了城市运力动能的转换,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
地铁也为整个城市“提速”。数据显示,在加强交通管理、调优交通信号、优化交通组织、地铁开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内三区的道路整体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对东岸城区20个主要路段交叉口数据分析得出,全日小汽车出行量减少1.8万车次,减少2.5%。其中市南区道路状况改善最为明显,早晚高峰提速9.2%。
成新技术新设备“试验田” 据了解,青岛地铁自开建以来,在隧道掘进、减震降噪、爆破振动等领域,一些新技术、新设计、新设备得到应用,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在国内首次采用。地铁在哪里施工,哪里就有新动能在蓬勃生长。如,在2号线施工中,青岛地铁首次试水TBM(改良型硬岩掘进机)和EPB(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国内地铁建设中率先探路机械化施工模式,极大提高了建设效率。TBM施工法的掘进速度为常规钻爆法的3到5倍,日进尺可达10米,最高日进尺达到22.5米。
在未来的青岛地铁列车上,还将装上全球领先的“智慧大脑”。由青岛地铁牵头联合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技术整体方案,运行中能够自己判断前面的情况,进行加速和制动,对现有列车控制系统是一种技术上的颠覆。轨行区管理智慧云平台、爆破振动远程自动化监测及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在青岛地铁这块“试验田”里,还将催生一批新技术、新设计、新设备。这些新动能,也必将从“试验田”里辐射出去,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崭新力量。
地铁促进产城协同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善,逐渐改变了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流动方式和配置模式,引导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交通、产业、空间协同发展。轨道交通正在成为支撑大青岛城市空间的骨架。根据规划,我市将打造轨道交通快线与市区轨道交通线有机衔接的网络,实现城区之间45分钟可达的中心湾区轨道交通线网,构建能够深化和提升城市空间布局的轨道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带动青岛市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青岛地铁本着以地铁建设“大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大发展”的思路,积极参与青岛市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链建设。青岛地铁还计划在城阳区世界动车小镇建设地铁创新产业园,打造集轨交智能研发、企业创新孵化、轨交人才培训、智慧生活等为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升级高地。此外,地铁对城市旅游产业的拉动已经显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傅春晓 通讯员 龙怡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