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治大病 一根导丝“导”出生命的奇迹

2018-03-06 15:13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3月6日消息  一条直径0.5mm的导丝,可以准确抵达身体的诸多部位、组织或器官,在这种高、精、尖技术的操控下,一个又一个病灶被发现、精准定位、清除……这就是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2017年,市立医院(集团)引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郭志教授,任集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先后开展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国内前沿介入技术;同年底,青岛市肿瘤与血管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正式落户市立医院(集团);今年3月5日,市立医院(集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本部院区病房,正式启用。作为青岛市最早的诊疗专业科室之一,中心紧盯国际、国内前沿技术,凭借娴熟的手法“穿针引线”,在内科药物疗效不理想、外科无法开刀的情况下,为众多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提供了崭新的诊断与治疗途径。

  小手术,却能治大病

  对普通人来说,“介入技术”听起来太专业、太抽象。“其实,就是借助先进的影像引导设备和微细的介入器材,将穿刺针及特制的导管等精密器械,精准引入到人体的任意部位,对病灶进行诊断或治疗。”市立医院(集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郭志介绍说。

  介入技术既打破了内科药物治疗无能为力的窘境,又避免了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虽然它只在人体表面留下一个针眼大的小孔,但它的诊断却非常精准,它的治疗也非常靠谱,是真正意义上的“靶向”精准治疗。

  准妈妈杨女士产前检查发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提示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被诊断为部分性HELLP综合征。产科医生立即进行剖宫产,2名女婴顺利诞生;术后,产妇血小板持续下降,最低时不足正常人的五分之一,虽持续输注血小板等治疗,但肾功能极差,肌酐最高时达正常人的6倍多,突发阴道流血1700ml,并持续出血。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本部院区医生紧急会诊后,建议进行介入治疗,手术开始后仅几分钟,就为产妇完成了双侧子宫动脉造影,随后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快速完成注射栓塞,终于止住大出血,挽救了产妇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这就是神奇的介入技术!与内科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可将药物直接注入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大大减少用药量和副作用;与外科治疗相比,介入治疗仅通过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通常只需局部皮肤麻醉,危险性小,对正常器官影响小。这种技术尤其适合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也为失去初次手术机会的患者,赢得了二次手术的机会。

  起步早、根基牢,向国内一流迈进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市立医院便开展了介入技术,是青岛市最早开展介入诊治的医院,也是国内早期开展介入诊疗的医院之一。1991年成立介入导管室,1997年独立为一级科室。

  现在,市立医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市属规模最大的介入专科,是青岛市肿瘤与血管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每年完成各类介入手术6000余台。

  2017年,市立集团引进了国家级介入治疗领军人才郭志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他领衔的专家团队由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天津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的一线专家组成。“本部院区病房的正式启用,实现了集团微创介入技术向临床的成功转换,也成为微创介入技术在青岛及半岛地区迈向更高层次的起点。”郭志主任表示,未来,市立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在加强急危重症的介入治疗与抢救的同时,将以肿瘤和血管介入微创治疗为主要特色,重点关注高龄、不耐受外科手术、不愿接受外科手术和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关注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无效的胸腹部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患者,将发挥冷冻治疗等技术优势,推动我市肿瘤--血管微创介入治疗整体水平的提升,让半岛地区更多的肿瘤患者,享受到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微创介入治疗。

  通讯员 伊丽明 记者 孙贴静

  人物介绍

  郭志教授
  

  郭志教授历任中国抗癌协会第三届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鉴于他在冷冻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促进国际介入领域学术交流,引进并推动国内介入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018年,郭志教授接任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主席,成为1974年ISC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主席。

  同时,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等多部国内顶级专业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

  郭志教授一直从事介入放射学临床工作,特别是肿瘤介入治疗与影像诊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积极组织、指导、参与和推动了国内各级介入专业学术团体的建设和学术交流,每年组织、主持和参与国家、国际等各级学术会议、培训数十场次,对国内介入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几年,郭志教授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持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郭志教授还参与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专家共识》等大量介入治疗专业指南的制定,为国内介入诊疗专业的规范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科普

  介入技术的应用

  *   介入诊断,如同“火眼金睛”


  血管性介入诊断技术  医生把发丝粗细的导管插入“问题血管”,并注入造影剂之后,就能根据获得的清晰图像,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非血管性介入诊断技术  医生通过介入技术穿刺,获取体内组织,使许多疾病在手术之前,就能获得病理诊断,这就如同钻入人体的“悟空”一样,大大提高了全身各部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已能借助三维导航系统等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配合病理诊断技术,实现人体深部亚厘米级病灶的活检,以及通过单一入路实施活检和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首先,介入可以通过栓塞技术,对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血管瘤,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的大出血,进行栓塞,以“消灭肿瘤”,“堵住”出血。

  第二,通过细针、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血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和静脉血栓;或将导管插入肿瘤供养动脉,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射到病变的组织或器官,治疗晚期的肺癌、胰腺癌等等。

  第三,对肝脓肿、腹腔脓肿、肝肾囊肿等全身各部位的囊肿、脓肿、积液、血肿等体内异常积液,进行微创介入引流等治疗,避免了部分外科手术损伤。

  第四,通过球囊导管扩张和支架成型等技术,对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上腔静脉狭窄,以及气管、食道、肠管、胆道、输尿管、尿道狭窄和输卵管阻塞等,完成再通。

  第五,通过化学性或物理性手段,对肿瘤进行微创消融治疗、止痛治疗,对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前列腺肥大等进行消融治疗。

  另外,现在还开展了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磁导航技术、人工智能辅助介入诊断、分子影像学标记技术……

   [编辑: 王君莉]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导管 市立医院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