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建议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

2018-03-12 08: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李晓哲徐杰

  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原艺术副总监赵冬苓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每次全国两会都是各家媒体追逐的对象。今年赵冬苓表示将重点关注税费改革和司法救助立法的问题,采访中她还针对我国司法进程和影视剧创作等问题回答了半岛记者的提问。

  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

  “税收问题越来越重要。”赵冬苓今年重点提出关于税费改革方面的建议。她说,如果收税方面过于随意、不严谨,或者不在一个合理的税率上,可能对发展也是有害的。这个问题也关系到每个人,也应该把事关千家万户的税收改革问题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讨论,并在重要的税种上进行实质性改革,最终惠及百姓。“可能很多人觉得税收问题太专业了,但是其实关系到每个人,税收一重就会感觉到痛。从理论上说,只要买东西就是纳税人,起码有消费税。”

  赵冬苓认为,作为一位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起码要将事关社稷民生的议题提出来并推动,这其中就包括我国司法救助立法的建议,今年她继续向大会提有关方面的建议。“为了提这个建议提前调研了解到,此前司法救助立法已经列入人大的预备立法计划内,最高检也有司法救助的相关条例,我希望能正式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司法救助。”

  赵冬苓说,刑事被害人的抚慰问题一直是令人纠结和痛心的问题。“你看看发生的很多刑事案件都是底层百姓之间的伤害,虽然最终法院判了,正义得到了伸张,但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是赔不起的,这种刑事被害人包括其亲属的抚慰问题就显得很艰难。”虽然有相关条例,但因为不是法律规定,实际实施起来也会打折扣。社会救助不到位,对缓解社会矛盾是很不利的。比如杀人案件中被害人家属就希望必须以命抵命,甚至抵命之后全家生活无以为继,感情会淤积和发酵,就会对社会产生怨恨。”她希望出台正式的司法救助的法律,并建一个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基金。“这对最终推动减少死刑都会有帮助。”她说这样一来,当这种案子发生之后,能让被害者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心。除了一命抵一命,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案情公开,谣言自会消散

  赵冬苓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法制建设,前不久引起广泛关注的“于欢案”她也受邀从头到尾全程旁听,“我觉得整个案子审得非常好,尽管当时民意汹涌,但是通过公开审理之后百姓的疑虑就没了,人们也会发现很多之前网上的传言是不实的。”她说,要是认为于欢无罪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案子上,二审最大的成就是厘清了事实,检方和法院做得非常好,把所有的事实摆在那,让人们能看到于欢当时的处境:当时确实面临母亲被极大侮辱、生命遭受威胁;但是判断防卫过当的罪刑也是应该的。

  “当时旁听完的座谈会上我也说了这个观点,我们国家是成文法,犯法后就有法条卡着。但是所有的法律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的。我觉得在于欢案上,法律释放了最大的善意。”

  保护网络作者的激情

  赵冬苓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因法之名》就是最近她的作品中受关注度高的一部。她表示,目前该剧正处于审查阶段,不出意外今年上半年有望跟观众见面。“我是非常关注法制进程的人,《因法之名》写的就是纠正冤假错案的问题,从中也揭示了我们国家的法制进步,真正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其实我愿意写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作家应该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但大多数作家就知难而退了。”很多人会说现在我们缺乏现实主义大作,赵冬苓认为这是因为创作环境太艰苦了。“好剧本难出,归罪于编剧不行是不对的。我看到很多年轻剧作者的想象力不得了。”

  谈到网络小说,赵冬苓说“我还是很肯定他们的”。与他们相比,而网络小说进入基本是没有门槛的,唯一的门槛是读者,读者用点击投票,点击率奇高的大IP其实都是经过筛选,是受欢迎的。“这其中肯定是泥沙俱下,但是跟层层把关的作品还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可以认为用我们传统的观念去看不深刻,但一定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我觉得不应该思考如何防范和设限这些网络作品和作家,而是要想办法去保护他们的激情和想象力,让他们健康发展。”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