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武当太乙门传人周国富:金刚拳是基础套路

2018-04-17 06: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64岁的周国富习武动作丝毫不输年轻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魏军

  说到武当派,很多人会想到武侠小说中仙风道骨的白发道人,或是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武当派被视为内家之宗,博大精深。而这经常出现在电视里、小说中的武当功夫,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传入了岛城,并落地生根,传承至今。如今,青岛第三代武当太乙门传人、64岁的周国富,仍在为这门功夫的发展传承做着不懈地努力。

  武当太乙门如何到青岛

  南尊武当,北尊少林。那武当太乙门怎么会来到青岛的呢?答案要追溯到100多年前。清末,河北深县人徐山自幼习武。为追求武术真谛,他走进久负盛名的武当山,拜黄乙侠道长习武十余载,被黄道长收为入室弟子,后回乡传授武当太乙门。回乡后,徐山收高凤岭为入室弟子,并把太乙门最高境界的醉猴拳(即武当太乙拳)传授于他。高凤岭以炉火纯青的武功、形神兼备的娴熟技艺、千姿百变的太乙门武术,打闯燕赵、齐鲁,名声远扬,有“活猴子”之美誉。徐山携徒高凤岭以武会友,先后在泰安、长清等地授徒,其众弟子多为侠肝义胆的将士。

  而高凤岭,正是青岛武当太乙门的第一代宗师。据青岛武当太乙门第三代传人周国富介绍,1929年,高凤岭被沈鸿烈聘任至青岛,开始在青传播太乙门武术。太乙门武术兼蓄各派之长,内容丰富,主要有拳术、器械、对练、实战技法、养生功法等。基础拳械有十二路弹腿、基础拳、埋伏拳、太乙玄门剑、缠丝刀、五虎枪等。演练中随心所欲、无定式,是太乙门特点之一。

  1944年,高凤岭去世后,其弟子李汉民继承先师遗志,为传承太乙门功夫竭虑一生。而今年64岁的周国富,正是李汉民的嫡传弟子。“我从6岁开始就跟着师父学武了。”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周国富并不知道自己学的是哪门哪派的功夫,“师父没说,我们也没问,就光知道学武。”就这样一直练了30年,上世纪80年代,他一位远在中国台湾的师叔联系上他,他才知道自己练了几十年的武术,竟是武当功夫。而这一认识,也成为周国富习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周国富31岁时,师父李汉民去世,“师父在世时,我每天都跟着他一起练武,师父去世后就有所懈怠,之后又有了孩子,那几年练得比较少。”但从师叔那了解到自己到底练的是啥后,他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责任感,“不能荒废了。”自此,他每天都会抽时间练武,一直到现在。“就前段时间不小心骨折了,这才搁置了几个月。”

  金刚拳是基础套路

  周国富告诉记者,武当太乙门武术属道家北派玄功,拳术、器械、对练、散手、导引、吐纳、调息、筑基、修性等功法齐全,偏重于内玄功力,强调用心不用力;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之中;进则直发,退则飘然而返。故有“动如闪电雷击,静如严寒蛇眠,形如鲤鱼跳龙门”之说。太乙门武术把中国古代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哲学理论用于拳理,竞技。动静相生,以柔克刚,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之中,是其主要特征。

  这其中,“金刚拳是基础套路。”周国富表示,学好基本功后,就可以练习金刚拳了。那基本功都练什么?要练多久呢?“练习腿法、腰部、上肢、跳跃、步法、踢法等等,还有弹腿等几个重要的架势。”而时间,“三年左右。”据悉,武当太乙金刚拳的技击之功归纳为四个字:惊、弹、抖、炸。“惊”字面上解释为吓一跳,心里紧张,害怕及侵扰,震动,金刚拳出手时,手到力到,动如疾风,势如破竹,与对方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立即产生瞬间的击打爆发力,让对方有种触电的感觉而乱了方寸;“弹”字面上解释为有伸缩力和时间短,出手击打,打出去的拳或掌有一种很强的反弹力,犹如橡皮弹簧的张力一样,力来得快,消得也快;“抖”字面上解释为甩动、振动,贴身近打时,力道的表现是身体上下四周全方位的展现;“炸”字面上解释为突然破裂、发怒,贴身近打时力道的表现是全方位的,指上打上,指下打下,无论身体四周的哪一方位,只要想打击,触物打物,招招伤人。

  虽是基础套路,但实际上,周国富表示,“金刚拳是中国传统七十二名拳之一”。连基础套路都这么厉害,那武当太乙门的精髓得厉害成啥样?太乙门的最高境界——醉猴拳。突出表现刚柔相济、形神兼备之神韵,醉拳善醉步,无醉态。猴拳、棍具猴神之神灵,异猴形。演练中随心所欲无定式,这是醉猴拳在太乙门中最上乘的功力要求,更是有别于其他象形拳最显著的特点。“想练成醉猴拳,没有扎实的基础练多少年都没用,柔软度、灵活度,上蹿下跳,看似无根,单腿站立,站得非常稳,上盘中盘下盘都考验到了,很多动作是腾空打出的,非常考验人。”

  不谈技击就不能称为武术

  武术发展到现在,观赏性的成分越来越多,“动作大开大合,确实比较好看,但实用性可就不行了。”周国富所说的实用性,就是武术的技击性。在他眼里,武术不谈技击就不能称为武术,“论美观,武术比不上舞蹈;论柔韧度,武术赶不上体操;论动作难度,武术又不如杂技。”但是,只有武术有技击,“每一个动作,不是防守就是进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练的。

  练习时无人似有人,技击时有人似无人。简单来说,前者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以增强实战能力;后者目的在于不为外界环境和作战对象所扰,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其所表现的,就是将武术付诸实战。抱着这样的理念,几十年来,周国富一直坚持练武。如今,年过花甲的他,腰板挺直,步伐矫健,走起路来脚下如风。从6岁开始习武到现在的50多年,武术已经深深融入了周国富的生命中,从招式到理念,从学习到传承,“武当太乙门武术以武演道,集道家文化、健身养生与实效技击艺术为一体,以气为源,以桩为本,使人在生理、心理、智能、潜能、道德、修养、气质、心态等方面,有正确的认知——此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价值所在。”周国富表示。太乙门武术偏重于内玄功力,舒筋通脉,神清心明,九节通顺。运动中,通过上伸下展,折叠屈伸,翻拧滚转,踢打蹦跳等方式,带动五藏六腑与经脉兴奋,使人体藏像系统,在心神系统的统帅下,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人体心神合一。即道家武术的武道合一理念。

  ■心愿

  申报省非遗项目做好传承


  虽说技击性不可丢,但时至如今,武术原本单纯的技击攻防功能也已经被淡化,而更多的是以一种强健身体、提高修养的生活方式来传播。但习武者对于“功夫”二字中所蕴含的尊师重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内涵的追求,却从未停止。在周国富看来,武术的传习不限于技击攻防,也不仅限于强身健体,而是一代代武术人的“武德”,这也是另外一种“武道合一”。

  每当提及传统武术,传承从来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为了将从师父那里学到的传统武术传承下去,周国富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2000年以来,已经公益性授教学生近百人。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从整理技艺开始系统地核对武当太乙门的文献资料,拍摄图像、照片整理留传文字资料,完善拳谱,编绘图文字义,搜集了部分实物、文献。并与济南、台湾地区、北京、潍坊等地的同门交流联系,目前已基本完成部分资料的整理归纳。

  为使这一传统武术获得重视,他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申遗的努力。“2009年成功申报青岛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获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周国富表示,目前,他已经提交申请,评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为保障武当太乙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2015年,周国富通过多方奔走,获得众多社会人士资助,筹建了青岛武当太乙门武术俱乐部。

  武当太乙门武术属道家北派玄功,拳术、器械、对练、散手、导引、吐纳、调息、筑基、修性等功法齐全,偏重于内玄功力,强调用心不用力;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之中;进则直发,退则飘然而返。故有“动如闪电雷击,静如严寒蛇眠,形如鲤鱼跳龙门”之说。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