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有俩咱青岛人

2018-05-01 14:40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客户端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王正宇 王婷婷

  近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全体学员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表达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给他们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所有劳动模范、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本科班学员珍惜荣誉,努力学习,继续拼搏,再创佳绩,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5月1日,半岛客户端记者获悉,这个只有20人左右的劳模本科班里,有两名青岛劳模,分别是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的矫立敏和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加全。据了解,199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办劳模本科班,学员主要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农村娃成长为全国劳模

  



  参加工作前,矫立敏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娃,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和父亲一样开上大公交,把满车乘客送到各个站点。1987年,20岁的矫立敏顶替父亲参加工作,到公交公司当上了一名乘务员。矫立敏的父亲是当时的青岛市劳模,也是一名老公交司机。父亲从小教育他,做人要实在,工作要扎实,人的一生,不求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要踏踏实实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89年,22岁的矫立敏成为青岛公交一名公交车驾驶员,驾驶公交车20多年来,矫立敏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0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安全运行25圈。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他始终是一个时刻把乘客冷暖装在心间、把创新创效扛在肩头的党员先锋。

  363路线是青岛公交联接南北交通的一条主线,随着北宿南工现象的出现,拥挤的公交车经常出现甩站甩客的现象,一时间乘客怨声载道。矫立敏向线路职工发出了“文明行驶、诚信待客”的倡议,并提出了五个“多一点”工作法,每一次进入站点,他都要提前减速,缓慢靠站、停稳开门、主动疏导。在他的车上,乘客都自觉谦让,极少发生因为拥挤而相互指责、谩骂的现象。

  勇于创新,是知名“节油大王”

  



  矫立敏还是一名技术创新能手。开公交车不久,矫立敏就以其聪敏好学、刻苦钻研,赢得了青岛公交第一批高级职业驾驶员的资质。为了解决当时淘汰型汽油车设备老化、严重高耗的问题,他牵头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经常与职工探讨车辆操作和维修技术,成为公交老旧车型节能降耗科研攻关项目的带头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办技术课堂,巡回公交各路队进行技术讲座,毫不保留地把技术经验传授给职工。在他的周围总是聚集和活跃着一些爱交流、肯钻研的职工,他们很快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功底,迅速提升了技能素质。

  2006年,他通过深入研究,结合363路线路特点,对每一个公交站点、每一座立交桥、每一个交通路口的客流、路面、信号灯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精心测算了发动机转速与行车车速之间的契合关系,找出了最佳经济时速,提出了车辆在不同路况情况下的运行方案,创造了“规范操作节油工作法”,极大地节约了运行成本,保证了安全行车,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了安全运行和节约燃料的双重效果。这一成果当年被评为山东省建设系统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并在青岛所有公交线路上全面推广,仅363路一条线路50部营运车辆每年就节约燃料4万升,年所创经济价值超过20万元,居公交行业先进水平。

  2007年,矫立敏代表青岛公交参加全市首届职工驾驶技术比武,获得“金牌驾驶员”称号,还被评为全国公交系统十大“节油王”。他积极参与“高师带高徒”活动,先后带出了青岛市“驾驶状元”任洪波、市“节油技能标兵”袁志国等徒弟。

  2018年,已经51岁的矫立敏又得到了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脱产学习的资格。矫立敏觉得这是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因此很珍惜学习的过程。此次收到总书记回信后,矫立敏兴奋的一夜没睡着,“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的公交员工,矫立敏称自己要不断学习,才能继续在新时代做出更大的成绩。

  肯学肯干,小人物成就大梦想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流机队的吊车司机王加全,也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成员,对能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也是备受鼓舞。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让他感受到了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也激励他在机遇和希望并存的新时代里,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带领同事掀起新一轮立足本职、青春建功的热潮,为早日实现中国梦、青岛港梦、个人梦拼搏奋进。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吊车司机,到青岛港工作17年来,王加全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先后荣获“全国港口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技能大赛状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特别关注最美青工”以及“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诸多荣誉,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屡破世界纪录的高技能人才,操纵着钢铁吊臂,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舞出海港梦。

  勤奋好学,用铁臂舞动海港梦

  



  2001年7月,刚刚中专毕业的王加全,通过劳务派遣来到了青岛港,成了一名从事粮食、化肥、氧化铝、钢材、啤酒等件杂货装卸作业的吊车司机。进港之初“只要尽心尽力地学,不论学历,不论身份,人人都能成才”的港口成才理念,坚定了王加全扎根海港、干事创业的信念。从那时起,他勤奋学习,苦练技能,每天早来晚走,别人练一小时,他就练两小时。日复一日,从机械原理到操作规程,从熟练保养到规范操作,从单一驾驶到能简单维修,他一样一样学,技能也逐步提高。在39名学员中第一个出徒独立顶车作业,第一个开上了当时全队仅有4台的25吨双能源吊车。

  独立顶车后,王加全努力工作的热情更大了。他班班出满勤干满点,班班超计划完成作业量;对待包干车辆象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保养的机械月月被评为队“五星级设备”;通过请教师傅和自学,他也逐渐掌握了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历练,不仅让王加全的技能越来越全面,同时也突显了他善于用心动脑的特点。在吊车作业中,安全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莫过于吊车作为岸吊进行啤酒装船作业了。由于内贸出口啤酒多采用几千吨的小船,受潮汐影响,船舶稳定性不够,装船安全系数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给货主造成损失,而且会给青岛港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王加全刚开始进行此项作业时,为保证不出现破损,多采用船舱中心落货,边角人力搬运堆码的形式,不但增加了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影响了装卸效率。

  王加全下定决心,要千方百计提高啤酒岸吊装船技能。为了既保证啤酒装船质量,又提升装卸效率,他利用休班和待时时间,到现场仔细观察涨落潮对装船的影响,并与现场管理人员和装卸工人交流切磋,确定最佳吊车支车位置,总结提炼出“啤酒岸吊作业”操作法。为了熟悉潮汐变化,他专门制作了潮汐变化表。为了练好技术,回到宿舍中,他将方凳倒置,在中间安装了一个模拟操作手柄,在操作手柄四周拴上红绳,不断提高自己操作上的微控技能,每天模拟操作上万次,用周围同事的话说,就是“走火入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的时间,王加全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术,凡是他从事的啤酒装船作业,都是保质保量安全高效地完成,此后,凡是啤酒装船作业,领导都点名让王加全独当一面,通过他的过硬技术和精湛操作,配合装卸工人,一举创出了“亿吨精装”的啤酒装船作业品牌。

  用心用脑,小舞台屡破大难题

  短短几年间,王加全就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司机,成了队里的技术骨干,并逐步成为全国青工技能大赛状元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他和班组成员一起,先后创造了2项绝活、2个员工品牌,总结提炼了“啤酒岸吊作业”、“‘一慢二看三确认’吊车作业安全基本操作步骤”、“吊车纸浆作业法”、“五做到操作法”和“大件精装操作法”, 先后刷新了青岛港集团60余项生产记录,在现场作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有效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提升了装卸效率。他所在的团队,实现了6年安全无事故,个人在16年间,共完成起运吨180多万吨。

  抱着“作为新时期的农民工,不能光靠出大力流大汗,还得有知识、会干巧干用心干”的信念,王加全用心用脑进行技改创新。他所在的大港公司流机队,共有50余台吊车,每年仅燃油消耗费用就达1200多万元,能耗成了主要的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加全跑现场熟悉环境,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先后根据港区各作业环境,提出了双动力吊车接力作业和流动配电盘接点作业的方案,并全部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推广。通过实际测算,改用电后,2码头火车作业吊车单车作业,能耗由原来的8.3升/百吨,变为耗电7.6度/百吨,每百吨可节约能耗资金40元左右。当年,27台“油改电”吊车,共计完成火车作业373.01万吨,节约燃油273183.9升,节约资金153.8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7.9吨,实现了全方位的效益。

  王加全还和班组职工一起屡破工作难题。针对吊车吊杆起升超过72度,容易发生顶坏幅杆难题,开展了“幅杆限位自动报警” 课题攻关。王加全带领同事们,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研究。一开始,采用门铃做自动报警器,当吊杆起升到72度时,门铃就会自动报警。但在嘈杂的作业环境下,门铃发出的报警声,有时听不到。王加全受警用车警灯启示,改用报警警示灯,安装使用后,警示效果明显,很好地避免了顶幅杆问题的发生。王加全带领班组职工,又相继研制出吊车滑轮清油板、哈工吊车倒车全方位角度后视镜等22项革新成果,为保证设备安全,保证现场作业安全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因为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确保了作业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王加全所在班组还荣获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王加全个人2017年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链接:

  让劳动模范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劳模群体的关怀和厚爱。199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办劳模本科班,学员主要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近日,该校劳模本科班的全体学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表达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你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劳动模范,如今又在读书深造,这是对大家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褒奖,也是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习近平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劳模班 青岛人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