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高新"引领 青岛高新区跻身全国十强

2018-05-08 07: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水清岸绿、滩净城静、文明智慧、宜业宜居的高新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新东 图/高新区提供

  先行示范,助力转型。十年,青岛高新区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一座座高楼大厦、一个个高精尖产业项目、科研院所在昔日的盐滩地上拔地而起,一座以“高”、“新”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城区在胶州湾畔加速崛起。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获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六大主导产业全部升格“国字号”……高新区已成为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新动能集聚走在前列的经济功能区。2008年5月12日,胶州湾北部园区正式破土动工建设,高新区真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近年高新区以“2311”总体工作思路为引领,勇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根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2亿元,同比增速12.1%,高新区位居全市增速第一。

  要做就做最好。在全球坐标中,打造海洋特色的国际化创新湾区,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贡献红岛力量……在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心中,“高新区作为青岛市创新创业先行区,创新发展是必须作出的响亮回答。”

  >>>新面貌

  “盐滩”变“新城”


  5月的青岛高新区,空气中还弥漫着春天的嫩叶与鲜花的气息,祥茂河河畔的澜湾艺术公园美不胜收,沿着火炬路、河东路两条主干道穿行在高新区中,让人有种“未来已来”的亢奋:科创慧谷、盘古创客空间……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不断闪现。青岛中学、健身中心、医疗中心等大型项目,有的已经投入使用,有的正在紧张建设中。地铁站、高铁站,贯通全市乃至全国的交通网络正在铺开。

  这眼前的一切,让原东风盐场的老盐业人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的记忆当中,十年前的高新区可以用“荒芜”一词来概括。方圆几十里盐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腥味……

  仅十年,盐滩地蝶变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一个“变”字成为了高新区脱胎换骨的最佳注脚。变化,在市容市貌提升的颜值中;变化,在创客拼搏进取的汗水里;变化,在每一个高新人实实在在的视线中。

  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区域的崛起,背后则是新发展理念的全新实践。

  全新发展理念的落实,需要新的定位和作为。今年53岁的王焕防是青岛高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青岛盐校毕业的他进入到原东风盐场工作,他目睹了盐业的兴衰,更见证了高新区十年变化。王焕防说,上世纪70年代,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还只是一片盐滩荒地,盐场因机械化生产树立全国标杆,但后期随着成本更低的竞争产品的出现,盐场产值大幅下滑,逐渐成为了落后的产能。

  2008年,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建后第一件事就是淘汰盐业这一落后产能,着手发展富含科技创新的新产能。王焕防介绍,就青岛高实集团来说,除了发展高端盐业之外,在新能源、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市政建设及养护、园林绿化及养护、环卫保洁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展。

  青岛高实集团的变化只是高新区十年发展的一个侧面。如今,青岛高新区已实现年工业总产值246.3亿元,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前10位。10年,从“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同步推进,从饱和性投资到“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五大战略的实施,再到全面实施“2311”总体工作思路,处处体现着新动能发展方向。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入围“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勇当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排头兵,如今的青岛高新区捷报频传。

  >>>新引擎

  “潜力”变“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当别人都在求新之时,青岛高新区自信满满,其诞生之日起就早已注入了创新的基因。

  在青岛高新区火炬路上的盘谷创客空间,密集聚集了8家众创空间、67家企业。这是青岛高新区着力打造的创新型孵化器,是青岛市首批众创空间之一,也是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盘谷创客空间的海尔海创汇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里,青岛多啦爱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6年入驻孵化基地,2017年就成功在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新四板。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而这只是孵化基地内孕育的诸多“小花”之一。据统计,在2016~2017年的一年时间里,海尔海创汇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就引进项目69个,项目估值达到100亿。

  肩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任、以打造“创新创业先导区”为使命的青岛高新区,从十年前就一直在践行“创新”理念。《青岛高新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施行,加快了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当好“红娘”,为双创项目就近寻找“好伙伴”,发力“定向培育”,让更多创客成为“企业家”,成为每一位高新人的共识。

  另外,青岛高新区还聚焦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推进中科院声学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青岛分院、山东大学中美创新国际产业园、西南交大轨道交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及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如是说。

  “红岛的发展,不只是自身一地一域的发展,必须要在青岛整体发展战略中定位自我,必须要在全球产业发展的态势下审视自己。”王作安多次提到,站在青岛看红岛,红岛是一个颠覆者,要补齐短板,成为青岛参与区域竞争的强悍新优势;站在世界看红岛,对标日本东京、澳大利亚墨尔本、美国旧金山,从这些全球创新湾区的最新脉动中,捕捉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新产业

  “单一”变“集群”


  绘就蓝图需要仰望星空,铸就蓝图则需要脚踏实地。

  由北科建集团和青岛高新区联合打造的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有九座不同造型的大楼,从整体俯视来看像一滴水泛起的涟漪。园区内环境优美,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园区内已有许多科研成果,研发出的一类宠物新药已经上市,一类抗癌新药已进行临床治疗。另外,青岛海唯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角膜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的组织工程前板层人角膜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年时间就申报专利十多项,致力于做行业领头羊。

  优势新兴产业必将迸发新动能,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被列入新动能的十强产业,青岛高新区的产业发展中,蓝色生物医药占据重要的一席。以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代表的医疗医药只是青岛高新区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之一。

  2017年,青岛高新区确立了“2311”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打造创新创业先导区、美丽青岛示范区“两大目标”,全面实施全域统筹、创新驱动、产业培育“三大战略”,扎实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医疗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创新创业、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共“10大工程”,每年重点抓好“100个项目”。

  从招商引资开始,青岛高新区就注重产业链条和集群的发展,注重通过引进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青岛高新区领导挂帅,实行全员招商。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