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镇,拥有涉海科研院所18家,设有海洋学院或海洋专业的高校8家,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34家,高端研发平台和高端人才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一群醉心海洋事业的弄潮儿,在这片蓝色国土上精耕细作,编织着伟大复兴的梦想,也续写着一座城市关于海洋的传奇。
▲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返回青岛母港。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源地,一代代海洋科技人才引领蓝色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在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始终都站在一个“高起点”。
这里,是全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一批海洋科学先驱在这座城市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奠基。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朱树屏1946年在青筹建创设的山东大学水产系,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他在国际上首创的“朱氏人工海水”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童第周在青岛一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文圣常因“普遍风浪谱”蜚声国际,独创了我国自己的海浪数值模式;我国海洋药物学的开拓者管华诗在青首创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良药……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青岛就曾组织过全国第一次海洋科学考察。进入21世纪,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依然起步于青岛,如今,中科院海洋所的胡敦欣院士正带领着17个国家的科学家推进该计划。
▲5月4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青岛基地,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在做起运前的准备。
这里,也是我国蓝色产业浪潮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基本从零开始,海洋科技人员攻克了苗种繁育、养殖模式、饲料配制等系列技术,引发了我国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与鲍鱼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殖的大发展,使我国实现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历史性突破,一跃成为世界水产品产量第一的国家。而这五次蓝色产业浪潮,基本都从青岛发端,海洋所、黄海所、海大、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驻青科研单位功不可没,以曾呈奎、刘瑞玉、赵法箴、张福绥、雷霁霖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人员,在我国从利用海洋的狩猎文明向现代农牧文明跨越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坐落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被看作我国海洋人才的“黄埔军校”,成立以来已培养出以管华诗等14位两院院士、王曙光等3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和1/2以上海洋领域国家杰青、1/3以上水产领域国家杰青为杰出代表的1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遍布神州,远及海外,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我国海洋、水产行业的骨干与中坚。
加强顶层设计筑巢引凤,“鳌山人才”计划吹响人才集聚号角 海纳百川,是青岛的城市气度。人才驱动在青岛海洋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篇章,在新时代也必将有更精彩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积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人才投入不断加码,全市总投入超过50亿元;各种力度空前的引才新政构筑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聚集平台,特别在2016、2017两年,密集出台了有关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奖励资助顶尖人才、鼓励中介机构和个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意见等扶持政策,包括对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等,政策力度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截至目前,青岛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80万人,其中不乏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
▲4月18日,“科学”号圆满完成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系统多学科综合调查,顺利返回青岛母港。图为首席科学家徐奎栋研究员展示科考成果。
在普惠性政策之外,2016年,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联合制定了《青岛市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一谷两区”为重点区域,计划三年内引进海洋顶尖人才20名以上、海洋领军人才200人左右,青年优秀人才2000人左右,吹响了广纳天下海洋英才的“集结号”。
“我市正深入实施蓝色引领战略,全面推进‘海洋+’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创新型海洋经济,一大批具有海洋特色的高校院所、‘国字号’科研平台、涉海涉蓝企业纷纷落户青岛,海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表示,青岛历来是国家海洋科研重镇,目前正在积极打造国际海洋名城,将代表国家在全球海洋领域抢占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渴求更甚于以往。
“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实现我科研生涯的最大价值。” 2017年4月,海洋国家实验室引入了首位“鳌山人才”领军科学家蔡文炬教授。蔡文炬是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首席科学家,也是国际海洋与气候领域顶尖科学家,他被中国发展海洋科学的魄力所吸引,选择了中国最好的科研平台。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于2016年启动的“鳌山人才”引进计划,是本市目前最具体的一项面向全球引进海洋研究高端人才的重大举措,该计划设立领军科学家、卓越科学家、优秀青年学者、杰出工程师四个专项,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鳌山人才”计划支持下,海洋国家实验室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团队,现已形成了一支含两院院士30人、“千人计划”专家20人、国家杰青63人和长江学者17人的2200余人科技队伍,在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深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海洋技术与装备等研究方向全面发力,彰显了海洋国家实验室人才汇聚效应。
新时代人才争夺战打响,协同创新成为重要突破口 1月13日,《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7)》在青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已跻身世界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和创新应用强国,由第三梯队成功跃升至第二梯队。全国性海洋科技创新的蓬勃兴盛,对青岛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蛟龙”号试验性港池演练。
据中科院海洋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对海洋领域的重视和投入逐年增强,各部门与各高校纷纷新建海洋学院与海洋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各高校新建了50多个海洋学院,均加强了海洋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以来,海洋领域人才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烈。于是,海洋所专门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设立人才专项经费;利用山东省组织的海外招聘会、参加国外重要学术会议、公派出国访问等一切机会,执行“人才引进”任务;充分发挥已引进人才的辐射作用,以才引才育才……截至目前,海洋所拥有研究员110人,包括两院院士3人,“千人计划”长期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7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9人,还设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以及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类似这样的引才育才,在岛城各涉海单位不胜枚举。
正是由于高层次人才的流动速率加快,使很多涉海单位从“一枝独秀”向“协同创新”转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也是本市一家海洋科研人才集中的院所,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与海大、中科院大学、南京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4所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共建合作。海洋一所的“向阳红01”船刚刚完成我国首个环球海洋综合科考,船上搭载了十几个单位共享科考航次,实现了多学科、全要素、多时空尺度的综合性海洋科考目标。
“现在正是海洋发展的黄金时期。”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认为,海洋本身是一个超级科学,它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学科和技术,而全国的海洋科技人才目前还是短板。他说,未来推动海洋经济转型,需要形成海洋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态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规划,需要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形成协同机制保证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干大事。“海洋高端人才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方面的人才,现在海洋科学的创新链非常长,应把海洋各方面的技术人才都引进来,推动海洋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从基础研究向海洋产业迈进,聚变效应的“科学火花”燃放光彩 高层次人才“朋友圈”在青岛快速扩张,这座以海洋基础研究为传统优势的城市,在海洋产业领域蓄势待发。
位于即墨的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了我国海洋食品工程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朱蓓薇鼎力加盟,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海洋微藻中获取营养物质,为功能性食品和药品提供原材料,预计5年内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还将带动上下游增值过100亿元;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与麦康森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成果提高了鲆鲽类养殖中配合饲料的普及率,减轻了水环境污染,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连续3年销售量在国内同行业产品排名第一;西海岸新区着力打造“院士中心+创新基地+重点产业”的院士工作品牌,在“国际海洋人才港”建立了院士中心,根据院士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成果,做好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服务,为院士找到了用武之地,促进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各类引进高校院所更是不断丰富着我市的海洋产业创新资源。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将天大在海洋领域的优势专业悉数搬来青岛,以海洋工程为主攻方向进行产业化孵化;四川大学在舰船涂料领域极具优势,来青之前已与多家单位在相关涉海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则是哈工程在涉船、涉海专业的“出海口”……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对记者说:“高校就像一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聚集的群落多了,才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支撑。”海大致力于支撑和引领国家海洋科教的创新发展,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在这样全新的生态系统中,比以往更能发挥积极的蓝色引领作用。
作为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创新高地,近年来,青岛蓝谷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院士66人(含外籍院士11人),千人计划专家46人,泰山学者及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4人,其它高层次人才60余人,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人才约占三分之一。青岛蓝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岳国峰表示,“青岛蓝谷作为支撑青岛海洋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极,将致力于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
这种梦想并不遥远。在蓝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汇聚,正碰撞出越来越多的“科学火花”。天大青岛研究院研究水下滑翔机的王延辉教授在食堂里遇到海大研究海洋深层环流的赵伟教授,就碰撞出“研发4000—10000米水下滑翔机”的课题。当王延辉遇到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深海腐蚀机理的孙虎元研究员,两人又一拍即合确定了要在水下滑翔机上安装腐蚀记录仪的课题。这种聚变效应,正在不断放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越来越多的海洋高端人才,在青岛的海洋研发平台上为海洋强国事业贡献力量。在新一轮谋海济国的征程上,青岛正在积蓄更加蓬勃的力量,向着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目标扎实迈进。(半岛客户端记者)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