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叫做“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的长图漫画火遍了微信朋友圈,杭州、西安、郑州、南京,还有省内城市烟台,都挨个儿亮了相,在人才引进方面纷纷亮出了各自的杀手锏,这场人才争夺战可谓战况激烈。
在这场争夺战中,济南如何突围?
重奖引才“红娘”,一次最多奖60万
早在去年5月,济南市就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到今年3月中旬,第二批12个配套实施细则也正式出台。相对于其他城市,济南出了更多的实招、硬招。
济南不仅仅重视人才,而且重视吸引人才的中介机构。
不久前,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鼓励社会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首次提出对“推荐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中起直接、关键作用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实行奖金奖励。
“这是一种转变,从单一的政府引才,到社会力量联动引才,预计这一细则的出台将对全市引才工作产生积极深远影响。”济南市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根据“细则”的规定,社会力量奖励对象主要是在推荐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中起直接、关键作用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此次对“红娘”的奖励,济南也可谓不惜重金。“细则”规定,对成功引进A、B、C、D类人才的,分别一次性给予6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按50%比例承担,市级所需经费从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编制“蓄水池”让“济漂”不再漂
要说到济南吸引人才有什么杀手锏,还得看济南的编制“蓄水池”。不少“体制内”的人才,自己有理想,想要干一番事业,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编制。对于这些人才,济南的编制“蓄水池”就提供了一份保障,也彰显了济南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
前不久,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规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者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
其中,对于外地具有事业编制、想到济南来、又想保留事业身份的人,济南设置了泉城“人才驿站”,这是由人才服务机构为本市企业从济南行政区域外引进的具有事业编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的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工资晋升、职称评审等服务的人才编制“蓄水池”,实行滚动使用,动态管理。
记者了解到,人才编制“蓄水池”现在已经开始启用。2017年,济南市为招揽人才,免笔试招聘了约200名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此外还额外留住了38名优秀人才,这38人的事业编制就放在了“蓄水池”中管理,这些人中,有的留在了济南西部国际医学中心,有的留在了济南市金融办公室,还有的留在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工作,医疗康养、产业金融都是济南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
博士生、硕士生来济有住房补贴
去年7月下旬,“济南人才新政30条”实施细则公布,济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率先推出落实新政的一个办法、三个细则,确保“济南人才新政30条”真正落到实处。被广泛关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租房和生活补贴细则也在此次落地的政策中。
为吸引优秀年轻人才来济,济南将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补贴对象是2017年1月1日后新引进的、取得本市户籍的、毕业不超过三年的,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正常缴纳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根据济南市人才服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已经有2502人提交了申请,其中硕士研究生2460人,博士研究生42人。
“虽然政策中规定的是2017年1月1日后引进的,但是这些提交申请的高学历人才大多数是在下半年才来到济南、决定在济南工作发展。”济南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体现出了济南人才新政30条出台以后对人才的吸引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玉岩)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