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山东科技奖励颁奖啦!最高奖何许人也

2018-05-17 09:45   来源: 齐鲁壹点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7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这里颁布。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何友院士、史伟云教授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何友是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融合的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发起建立了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被选为主任委员,并担任历届全国信息融合年会总主席。针对雷达在杂波环境中虚警率高和检测性能差的共性难题,提出广义有序统计类融合检测统一模型,取得该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系统发展和建立了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理论与方法,所提序贯法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信息融合综合工程应用方面,主持研制XXG任务系统训练机等多种大型综合训练机,解决了敏感地区实装无法进行作战训练的难题,突破了舰载XX机装备保障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自动测试装备通用开发平台,改善了我国舰载XX机装备保障的落后局面。

  他主持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863、山东省重大专项等项目4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6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IEEE会刊等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论著他引11000余次。

  史伟云是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他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针对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和角膜病诊疗技术落后两大难题做出突出贡献。提出生物组织脱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理论,彻底解决了角膜脱细胞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研发的新型生物工程角膜临床应用效果完全达到了人角膜供体水平,可解决我国50%以上的角膜供体匮乏问题。建立了共焦显微镜指导角膜病诊疗技术体系,创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复杂疑难角膜手术方式,显著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并节省角膜供体,在国内外推广。建立了首个国际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培训基地。

  他先后主持863项目、973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7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成果转让2项。

  【相关链接】

  山东省历届最高奖获得者名单(25人)


  2002年(2) 中科院海洋所曾呈奎研究员、院士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民华教授、院士

  2003年(1) 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彭实戈教授、院士

  2004年(2) 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教授、院士

  中石化胜利油田管理局钻井院顾心怿教授、院士

  2005年(1)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研究员、院士

  2006年(2) 国家玉米工程技术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研究员

  中国水产科研院黄海所所长唐启升研究员、院士

  2007年(2)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研究员、院士

  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研究员

  2008年(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教授、院士

  鲁南制药药物研究院院长赵志全研究员

  2009年(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研究员、院士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丁建生研究员

  2010年(2)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研究员、院士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研究员、院士

  2011年 空缺

  2012年(2)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林教授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赵振东研究员、院士

  2013年(1) 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

  2014年(1) 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研究员

  2015年(2) 山东大学李术才教授

  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

  2016年(1) 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研究员、院士

  2017年(2) 海军航空大学(烟台)何友教授、院士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史伟云教授

  获奖奖项啥特点?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也呈现显著特点。从省科技厅了解到,奖项中重点领域项目质量不断提升。建议授奖项目中,以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生物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共计59项,占比达到39.07%,较2016年增加11项,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提供了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十强”产业的部署, 2017年度省科技奖励重点支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共计124个项目涉及十强产业,占全部获奖项目的84.92%。如由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端子午线轮胎模具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打破了欧美日少数国家对我国实行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满足了国内外轮胎生产厂家对高端轮胎模具的迫切需求。

  “以四新促四化”项目呈上升态势。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与互联网领域相关项目共计18项,占比为11.92%,较2016年增加10项。其中,电子通信与计算机组获奖项目12项,组内获奖率达70.59%。由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完成的“物联网医疗模式构建与关键技术应用”项目,实行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推动我省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传统领域项目持续保持优势。以农业、林业、养殖业为代表的传统特色产业项目共计20项,占比13.25%,较2016年增加7项,反映出我省优势领域的创新成果得到专家高度认可,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完成的“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及在主产棉区的应用”项目,打破了棉花“种、管、收”轻简化的技术瓶颈,为我国棉花生产转型升级、节本增效发挥了重大作用。

  生态环保技术实现较大突破。以解决废弃物排放、清洁化生产为代表的生态环保项目共计21项,占比为13.90%,较2016年增加9项,为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环境保护组获奖项目4项,组内获奖率达80%。由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完成的“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进行了工程应用,建成了迄今世界最大规模的生物修复工程。

  从获奖人选来看,我省企业对科技进步的引领带头作用日渐显著,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科技进步奖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有49项,占比40.98%,与高等院校所占比例持平。高等院校仍然是基础研究成果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主体。省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第一完成人所属单位为高校的,分别占比82.35%和71.43%。

  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担当重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的项目获得推荐,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17项省自然科学奖中,第一完成人45岁以下(1972年后出生)有9人,较2016年增加2人;7项省技术发明奖和19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40岁以下(1977年后出生)有6人。其中,获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海尔集团劳春峰为1980年出生的青年人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静 范佳 实习生 马卓仪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科技奖励 颁奖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