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40年巨变,青岛个体户长大成"家"记

2018-05-28 09:10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客户端记者 王媛

  



  上世纪70年代末,800万回城知青和城镇失业大军,让中国经济走到了最窘迫的境地。面临燃眉之急,改革开放春雷乍响,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户”横空出世。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个体工商户”这个民营经济的幼婴,将中国的经济列车推入了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制度下,个体私营经济摸着石头过河,从“无业游民”的身份到最早一批“万元户”,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再到改制大潮“升级”为企业家,40年巨变,书写了一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纪实。

  【档案】

  1979年:工商户诞生,个体经济时代到来


  



  在1949年至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完完全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私有”是被禁止的字眼。在青岛市档案馆的可考资料中,青岛市在这一历史时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均是与“公”和“集”有关。比如,194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颁布《青岛市工商业营业登记暂行办法》及《青岛市工商业营业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950年组织实施青岛解放后的首次工商企业总登记;1956年经市政府批准,全市49个私营工商行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20万手工业者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最先解禁了农村工商业。1979年,第一批个体工商户诞生,开启了中国个体经济时代。作为青岛最早一批“注册人”,现任青岛市工商局注册局监管处副处长的田红亲历了个体工商户的诞生过程。她回忆称,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提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个体工商户”这个称呼载入了中国经济史册,个体私营经济就此起步。

  政策一出,如春雷乍响。“当时大批的知青返城,就业成了大问题,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主体形式,广开就业门路。”田红说,1979年,青岛市工商局《关于个体工商户批准和管理试行办法的报告》获批,正式恢复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岛城第一批个体户诞生。当年,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

  新事物从无到有,总是几多波折。

  诞生之初,“个体户”这个称谓并不怎么光彩,在田红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基本上就是待业青年、回城返乡无业游民的代名词,有很大的社会歧视性,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田红说,最早的个体工商户注册“门槛”是没有职业、有门头或者可供经营的地方、8个人以下,“8个人以上就算私营企业了”。

  青岛最早一批个体户干的都是些小营生,比如修理电器、卖烟酒糖茶小百货、做小吃、干理发等等,还有市场上一些贩售蔬菜水果日用品的游商浮贩,由政府部门加以引导取得了合法身份。不过,尽管个体户的经营内容大都是民生消费中需求较大的,但个体经济刚刚兴起,公众对其认知不足,社会上仍然流传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说法。

  为了扭转社会认知,重塑个体工商户的形象,1980年,青岛开始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个体户经济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公开强调“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个体劳动者都应受社会尊重”。青岛市工商局在《关于发展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试行办法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个体工商户在活跃市场,方便群众,补充国营和集体商业、网点不足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从政策上扭转公众认知,还从舆论上树立个体户的正面形象。”田红回忆说,当时,青岛的媒体起了关键作用,呼吁“个体工商户于国于民都有利,应当得到社会各方面包括街道组织和居民群众的支持”。在青岛市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那个年代报纸新闻对个体户的大量报道,多为“表扬稿“,比如,“个体户赈灾捐款”“个体户认购国库券”“个体户捐助贫困户”“个体户当选人大代表”等等。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开始严格规范个体户的经营行为,“帮助个体户提高产品质量,在价格上童叟无欺,遵守法律法规,杜绝假冒伪劣、短斤少两、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田红说,通过这一系列的维护,个体工商户的形象才逐渐有了“光彩”,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和第一批“万元户”

  



  个体经济的兴起,激发了市场化的变革,青岛第一批正规的农贸市场就在此时诞生。

  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商店是人们日常所需的购买地,粮票、邮票、布票、火柴票至今仍是父辈那一代人的深刻记忆。个体工商户的诞生,一举打破了当时百姓的日常消费方式。1980年,青岛市设立黄岛路、市场三路等17处农副产品市场,青岛市全面恢复和建设市区农贸市场,在这些自由交易的市场里,人们买任何东西终于不再用“票”。

  闻名遐迩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就在这一时期成立。在青岛市工商局历史文化陈列室里,记录着上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济早期民间市场的繁华景象,并以泥塑的方式,生动地复原了当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热闹街景——市场是露天的,市场入口挂着“扩大商品流通,发展第三产业”的牌匾,进入市场,摊位密布,服装鞋帽、旧货家庭、风味小吃、日用百货,可谓商品丰富、人流攒动、生意红火。

  据档案记录,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前身是旧家具、旧自行车市场,1980年10月正式成立,当时摊位有50余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摊位迅速增加到了1300多个,商品种类达到11000多种,逐渐成为本土乃至全国知名的小商品市场。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里的个体户们真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流通领域的第一波市场化,他们勤奋地练摊、卖力地倒货,很快发了,诞生了青岛第一批“万元户”。“那时候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只有几十元,公务员的月薪也就是一两百元,存款在万元以上的家庭才称为‘万元户’,相当了不得了。”田红说,这些个体户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个体户再也不是个贬义词了。

  此时,公众开始重新审视“个体户”,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个体户们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掘到“第一桶金”后,户数及从业人员随之迅猛增长,1981年底,全国个体户达101万人,并且允许个体户入党。“个体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走向了市场经济。

  1984年10月,青岛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正式成立,挂靠在市工商局,个体户从此有了“娘家人”。“1984年我作为工商监管人员到协会办公,协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个私业者的桥梁和纽带,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保障个体工商户有更健康的发展。”田红告诉记者,协会成立之后,青岛个体经济迅速壮大,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并存。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部分实力雄厚的个体工商户干起了私营企业,“3万元注册资本金,雇工8个以上,自然人投资,就是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小规模的企业生产。”田红说,他们就是青岛最早一批的私营企业老板。随着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1990年青岛市私营企业协会成立。

  上世纪90年代:开办公司,非公有制经济写入宪法

  



  20世纪90年代,是个体工商户大规模“升级”的年代,他们不再满足于练摊倒货,而是利用积攒下来的“第一桶金”创办公司。

  “1993年,中国第一部《公司法》诞生,全国出现了办公司大潮。”1994年,田红从个体劳动者协会回到市工商局个体处工作,在她看来,允许“个人开公司”,是继“个体工商户”之后的又一项大胆改革,“许多公司从原来国有的、集体的转为个人的,市场经济更加成熟。”

  有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众多研究资料中,学者们普遍将1993年视作“分水岭”,把1993年以前称为“原始积累阶段”,或者“初期探索阶段”,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1993年“非公有制经济”写入宪法,1994年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因此1993年以后民营经济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在青岛,1993年这一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田红回忆,青岛早期的私营企业家,有一部分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多是做外贸、服装、化工等”,还有一部分诞生自企业改制大潮。

  



  纪文尚就是这一时期发家的个体老板。今年55岁的纪文尚是最早进入崂山茶园的营销商人,1999年,他注册了“崂山名苑”,将170平方米的两层门头房打造成了敞开体验式茶楼,成为第一家在市区开崂山茶专卖店的商人。纪文尚称,要说开茶楼的“第一桶金”,还是来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改制大潮。

  1997年,纪文尚在台东一处集体性质的商贸公司“借壳”挂靠,做起了助力车的生意,3年下来,市区一半以上的助力车都是从他手里销出去的,纪文尚由此赚到了上百万元的“第一桶金”。2000年,纪文尚以5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文川商贸有限公司”,成为了真正的老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僵化的老体制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式,实际上并没有关联,相当于‘借壳’。”田红说,当时对于这样具备改制条件的“新生命”,工商部门开始在制度上探索鼓励,“改制后,可以盘活资产,每个员工都是股东,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打破‘大锅饭’。”根据历史统计数据,1992~2002年,10年间,全国私营企业的户数从14万户增加到243.53万户,注册资金由221亿元增至24756.22亿元。

  【再改革】

  5年商改高潮迭起,成就岛城百万个体老板


  



  自2014年起,青岛市启动了轰轰烈烈的商事制度改革,随着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地,激活了岛城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也再一次激发了陈艳春的“野心”。

  2017年,他以10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立了青岛忆古轩商贸有限公司,在崂山区云岭路12号,他的“忆古轩红木楼”拔地而起。令陈艳春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注册公司,5天就拿到证了,“2011年开公司忙活了6个月才办下来,跑好多个部门,一会儿准备这材料,一会儿那材料不对,真是‘头大’。”

  的确,青岛商事制度改革打破了市场准入“玻璃门”,为创业者赢取了“起跑时间”。且看陈艳春两次注册公司的“时间差”到底“差”在哪儿——青岛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卫生许可证、娱乐许可证等344项前置行政审批,取消比例达到90.3%;工商、税务、质监等多部门注册窗口合并在一个行政审批大厅,不用多头奔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意见”改革,取消区市局预审环节,对冠“青岛”企业名称实施“自主申报”,企业名称登记可网上瞬间完成,实现“零见面”;取消验资,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取消同一地址只能办一个营业执照的限制,允许企业“一址多照” 、“一照多址”;原先需要在窗口办理的企业名称核准、企业年度报告、企业注册登记等6个办事事项实现“不跑腿”;“二十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等20大证件将合并为一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企业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可获得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全国通用“身份证”……

  



  1994年7月1日《公司法》施行后颁发的营业执照样式。

  登记注册,是每个市场主体生命周期的起点,青岛商事改革的实质,是解决了企业经营资格限制问题,通过去台阶、降门槛、优服务、解束缚系列举措,以“放管服”改革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促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为促进青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持久动力。

  近年来,青岛市工商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先后实行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多证合一”、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企业简易注销、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试点等9项主要“简政放权”改革任务,其中企业名称、住所自主申报2项改革至今在全国仍处于领先水平,市场准入成本显著下降,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

  商事改革大刀阔斧,营商环境空前优化,市场活力被深度激发。2016年,青岛的商事数字直冲云霄——全市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100万户,实际存量达到100.1万户,同比增长11.4%,较2012年底增长103.81%,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七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四。2017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5.1万户,同比增长33.54%,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8.7万户,同比增长17.72%,按照这个比例,青岛平均每天新诞生市场主体689户,按照全市2017年年底的市场主体的总量来看,青岛的创业密度每万人达到1290户,创业密度已经居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位。

  截至2018年5月13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5.95万户,较改革前增长了111.66%,居全省第一位。到2020年底,青岛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到1500户。

  【故事】

  一个外地农民工到企业家的“蝶变”


  



  在青岛的红木家具圈里,“陈艳春”这个名字是响当当的。殊不知,这位身家千万的大富豪、业内瞩目的“红木一哥”,在15年前,还是一个从四川农村来青谋生的农民工。

  2003年,先后在广东、上海干了8年油漆小工的陈艳春想自立门户,怀揣着2000元盘缠,来青岛碰运气。“在路边发了一个月名片,印着我的名字、手机号,告诉人家我会修红木家具、会油漆调色。”一个月后,活来了,不过精明的陈艳春并不急着赚钱,他想先站稳脚跟。当时的行情,红木家具维修一个部位要20元、30元,陈艳春只要价10元,简单的疤痕修补只收5元。

  凭借着香港老匠人传授的一手好手艺,再加上精明的经营头脑,陈艳春很快打开局面,来青岛后的第三个月,他一天能赚到300元。一个月9000元的收入,让这个“山娃子”第一次品尝到了“财富”的滋味,他决定,留在青岛。

  2008年,陈艳春突然意识到,“四川小陈”的名头再响,也只是“游击队”,不进入市场监管的阳光地带,很难再有发展。于是,他认真研究起工商注册制度,登记了个体工商户,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开起了一个30平方米的小门头,主要经营红木工艺品,兼顾维修家具、招收学徒,“有证、有店,才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老板’了。”

  正值国内红木市场的巅峰时期,陈艳春放弃维修,转做销售。红木家具市场向来“水”深,陈艳春做生意讲究的是“有一说一”。凡到他店的客人,不管买不买,他总要跟人家讲讲红木的“五属八类33个树种”,渐渐地,“红木一哥”的称呼在青岛红木家具圈里传开了。陈艳春的“诚信经营”不仅帮他赢得市场,还赢得了监管部门的指导,销售合同、售后服务、终身维修等日益完善,生意越做越大,接连开了3家店,他也晋级为身家百万的大老板。

  2010年起,青岛市出台多项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担保贷款方面的红利,让陈艳春十分动心。可是,要享受扶持政策,首先得是小微企业,陈艳春还是个体工商户,显然资格不够,“那就开公司!”说开就开,他迅速召集了3个合伙人,于2011年成立了青岛友联御阁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0万元。

  不过,作为公司法人,陈艳春的户口并不在青岛,由于条件不符,未能争取到贷款政策。“现在回头看看,并不遗憾,借这次机遇实现了‘个转企’,格局不一样了。”成立了股份公司后,陈艳春发现企业的市场主体身份在金融贷款方面大有优势,谋求了更大的资本,实现了财富的良性运作。

  一个城市的市场主体质量,关乎经济结构水平,青岛市始终积极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2017年,为全面推动市场主体和民营经济跨越发展,青岛市印发实施《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针对企业所急所盼,出台了20条“真金白银”惠企政策,全面提高、扩大企业升级转型政策激励标准和奖励范围,为民营企业孵化成长、做大做强提供全链条式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实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

  《意见》出台后,全市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9.7万户,同比增长18.5%,民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民营市场主体中占比比值达到34:66,较2016年上升1个百分点。“个转企、小升规、企升高、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持续推进,全市“个转企”累计2268户,“小升规”新增1536户,同比增长45.6%,“企升高”总数达2039家,同比增长81%,“规改股”新增693户,“股上市”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57户。

  今年3月份,青岛市公布实施《〈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实施细则》,15条细则奖励民营企业,奖补额度以万元“起步”,最高奖金额度达1000万元,2017年将有2.3万户市场主体符合奖补条件,各类奖补资金累计可超8亿元。目前,陈艳春正研究细则积极申报,“赶上了好政策,民营企业很提气。”

  ■记者手记

  一张“出生证”,从手写毛笔字到全程电子化


  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私营企业,每个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市场主体都像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而营业执照就是他们的“出生证”。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40年来,这张“出生证”历经沧桑、容颜变迁,从最早的手写毛笔字,到今天的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就是一部中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变迁史。

  在青岛市工商局历史文化陈列室,最早的商业登记证照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由青岛市社会局颁发的《商业临时登记凭照》。1952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青岛市才有了“工商局”这个部门,并开始核发《青岛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商业登记证》。20世纪60年代,仍沿用“登记证”这一称呼,到了70年代,莱西等地开始叫“营业执照”。

  上世纪80年代,个体工商户诞生,青岛市工商局核发《工商企业营业执照》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打印机,全是手写,还都是毛笔字。”田红回忆称,当时市工商局特别聘请了一位毛笔字写得很好的老师傅,专门书写营业执照。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全市注册登记系统才有了第一台打印机,“没有打印机的地方,仍然采用手写式发照,写的不再是毛笔字了,而是仿着打印体写。”田红说,许多老注册人对这段历史中的故事仍记忆犹新。

  2014年,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启用新版营业执照有关问题的通知》,营业执照有了统一的照面版式,横版改为竖版,加载“注册号”、“编号”等信息。2016年10月1日起,青岛市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的,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社保部门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部门核发统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原“五证”办理法定时限39个工作日,对外承诺时限为15个工作日,改革后办理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

  2017年9月1日,“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青岛正式落地,青岛市市南区行政审批大厅核发了全市第一张“20证合一”后的新版营业执照。此次改革涉及16个部门的20个涉企证照,合并后企业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可获得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全国通用“身份证”。

  2018年,青岛召开“全市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青岛开通了覆盖全区域、全类型、全环节的网上企业登记注册系统,标志着全市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全面启动,企业注册登记时间将由原来的3至5天缩短至最快30分钟,实现了全流程“零见面”。在自助终端上注册一个企业,就像取一张订好的火车票一样简单,从刷身份证,到最终打印出营业执照,用时不到1分钟。

  青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简史

  ○1979年,青岛市工商局《关于个体工商户批准和管理试行办法的报告》获批,岛城第一批个体户诞生。

  ○1980年,青岛市设立黄岛路、市场三路等17处农副产品市场,闻名遐迩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也在这一时期成立。

  ○1984年10月,青岛市个体劳动者协会正式成立,挂靠在市工商局,个体户从此有了“娘家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部分实力雄厚的个体工商户干起了私营企业。1990年青岛市私营企业协会成立。

  ○1993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1992~2002年,10年间,全国私营企业的户数从14万户增加到243.53万户。

  ○自2014年起,青岛市启动了轰轰烈烈的商事制度改革,激活了岛城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截至2018年5月13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5.95万户,居全省第一位。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