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献血20年的“小目标”岛城十大爱心献血故事出炉

2018-06-07 17:2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6月7日消息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为迎接“世界献血者日”的到来,市中心血站推出“爱与被爱”——青岛市2018年世界献血者日大型主题活动。从前期征集的献血故事中,市中心血站评选出了“岛城十大爱心献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爱心故事温暖人心,是砥砺献血者前行的源动力。

  上月底,血站开始面向社会征集献血故事。每天收稿的邮箱里都能收到新邮件,打开每封邮件都是一个暖心的献血故事,字里行间中饱含着献血者对这座城市的大爱。讲述者就是献血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致富不忘做公益的农民姜寿岱,他是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献血爱心驿站的创始人;有医生,青大附院的爱心英雄刘术臻,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献血,因为他深知救命血的对生命的意义;有“热血税官”马仁山,他成立了全国第一支公务员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有爱心市民的代表潘斌,每当接到血站的约血电话,他有求必应;有普通的工人,袁宪友坚信爱可以互相传递,可以让生命重生;有热心的一家五口,王秋林带着儿子、儿媳一起献血;有90后的青大学生,他们献血奉献爱心,谱写着热血的青春……他们都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伟大。他们是无名的献血英雄,靠一次又一次的爱心献血,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创作了一次又一次生命奇迹。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将献血作为一种团结互助行为,着重突出利他主义、尊重、同情和善良等人类基本价值观,强调并维持自愿无偿献血制度。旨在提请关注自愿献血制度在鼓励人们相互关爱以及建立社会联系和加强社区团结方面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做个倾听者,在“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听献血者讲述自己的爱心故事。

  

王文平和妻子一同献血



  讲述者:王文平

  爱心故事:跟着父亲去献血


  “我把父亲比作是山,他是我们家的脊梁。在莱西望城街道办事处辛庄村,父亲的威望很高。因为他平日里就是个热心肠,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村里的献血英雄。据我所知,我们村子里没有几个人像他一样,坚持献血16年。”在儿子王文平的心里,父亲王秋林绝对是男神一样的存在。父亲的觉悟高,眼光长远,从不吝啬于表达心底的善良。就在父亲的带动下,一家五口前往市中心血站献血,王文平和妻子都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者。

  驱车近百公里献血传为佳话

  6月2日是个周六,早上9点30分,王文平一家三口跟着父亲、母亲一起来到了市中心血站二楼机采大厅,如此“庞大”的阵容十分抢眼。怀抱着小儿子,王文平和妻子、父母依次排队查体,轮流照顾着小宝宝。接着,四人均献出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拿着四个献血证,一家五口的合影照格外的温馨、美好。他们已经成为了血站的常客,而且每次出现都是一家五口,他们的献血故事其实早在老家莱西传开了。

  

一家五口人四口都献血



  原来,从去年开始,王文平一家五口就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献血。他们住在青岛莱西望城街道办事处辛庄村,距离位于市南区的血站近100公里的距离,驾车需要2小时15分钟才能到达。由于血小板采集对环境、设备、技术等要求比较高,所以目前青岛市的血小板采集只在市中心血站和开发区献血服务部进行。于是,每隔一段时间,王文平一家就要驱车近百公里,来血站献血。每当接到血站的约血电话时,他们也会二话不说,从莱西直奔血站献血小板。“老家的邻居们知道我们是去青岛救人的,所以很支持我们,我们也感觉特别自豪。”王文平说。就这样,一家人乐于奉献的事迹赢得了乡邻的敬重,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家五口四人都是献血者

  家中最先献血的是王文平的父亲王秋林。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里的企业工作。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无偿献血,知道献血能救人后,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200毫升全血。献完血后,他感觉很好,愈发有信心地坚持下去。2016年来青岛游玩的时候,王秋林又想着献血这件事,便来到市中心血站准备捐献全血。来到这里后看到可以捐献血小板,从来没有献过的王秋林也决定尝试一下,就这样第一次成功捐献了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后来有一次,他接到了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得知临床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天,且需求量很大,希望他有时间可以再次捐献血小板。王秋林得知后没有犹豫,三个月后便再次来到血站捐献了血小板。从此,王秋林就开启了他百公里的献血之路,只要周末有时间,只要血小板有需要,他就会来到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从去年开始,儿子王文平陪父亲来献血时,也撸起袖子献了一次血小板。“我妻子过了哺乳期后,也开始献血,大约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王文平说。如今,每次献血,王秋林的媳妇、儿子、儿媳妇、孙子都会一起来,全家人一起做检查,合格的都会捐献。至今,这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已拥有了4本献血证,坚持献血24次,捐献全血6400毫升,血小板7个治疗量,累计献血量达1.2万毫升。

  立个小目标:献血20年

  王秋林说,早年间他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北京的小姑娘非常可怜,得了重病需要骨髓移植和献血,但是苦苦找不到配型。看到这个新闻后的王秋林心中非常难过,很想帮助她。得知青岛也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后,他第一时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并坚持每年献血。虽然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能够找到患者配型,但是王秋林说,他希望儿子能够继续自己的愿望,也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王秋林经常跟家人说,献血十分钟,关键时候就可以救人一命。“你做再多的好事儿不一也样,血液还可以再生,更是一件好事儿。”这是王秋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王秋林高兴地说,在他的带动下,妻子邢元玲成了第一个献血伙伴,迄今为止已经献血9次,捐献全血2400毫升,血小板3个治疗量。

  王秋林记得,儿子一开始也不敢献血,但是在父母的感召下,自己也参与了进来,成为了陪着父亲献血的第二个献血伙伴。说起全家人的献血经历,王秋林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很正常。”是的,献血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但却是需要勇气和坚持的,是一种不平凡的善举。就像王秋林一样,曾经很害怕打针,如今却能够坚持来献血。一家三代齐聚在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是幸福的!王文平告诉记者,现在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他会像父亲一样一直坚持献血,立下一个小目标,献血20年,争取累计献血10万毫升。

  通讯员 任霄惠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