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作为一名为当地市民熟知的“网红志愿者”,曾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累计20余万字。
6月初,68岁的辛安又带领他的济南市市中区市民巡访团,检查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情况。
自去年年底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后,辛安就一直担心,创城的成果能否保住?城市的品质能否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一直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半年过去了,辛安的心渐渐安了。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他看到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动’开展后,高铁沿线的安全隐患没了,老旧小区的电梯装上了,遛弯锻炼的公园多了,这座城市,越来越好了。”
创建到建设
制度先行,文明城市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创城会不会是一阵风?辛安曾经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很多市民也有过这样的担忧。而且,据辛安观察,创城之后,少数地方确实一度出现了松懈。
“创城不是一劳永逸,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济南仍存在诸多不足:城乡环境差距较大;部分公共设施破损严重,维修不及时……”济南市文明办主任周鸿雁表示,济南在创城成功之初,就高度警惕降低标准、放松管理等情况的出现。
创城绝不仅仅是为了那一块“金字招牌”,而是让市民能在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中生活,是为了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品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果说“创建”强调的是一个“创”字,那如今就是要将城市提升转变为常态化、长效化的“建设”行动。
今年5月初,济南就开展了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动”,主要围绕生态环境、市容秩序、居住环境、文明素质等十个方面进行提升,要求质量和效率兼顾。其中,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从材料申报到首笔财政补助资金发到业主手中,只用了12个工作日,获得市民称赞。同时,济南市还正在酝酿出台《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
让辛安感触最深的,还是拆违拆临和及时跟进的见绿透绿。创城之后,拆违拆临工作并没有因此停下,同时,拆出来的空地很快还绿于民,一个个“口袋公园”出现在街头巷尾,市民多了不少休闲锻炼的场地。“在拥挤的城市中,家门口就有这么一个惬意的休憩之地,太幸福了。”辛安说。
对标“考点”到全面提标
敢于创新,提升精细治理水平 6月5日,针对快递、外卖配送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济南交警支队联合相关行业协会携手共管,推出济南市关于加强快递、外卖行业管理的“十二条规定”,具体包括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采用人脸识别抓拍等措施强化科技管控,明确快递外卖车辆3次以上违法退出机制等内容。
规定一经推出,不仅本地市民拍手叫好,很多外地人也对济南刮目相看。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来济南出差的王立强说,去过国内不少城市,对于快递外卖车辆横冲直撞,很多地方都很头疼却也没什么好办法,济南的方案值得观察和借鉴。
参与《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的济南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冬梅认为,如果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大考,我们需要精准对标每个“考点”,那么成功之后,更是要跟上时代发展,全面提标,解决新问题,满足百姓更高的生活期待。除了加强对快递外卖配送交通秩序的治理,我们还实现了对共享单车的有序管理,既鼓励新生事物发展,又不扰乱正常的出行秩序。
“济南以前总被人调侃为‘大农村’,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辛安说,“这半年来,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我们不但奋力追赶,对标先进城市,更有了一股敢于超越、创新的冲劲,自身定位高了,城市管理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
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法治护航,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五一”前后,一首《济南济南》突然间在短视频网站火了起来,济南一夜间成了“网红”,成了很多人的“向往之城”。有人说,济南的意外“走红”是因为这个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文明。
“全国文明城市是梦寐以求的荣誉,下一步,济南将继续探索以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升级城市文明。”周鸿雁说,“我们希望,通过日积月累地坚持,能把整洁、美丽、温暖融进这座城市的日常,融进这座城市的灵魂。”
长效化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将《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列入立法调研项目,尝试德法兼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5月6日晚,酝酿已久的明湖秀在大明湖北岸正式开演。绚丽多彩的灯光和美景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奔涌而出,喷泉、月屏、浮台在夜色中交相辉映。“以泉为形、以泉为景、以泉为魂”的明湖秀,让泉城济南从历史走向未来。
在辛安看来,明湖秀实在是济南城市提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别看只是个灯光秀,却把济南的精气神、历史底蕴一下子亮了出来,济南的夜不再乏味。”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认为,济南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激情,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度,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泉城,让济南成为更多人的“向往之城”。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