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新闻中心志愿者站好最后一班岗 服务获赞

2018-06-12 06:5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丰欣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过程很辛苦,可是结束时又有些舍不得了。”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志愿者们感慨地说。6月11日,前几天还人头攒动的峰会新闻中心内安静了下来,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完成交接后,通过合影留念的方式正式告别“上合时间”。

  6月11日,峰会新闻中心公共工作区已鲜有记者办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整理着工位,将电脑、网线等设备重新归位。在新闻中心入口处的背景墙前,很多已经完成收尾工作的志愿者聚在这里,和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一起合影留念。

  采访中,很多志愿者都觉得有些舍不得。志愿者毕研震在新闻发布厅组工作,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负责新闻发布会时的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媒体记者签到、引导记者就坐、媒体采访环节递话筒等,这些工作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真正操作完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容易。为此,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演练和“闭卷考试”。最终,他们经受住考验,圆满完成了会议期间的服务工作。“作为大学生,能参与这么大的国际会议,我们感到很光荣也很有压力。前期准备时一直反复练习,希望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现在峰会落幕了,我们也要离开了,竟然有些不舍得。”毕研震说。

  而在公共工作区工作的姚凯清、李泽俊等志愿者,整个峰会期间都与记者们在一个空间内密切接触,亲眼见证了境内外记者报道峰会盛况的场景。他们感慨地说,作为上合峰会新闻中心的志愿者,有机会接触到如此多的各路媒体记者,和大家一起见证灯光焰火的震撼景象,感到非常幸福,这些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美好记忆会永远伴随着自己。

  上合峰会期间,从饱含创意诚意的媒体包到无微不至的志愿服务,从整洁便捷的办公环境到装扮一新的城市容貌,青岛人的精心组织和贴心服务让与会的境内外媒体记者不住点赞!

  来自白俄罗斯国际广播电台的美女记者伊娜说,飞机一落地,她就被热情的志愿者们感动了。“下飞机后,志愿者举着牌子迎接我们,到了取证中心也是一路绿灯,工作人员很快帮我办理了取证手续,还详细解答了怎么入住酒店、怎样乘车、怎样跟团外出采访等细节,我对他们的服务太满意了。”伊娜开心地说,青岛不光有美丽的大海、亮眼的城市建设,人也很和善热情,这是她外出参会最舒心的一次。

  被“青岛牌”服务所折服的不只是境外媒体记者。来自上海的于潇清告诉记者,虽然青岛市第一次承办如此规格的会议,但表现却相当出彩,“青岛成功举办峰会,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了北上广以外的中国城市形象,视角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峰会过后,青岛经验很可能会成为标杆,被许多城市借鉴和学习。”

  ■特写

  一家五口参与保洁,最后一天早五点到岗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个岗位上默默工作的人们,崂山环卫园林总公司的孙连云就是其中一位。峰会期间,她和自己的丈夫、哥哥、姐姐、侄女五人都被调到新闻中心,参与内外保洁工作。11日,她仍然早5点到达工作岗位,13时30分左右完成工作后,才下班。

  孙连云告诉记者,峰会期间,他们保洁团队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因为新闻中心人员集中,保洁工作基本上一刻不停。“虽然挺辛苦,但能为这么多媒体记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我们这一大家子人都觉得特别自豪。毕竟这是人生中第一次进入这么高级别的会场,通过我们的双手让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美丽青岛,我们也算出了一份小小的力。”

  来青岛11年,孙连云说自己特别喜欢青岛,城市漂亮、市民素质高,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感到很快乐。同时,她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期待,“现在大女儿已经工作了,小女儿上初二,我希望能和家人在这里扎下根,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