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肉六成在青州 多肉"网红"是这样炼成的

2018-06-20 10:33   来源: 山东商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原标题:全国每卖出10株有6株来自青州 多肉“网红”是这样炼成的

  

青州多肉植物存养量逾5亿株,是国内最大的多肉种植基地



  

李鸿儒老先生



  每一座城市的街道都有自己的命名方式,在青州,很多道路的名字都与花有关:花都大道、仙客来路、万红大道、樱花路、海棠路……黄楼街道的芦李村位于君子兰路上,村支部书记李道进告诉记者,村里260户人家悉数都从事着与花相关的工作。

  青州花卉闻名全国。而最近几年,这里最火爆的还要数“网红”——多肉。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青州多肉植物存养量逾5亿株,是国内最大的多肉种植基地。同时,这里的多肉植物销量占全国销量的6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每卖出10株多肉植物,其中就有6株来自青州。记者走进青州,了解多肉产业链上的创业群体。

  文/图记者高玲

  1 存量5亿株全国多肉六成在青州

  凭借着憨态可掬、天然呆萌的治愈系形象,多肉拥有数量庞大的“肉迷”粉丝群。近几年来,在网络媒体上,被称作“懒人植物”的小“肉肉”们成为植物圈最火的网红。

  然而大多数“肉迷”并不知道,这种缔造了花卉行业销售新热点的多肉植物最大的种植基地位于潍坊青州。

  “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有着古“九州”之一称号的“青州”由此而来。千百年前以木得名的青州,如今再度因木闻名。

  在这里,多肉植物存养量逾5亿株,是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同时,青州多肉植物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6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每卖出10株多肉植物,其中就有6株来自青州。

  “我们村有260户村民,三分之一以上的都种植多肉,其他的村民也都从事着与花卉种植相关的事情,可以说是最早开始多肉种植的村庄之一。”芦李村支部书记李道进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州多肉植物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前来洽谈合作,由于青州多肉知名度大,还有东北、南方等的外地人前来承包土地种植多肉。

  2 不一样的“花二代”:用新思维种花

  李天福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留在城市,而是回到家乡芦李村。李天福的父亲在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花卉,在“花丛”中长大的李天福最终选择继承父亲衣钵,继续在家乡种植花卉。

  提到李天福,第一书记张俊华这样评价道:“李天福和很多人不一样。”在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李天福向有种植需求的村民免费提供多肉苗木及栽培技术,并负责所有苗木的收购,最大限度的减少村民们的风险和成本。对此,李天福却不以为然:“自己富裕根本不算什么,和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同许多花卉品种一样,多肉植物尤其是低端品种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跟其它花相比,多肉培植比较简单,产量也比较高,所以一听哪种比较赚钱就容易跟风,很可能过一阵子价格就下来了。”有种植户告诉记者,多肉植物每平方米种植数量在300棵左右,每亩地数量将近二十万棵,如果按照简单粗放的种植模式很可能走入死循环。

  为了增强竞争力,新品种研发培育成为发展的关键。李天福十分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并再将配置出来的新品种提供给村民们推广种植。李天福告诉记者,“市面上的多肉植物有1万多个品种,但种植最多的还是常见的几十个品种,这些品种价格相对比较低,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芦李村,李天福并不是唯一的“花二代”。“很多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出去的,即便出去上学,毕业之后也基本上都回了村里种花。”村支部书记李道进在采访中表示,年轻人和传统老一辈相比,学得多懂得多思维敏捷得多,他们不单单只是种花,还通过培育新品种、进行组盆包装等多种方式,提升附加值,并运用互联网等手段拓展销售渠道,将当地花卉产业做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

  3 拓荒人:花匠李鸿儒将爱好发展成首个产业“龙头”

  37年前,青州农民李鸿儒根本不曾想到,自己的一个爱好竟将为当地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那时候,地里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1981年,李鸿儒承包了3亩土地,在种植了粮食、蔬菜后,喜欢玩花的他在余下的一小块地里种植了花卉。一年下来,他发现种花的效益是种粮的100倍、是种菜的几十倍。

  花卉业的高效益使他对种植花卉产生了兴趣。1992年,李鸿儒承包了320亩土地,并从南方引进花卉品种和种植技术。几年下来,李鸿儒的“花卉王国”发展成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的大型花卉企业————山东万红花卉公司,成为青州花卉业产业第一个“龙头”。1994年,万红花卉扩建,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花卉市场。此后,李鸿儒还跟随农业部考察团赴欧洲荷兰、德国、法国等地考察学习国外花卉产业技术。如今,78岁的李鸿儒对当地花卉产业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告诉记者:“我们的花卉产业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模式。”李鸿儒表示,一些传统品种由于高度同质化,存量巨大,出现价格大跌和滞销,在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花卉产业链条从业人员达12万人

  在位于凤梨路的山东七叶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将养好的多肉植物成批放到运输车上,再将培育好的多肉芽栽种到小花盆里。工人告诉记者,通过这项作业,他们每人每天有100元的收入。

  “花卉养殖很多流程都需要人工,即便不种花,通过打工也能有比较理想的收入,有些工作每天收入几百甚至上千元。”张俊华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当地的花卉产业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从种植、销售、电商、物流、新品种研发等分工清晰。

  据了解,目前青州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12.9万亩,花卉专业村136个,从业人员12万人,全市花卉年产值76.5亿元,年销售额93亿元。其中蝴蝶兰年产量600万株,凤梨310万株,多肉植物存养量5亿株。青州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销售和集散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靠着种植多肉植物,当地不少村民年收入突破千万元。由于单位产量高、种植门槛较低、种植效益好,多肉植物近几年成为花农们的首选之一。然而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获悉,今年多肉行情并不乐观。“前几年一直到去年行情都比较好,但是今年价格就比较低,很多种类甚至还赔钱。”有种植户告诉记者,花卉产业主要是传统的以个体为单位的家庭作坊模式,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同质化竞争激烈,有时候还打价格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当地政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抓好花卉电商物流等手段,推进产业向现代花卉产业转型。芦李村支部书记李道进表示:“我们村靠着花卉发家,现在竞争激烈,大家经常出去考察,不断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新的思路,努力实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多肉 青州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