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鹏专访:愿你无畏地去爱,在良好持久的亲密关系中实现自我成长

2018-06-21 23:51   来源: 半岛网综合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心理治疗师,情感专家,媒体人,专栏作家,微博大V……当这些身份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时,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这个人的生活可以这么丰富?

  如今,拥有多重的身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态,每个人既可以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角色,又可以是个不带任何标签的自然人。这句话正适用于尚鹏,一个拥有上述诸多身份的人。

  他是知名高人气心理治疗专家,青岛电视台、青岛广播电台、青岛报业集团等多家媒体特约心理专家,他先后多次承担国内灾后相关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心医觉民”的身份成为微博和微信上的知名情感专家。如今,他又扩展了自己的跑道,他的处女作,《愿你无畏地去爱——在爱中受伤,在爱中成长》于2018年6月面世,于6月17日在青岛书城隆重举行了新书发布会。由此,他的角色又多了一个——作家。

  对于尚鹏来说,每一个身份的获得似乎都是水到渠成。这些角色不仅不互相矛盾,还互为支撑。接触过他的人都不会怀疑,他在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经验,他在工作时的专注度、拼劲儿,他的个人魅力,足以让他成为他所涉足的领域中的佼佼者。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才能,还因为他的心理能量足以支撑他的种种追求。

  Q: 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您是怎么想到自己写一本书出版的?

  A: 出书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首先还是要感谢我所从事的职业和我们所处的这个媒体资讯发达的时代。在这么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很多的感受和经验,也发现很多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有共性的,我觉得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算是我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以来个人收获的小结。

  Q: 您是怎么定位《愿你无畏地去爱》这本书的呢?

  A: 我觉得可以把它看作一本都市情感指南。在现代社会中,情感和亲密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亲密关系自然也成为当今心理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可是很多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爱情和婚姻仍然不尽如人意。

  我想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角度,剖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和面临的各类情感问题,通过真实案例来揭示亲密关系的真相,帮助每个人收获心目中的完美爱情。在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太多人的挣扎、痛苦、无助甚至是绝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懂得爱,学会爱,帮他们找到解决情感问题的途径。

  Q: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爱中受伤,在爱中成长”,好像现在我们遇到的感情问题越来越多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A:这本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当下都市中的男女所遇到和面临的各类情感类问题,包括婚内、婚外、恋爱、离婚、出轨等等。

  现在看上去情感问题越来越多,其实也是精神和心理需要升级的表现。现在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遇到问题时,没有选择成长,而是直接选择放弃。我也遇到过很多咨询者,他们始终生活在惶恐中,担心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对爱情患得患失。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别人爱自己的基础之上,一旦离开“别人的爱”这个土壤,爱情就会完全失去生命力。这样的爱不过是自我成全,是一种婴儿般的全能自恋。

  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传达亲密关系中的相处之道,教给被情感问题所困扰的人如何缓解情感危机,获得良好的持久的亲密关系。

  Q: 您觉得爱的本质是什么呢?您心目中理想的爱是怎样的?

  A: 爱本身就是单向的。人一出生就在面临分离,分离本身就是苦的。很多恋爱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是完全腻在一起,恨不得成为连体婴,但在社会现实中,完全成为一体的、同心圆一般的爱情模式无法长久保持。成熟的爱建立在平等与自由的基础之上。爱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感受。

  理想的爱是两个人的心灵相通,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共同成长和人格的叠加,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吞噬、占有。没有两个人生来就是完全合适的,过于强调自我而忽视对方的爱只是自以为的爱。真正的爱情可以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Q: 您希望读者在书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遇到什么人,其实取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在脆弱的人际关系里,能拴住一个人的,未必是爱情本身,而是彼此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我之所以把我的第一本书命名为《愿你无畏地去爱——在爱中受伤,在爱中成长》,是因为我期待我的视角和思维能带给更多人看待这个世界和事物的另一种方式,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世间万物为中心,达到“无我”“无畏”的状态。希望大家能不再畏惧去爱,不畏惧将来,敢爱,而且会爱。

  Q: 我觉得现代人都很焦虑,不管在恋爱婚姻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您怎么看待焦虑这个问题呢?

  A: 就像我在书里写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体验着前人未曾体验过的丰富,同时我们也有着前所未有的焦虑感。不管是情感上的焦虑,还是工作、生活中的焦虑,我觉得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这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一是来源于我们需求的更新,物质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后,我们开始想要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

  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比,现在的资讯太发达了,社会的发展也太快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龄人已经赚了多少钱、获得了怎样的成功的信息,也可以从网络上看到又有新的东西流行起来了,很多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完全不了解的东西已经成为热门的领域。这会加深很多人的焦虑感,觉得害怕被抛下。

  Q: 在您的这本处女作中,您最喜欢的是哪几篇?为什么?

  A: 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地铁,雾霾,随想三个自由》《情人节我把这份礼物送给你》等几篇杂谈。

  在这些文字中融入了我自己更多真实的、鲜明的个性,大家读到我写的东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我是一个很玩世不恭的人,其实我是在用一种谐谑的口吻来表达我对生活的热爱。

  Q: 从您的角度来看,为什么现代人会这么容易焦虑?应该怎么走出这种焦虑?

  A: 焦虑是人的心理能量不足以支撑认知和需求不断升级的表现。社会发展的速度这么快,每个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升级自身的认知,更快地适应变化。所以说很多焦虑都源自人们不理解这个时代,源自自身经历的浅薄和单一。当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个时代,与时代同频,当我们走出自己所在的维度,拥有不同的面目、社会角色和多元化的人生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摆脱焦虑,发现原先的焦虑不值一提。

  拿我自己来说,当我从一个上班族转身成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媒体人,节目嘉宾,现在又变成作家,我的人生之路一直在向上走,所走的路也越来越宽,这种飞奔的生活让我的焦虑感大大缓解。

  所以,无论是扩展自己的职业领域还是旅行、阅读,这些能够增加人生底蕴的方式都能带你跳出单一的维度,你尝试了之后可能会发现,那些让你焦虑的点已经不再困扰你了。

  Q: 焦虑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喜欢抱怨,对此您怎么看呢?

  A:对,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充满了负能量的,特别喜欢抱怨,总是将问题的发生全部归结为别人的原因。时间长了,大家都会主动远离这种人,因为人的同情心和安慰都是有限的,最终每个人所遇到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内心的成长去化解,不可能永远等着别人来拯救自己。

  从很多人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问题。不是每个成年人的心理年龄都和他的生理年龄相匹配。很多人都需要心智上的成长。

  还有另一种人也很需要帮助和改变,他们总是选择自我否定,将别人对自己的批判指责内化为对自我的厌弃,导致自己的情绪始终处于剧烈的波动中。这体现了人性中一个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也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Q: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接纳自己呢?

  A: 自我接纳需要建立在客观评估自我的基础上,人需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现实和自己的个性,划定一个合理的期待值,并在实践中确认这种期待值的可行性,对自己的愿望和能力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我们需要判断,对自我的不接纳,是由于自己确实有未尽之力,还是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决定了我们是需要加强自我认同,还是提升行动力。人都有趋向阳光的心理倾向,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实现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同。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尚鹏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