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技术员雇技师生产制毒物品733公斤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通报一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侦破情况。蚌埠警方在江西赣州警方的配合下,共捣毁制毒窝点两个,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毒品K粉(氯胺酮)308.8公斤、制毒物品羟亚胺733.94公斤,以及大量邻酮、溴素,彻底摧毁了一个跨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5省的非法生产制毒物品、非法制造毒品的网络。
一条重要线索
“一辆山东潍坊大货车运送易制毒化学品溴素,到蚌埠市固镇县连城工业园区。”去年3月31日,蚌埠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安徽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转来的这条线索,要求迅速查清这批溴素的去向和用途。
蚌埠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立即会同固镇县公安局开展调查,锁定了大货车驾驶员身份,发现与其接货的是固镇县连城工业园区一家生物有限公司技术员、江苏省盐城籍王某。这批溴素极有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造制毒物品羟亚胺。
“该生物公司厂区暂时没有生产,老板黄某将厂房对外出租。王某原是黄某聘用的一名技术员,停产后从厂里租用了一个生产车间。”办案民警介绍说。
但除此之外,警方没有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王某租用的车间也一直没有生产迹象。
车间神秘活动
这个生产车间是否是制毒窝点?从事制毒活动的有哪些人?
蚌埠警方通过对走访信息进行研判发现,老板黄某经商多年,有一定资产,且没欠外债,应当不会从事制毒犯罪活动。另据知情人反映,王某从老家盐城带来两名技师租用车间搞化学生产,但都是在夜里生产,白天休息,车间里的气味很大。去年3月以来共生产过两次,每次三四天时间,生产完就立即离开,感觉很不正常。
经进一步调查,警方基本确定,王某租用生产车间,以邻酮、溴素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制造制毒物品羟亚胺的违法活动。4月生产出约500公斤的羟亚胺,已经销往外地。
由于案件涉及安徽蚌埠、山东潍坊、河南濮阳、江苏盐城等地,案情复杂且跨省交易,数量较大,2017年6月8日,该案被批准确立为部级毒品目标案件。安徽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抽调40多名警力全力侦办该案。
听到风声躲避
专案组采取多种侦查手段发现,王某在连城工业园区和附近村庄租用了两个仓库存放大量化工原料,手下两个技师老乡的真实身份为洪某和乔某。
此时,专案组又收到一条信息,江西赣州禁毒部门捣毁了位于大余县山区内一条隐蔽制造K粉的制毒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查获毒品K粉308.8公斤。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代,制毒原料羟亚胺正是来自安徽蚌埠。
专案组立即与赣州禁毒支队联系,经调查分析确定,该案与固镇制毒案件为上下链条关系,可以并案侦查。经申报公安部批准,蚌埠与赣州建立联合侦办机制。
然而,大余县制毒窝点被捣毁后,王某等人听到风声,以孩子高考为由返回盐城老家,致使案件一度进入停滞状态。
静待时机收网
专案组始终没有放弃侦查,2017年6月10日,案件出现转机。
“王某先自行坐车回到固镇,找人打扫厂房,清洗设备,这一迹象表明其团伙即将再次作案。”办案民警说,果然不出所料,技师洪某、乔某也随后抵达。三人汇合当晚,王某多次驾驶电动三轮车外出前往两个仓库拉满货物,并用塑料布覆盖返回厂内送到生产车间,之后洪、乔两人前往车间不再外出。
2017年6月14日晚,民警发现王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拉了一车类似蛇皮口袋形状的物品回到厂房,乔某在工厂内外溜达,四处张望放风。专案组基本确认该制毒窝点将要完成此次羟亚胺的制作。15日凌晨,该团伙开始称重装袋。专案组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收网,现场抓获王某、洪某、乔某以及6名雇佣工人,查获羟亚胺27袋659.29公斤。在王某租用的出租房和仓库内,又查获羟亚胺74.65公斤以及邻酮24桶(600公斤)、溴素48桶(1200公斤)。
据王某交代,他知道羟亚胺是制毒物品,但因为欠了大量外债,就租下车间偷着非法生产,从中赚取利润,想把债还上。
目前,王某等人非法生产制毒物品一案已经固镇县法院审理作出生效判决。因犯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王某等3人被判有期徒刑12年至6年不等,并处罚金5至3万元不等。(记者 范天娇)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