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2020年山东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事关山东经济发展全局,是山东省实现“走在前列、由大到强、全面求强”的重大机遇、重大责任和重大挑战。医养健康产业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纬度适宜、海拔适中,光照资源充足,地质地貌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拥有3000多公里的岸线资源和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等文化名山,以及天下第一泉、曲阜三孔、台儿庄古城等5A级风景旅游区。全省中药资源约150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国家Ⅱ类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地占陆域面积的95%,其中94.53%的耕地可作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
2017年,山东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5岁 2017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5岁。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9099个,其中二级(含)以上医院2450个(三级医院16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51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52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床位59.19万张,居全国第一位;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92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率达到66.59%。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2031家,拥有养老床位70万张,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到2020年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 《通知》指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初步构建起具有山东特色、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全面提升,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不断涌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山东省成为全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15%,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全面形成,优势领域引领全国,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通知》提出,按照产业集聚、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的原则,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强化核心引领、带状集聚、多点支撑,整体构筑“三核三带多点”的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三核引领 济南:依托大数据、医疗和科研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促进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专业化和智慧化发展,打造高端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青岛:突出海洋优势、制造优势、生态优势,加快布局海洋生命大健康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健康产业孵化器、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等项目建设,打造海洋生物医药高地和高端智能医疗集聚区。
烟台:突出仙境海岸、海洋药物优势,大力引进高端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国际生物科技园、海洋精准医疗科技园、医药健康综合产业园,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区和养生养老胜地。
三带集聚 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位于山东省沿海地区,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七市组成,汇集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仙境海岸、海滩、海岛,以滨州、东营为代表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以青岛、烟台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以乳山、文登等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与长寿文化,以昆嵛山、蓬莱八仙过海、龙口徐福东渡为代表的仙道文化等,着力打造以海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海洋旅游、海洋运动、海洋食品为重点的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带。
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由济南、枣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六市组成,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拥有运河、曲阜三孔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汇集了微山湖、东平湖、东昌湖、太白湖和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丰富的河湖、湿地养生资源,文化底蕴厚重、农业基础良好,着力打造以健康旅游、健康养生、健康食品为重点的健康产业集聚带。
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位于鲁中南地区,由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汇集了以泰山、沂山、蒙山、鲁山为代表的名山大川,以淄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以泰安、莱芜、沂源、沂水等为代表的山地养生资源,着力打造以绿色食品、山地养生、医疗器械为重点的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带。
多点支撑 潍坊:突出抓好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创建,加快推进中国食品谷、中国潍坊畜禽产品交易城、寿光蔬菜谷建设,大力培育农业“新六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高效农业园,打造健康食品输出基地。
济宁:依托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养生文化氛围和高雅的养生文化品味,打造集儒家文化体验、山水生态体验、田园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健康文化传播和养生养老目的地。
泰安: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依托泰山、徂徕山森林氧吧、中医中药、地热温泉、岩盐卤水等优势,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加快推进“平安泰山”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打造高端健康旅游基地。
威海:依托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以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新材料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检验检测、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制造基地。
临沂:紧密结合人口大市实际,发挥山水、温泉、生态、商贸物流等优势,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康养旅游和健康产品贸易,加快汤泉国际健康诊疗服务区、蒙山养生养老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健康养老服务基地。
菏泽: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依托鲁南药物研究院、生物医药产业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大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力度,加快推进牡丹健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大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建成“中国北方医药城”。
到2022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3张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施“双创双提双满意”行动计划,聚焦聚力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2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3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8人。
完善心脑血管急症30分钟救治圈 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支持济南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加快建成山东质子治疗中心,提升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推进国家人类遗传基因库山东创新中心、中科院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医疗技术、重大疾病诊疗水平方面的引领作用。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医疗中心,加快建成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加强国家心血管、急危重症、呼吸、肿瘤四大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疾病防治康复一体化中心规划建设,完善心脑血管急症30分钟救治圈。到2022年,创建3个左右国家(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分中心,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达到10个以上。
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有机整合,为签约对象提供综合、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模式,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拓展个体化健康管理、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促进家庭签约服务智慧化。探索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方式,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