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旧金山站负责人:刘金波
“ 网易新闻旧金山站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是网易在海外的一个新闻站点,而且是一个大型 ‘招才引智、品牌宣传’ 的平台。我们在中美两国不仅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还成立了孵化器和生物医药实验室,与当地高校和企业达成战略性合作,目标是将旧金山站打造成一个科技和人才的高地。”
刘金波,祖籍山东潍坊,网易新闻旧金山站负责人。1998年,刘金波自大学毕业,加入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从技术员到公司上市后出任总经理,“那年,我才28岁,算是那个年代最年轻的一批上市公司总经理了”,刘金波亲眼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信息化的启蒙和蓬勃发展。
2008年,刘金波离开公司加入某央企,被外派到美国。2012年,全家移居至旧金山。2014年始,刘金波开始涉猎媒体,先后开办《中华商报》旧金山分社、成立《硅谷中国报》和硅谷中国网。2017年末,刘金波组建网易新闻旧金山站点,开始新媒体征程。
对话刘金波,让我们了解这位曾经的国内上市公司管理者,从出海创业、创办海外华人媒体、成立孵化器,背后经历了怎样的精彩故事?网易新闻旧金山站今后传媒版图的规划与愿景是什么,又将给国内带来哪些商业机会?
半日潮:您是什么时候去的美国?当时是什么样的机遇让您决定前往美国发展?
刘金波:2004年我被公司派到澳洲进行MBA培训,在澳洲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观念上发生了一些转变,感受到中西文化和管理的差距。当时恰巧碰上个好机会,我司在美国收购了一家企业,我就作为总经理被派过去了。我们全家移居旧金山准确的说是2012年,关于为什么去美国,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想让他接受更国际化的教育,为将来提供更多可能性。
半日潮:您如何形容刚到美国的感受?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后又有哪些转变? 什么时候开始您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
刘金波:刚到美国的时候,对这个国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挺没自信的。那时候,我已经在国内创办了好几家公司,核心业务都在国内,因此经常中美两头跑。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候鸟”,需要定时定点地迁移。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包括参加当地社群活动、与当地华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才开始感觉自己融入了。现在,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游刃有余,自身的资源优势也逐渐体现。
半日潮:身在海外,您更喜欢与华人打交道,还是喜欢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刘金波:我很喜欢接触当地华人社区,也会与外国人打交道,参加硅谷的投创活动,结识各个领域的技术大牛。当地华人的创业氛围非常浓,他们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他们对国内市场非常好奇,希望了解有哪些机会和需求。
这些美国华人大多移居美国多年,对国内的市场和政商环境不熟悉。一些美籍华人曾经尝试在国内创业,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他们很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专业的团队为他们提供项目落地服务。当得知我在国内有企业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后,他们表现得异常兴奋,常常来问我如何到国内去创业和开拓市场。
半日潮:从硅谷中国网、中华商报到现在的网易旧金山站,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传媒业务布局的?
刘金波:准确的说,应该是从2014年开始。为了更好的收集科技领域的信息和资源,2014年,我首先开办了《中华商报》旧金山分社,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华商报》是一家成立于洛杉矶,拥有8年历史的中文商业纸媒,在华人圈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资源的整合和积累,我们多次在线下成功举办技术领域的专题活动。媒体有助于一个平台发力。我们的平台协助我们在创业圈子收获了很多资源,包括清华企业家协会和硅谷创业者联盟在内的多家机构。
2016年7月,我们继续扩展自己的媒体版图,在硅谷和青岛分别成立了硅谷中国报和硅谷中国网。2018年年初,成立网易旧金山站。之后希望能继续打通和接入美国其他几个重要城市的媒体和商业资源,扩大我们在美东、美西的影响力。
半日潮:目前旧金山站团队主要由哪些职能板块构成?能否简要介绍下团队的成员情况?
刘金波:我们在当地有自己的孵化器团队和站点运营团队。旧金山站的职能板块主要包括内容创作和市场运营两部分。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斯坦福大学等名校毕业,拥有传媒传播领、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半日潮:旧金山站目前有哪些独家资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传媒服务?作为一个大型传媒集团的海外站点,旧金山站如何思考其中的业务价值?
刘金波:在中美两国,我们与地方政府、领事馆、华人组织和大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整合美国当地线上、线下媒体资源;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孵化器和实验室,包括中华商报、硅谷中国网、硅谷创新发展中心、中美食品与农业创新平台;与Facebook等当地大企业建立联系;在媒体、科技、人才和健康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积累和活动落地经验。这些优势将为将来中美两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半日潮:能否聊聊您对旧金山站未来三年的规划与愿景?
刘金波:我们的目标是把网易旧金山打造成科技、人才高地,重点对接和挖掘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还有,旧金山的文旅资源也很丰富,中国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大需求,尤其是旅游部和外宣部。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资源和媒体优势,将旧金山站打造成中国旅游品牌对外宣传推广的窗口。
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美国各大城市的重要媒体资源,包括美国华人比较集中的洛杉矶、纽约、华盛顿、休斯顿、波士顿、西雅图等各大城市。除此之外,我们正在计划把创业大赛引入中国,启动海外专业人才招聘计划。通过网易新闻的大平台,希望可以与各个海外站点、全国各个城市建立联动合作,实现双赢。
半日潮:身在硅谷,同时运作着一个孵化器,我们想听听您的“硅谷”故事——您是来美多久后开始落地硅谷这个项目的?能否介绍一下这几年硅谷创新发展中心的情况?
刘金波:美国的孵化器是在2014年成立的。当时我们与国内市政府达成合作,在美国成立孵化器,政府每年提供一定的补贴,支持我们在美国运作孵化器,同时也为国内招商引资。一开始并没有确定投资领域,为此我们团队参加了硅谷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创业活动,接触到大量的项目和创业团队,才最终慢慢有了自己的选择。目前手头已经孵化了十来个不错的项目。
每年,我们都会参加在硅谷举办的TEEC北美创业大赛,大赛由美中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和清华企业家协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今年已经成功举办第八届了。参会人员、园区和投资人多达3000多人。比赛面对整个北美地区,很多国外的创业人士、国内包括南京、无锡的政府和创业园区也会参加。国内的独角兽深圳柔宇科技就是当年的冠军项目。通过这些活动和创业大赛,我们成功打入了硅谷创投圈。每年,我们都会组织15人左右的创投团队到各大城市路演推介。
半日潮:作为孵化器,硅谷创新发展中心的优势在哪里?
刘金波:我们的孵化器与国内、硅谷当地的相比可能有些不同,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比如,经过前期调研,假如发现项目很有市场潜力,我们会直接参与前期投资,加深双方信任。或者,如果项目很不错,但暂时未找到适合的市场结合点,这种项目我们通常会先带回国内,在国内寻找合作方。同屏多显和增亮屏技术这两个项目是我们去年带回来的,两门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市场潜力很大。
半日潮:近年中国各线城市都呈现双创热潮,您一直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两国/两地的孵化器运作,您认为硅谷有哪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成功基因?其中有哪些经验在中国城市可以复制?
刘金波:美国初创企业发展的整个投资环境已经建立的相对成熟,风险投资机构、大企业与孵化器的合作非常密切,而且投资早期项目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硅谷“容忍失败”的基本法则也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创新行列。这些孵化器提供从早期的资源、导师、人脉服务,到投中、投后的全方位孵化服务,做的都很到位。中国的孵化器,首先政府承担风险的程度有限,目前主要停留在提供物理空间和补贴层面上,对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相对较小。
另一个本质区别是,硅谷的项目偏技术,而中国的孵化器偏模式创新。模式创新项目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一些小回报,但很难创造独角兽。
半日潮:美国硅谷有像YComcubator, Techstars这样成熟的孵化器,而中国目前的孵化器数量已跃居中国首位,您觉得中国孵化器是否有赶超美国之势?为什么?
刘金波:整体来看,中国孵化器正在市场洗礼中成长。我个人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创业活跃度非常好,尤其在深圳,创业氛围直追硅谷。在杭州,有阿里、腾讯、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大量的互联网思维人才,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很容易带动互联网创新项目的产出。还有,南京、无锡、武汉,成都是很好的项目创新孵化城市,尤其是南京的生物医药,杭州的互联网和深圳智能硬件领域。
半日潮:您曾经将多个孵化器带回中国并实现落地,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是可以与我们分享的?
刘金波:首先,要学会判断早期项目的投资价值,包括对项目、团队和市场方向的深入了解。其次,国内团队要持续不断地为项目落地提供完善的服务,同时把控项目的方向和质量。目前,我们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项目已经成功落地。但项目落地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变数,比如发现原来的项目不可行,又出现一些新的市场机会,此时就要看投资人如何应变、做出相应判断。
很多产品由于用户体验、产品设计、市场运营等各方面做的不够好,在本土化过程中很容易水土不服。比如,美国的土壤修复项目,落地中国市场时就发生了各种问题。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很多企业也有这个问题,这些都是培育孵化器需要提前考虑的。
半日潮:目前在美国创业的中国人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行业?这些人群有怎样的特点?
刘金波:目前我接触到的华人大部分集中在科学技术领域。美国创业团队侧重技术的挖掘,而中国的团队有些浮躁,有的更喜欢走捷径,侧重盈利模式的挖掘。
半日潮:近几年国内实行大规模人才引进计划,而旧金山也设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目前旧金山海外工作人才站与中国政府有哪些交流与合作?
刘金波:我们会定期组织政府官员和当地企业到美国考察和培训。这是很好的合作资源,他们的需求很容易成为我们在美国的生产力。山东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人才引进需求,我们负责每年在美国城市举办人才交流活动,集中当地大学教授,创业团队和优秀学生一起参加。
通过项目和人才库的积累,我们成立了山东省的海外人才站。希望结合项目和人才引进计划,打造一个线上人才智库,提高资源对接效率。目前,已经整合当地一家华人猎头公司,与北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提前布局海外人才归国计划。今年8月,会针对中国猎头公司举办一场专业培训。
半日潮:目前就海外人才引进您觉得国内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刘金波: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周期会比较长,因为涉及到海外事务牵扯多,薪资待遇、学术环境、发展空间等各方面的问题。我们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先建立项目合作关系,让他们参与到我们中美两边的项目合作中,建立长期联系,再慢慢加深合作。去年,我们帮忙引进的斯坦福高端人才拿到了山东省政府的特别人才奖。
半日潮:目前有哪些美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国内依旧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刘金波:近几年,国内外都比较热门领域的主要有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比如,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大数据、安全系统,这些都需要单独开发。四大国有银行有自己的技术开发部门,但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开发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外包业务。
半日潮:您的团队目前在食品、农业、大健康领域有哪些布局?是否有成功案例?
刘金波:2014年,我在旧金山成立了一家生物医药实验室,这是旧金山第一家华人背景的实验室,主要以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测与分析为主。目前已经在洛杉矶成立第二个实验室。我们想利用这个平台作为孵化器的载体,便于我们在硅谷立足。通过实验室我们又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四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实验室,专门做药物的等价性评价。
去年,国内著名投资机构也投资参股了实验室,目前一家央企的合作正在走流程阶段。这些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我们有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吸引到更多科技项目。我们喜欢把自己比喻为生物医药领域的PCH(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硬件孵化器)。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食品农业与环境科学领域世界排名数一数二,他们成立了一个世界食品中心,聘请农业部首席科学家Roger Beachy 博士担任中心主任。当时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正在与戴维斯商讨将农业技术引进珠海,谈了快一年。我联系到Roger院士向他推荐了潍坊的产业优势和政策力度,还带他参观潍坊当地的农业生产布局。Roger博士很认同我们,很快就决定与我们合作了。
2016年6月,戴维斯和潍坊政府在农业方面促成合作,在潍坊注册成立中美食品与农业创新中心,成为首个美国大学和政府合作的项目。去年,财政部和农业部宣布41家国家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列表,其中一家就是我们。
半日潮:您对刚到旧金山,美国上学工作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刘金波:能出国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尽量去体验和经历。不管将来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都会有很多收获。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是创造型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去美国上学,到跨国大公司工作,都能让你接触到全球顶尖人才、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对个人境界、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