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8月8日消息 近日,家住甘肃路的七旬老人王大娘为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送来一面锦旗,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是一面感谢街道“预约受理、延时服务”的锦旗。
当前,市北区正全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即墨路街道快速行动,从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等方面深化落实,坚持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王大娘这面锦旗,正是感谢工作人员姜华伟牺牲休息时间,一次性帮助她解决急需办理的困难补助和儿子入院治疗的事情。
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服务大厅
据王大娘回忆:“她儿子病重急需入院治疗,而家里特别困难,入院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心里特别着急,就提前给街道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工作人员立即记录了她的信息并通知她到街道。”来到街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王大娘找到了工作人员姜华伟,等待许久的姜华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表格和材料,耐心地为王大娘办理起业务。回忆到此,王大娘感动地说:“我是第一次办这个事,有些材料准备不够,事情又急,他本身就是一个残疾人,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来我家好几次,让我一次就把事情办妥了,孩子也及时的入院了,我是真心的感谢,也没啥好表达的,所以就送来这面锦旗。”面对这面红红的锦旗,街道工作人员姜华伟的反应朴实而谦逊。他认为,为居民解决难题是自己的“份内事”,减少居民麻烦,争取“一次办好”更是自己和全体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坚持的工作原则。而类似这种亲民化的“点单式”服务还有很多。
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推进便民服务
近期,街道深入查摆问题,从“软”“硬”设施入手,着力解决“服务不强”等问题。记者看到街道公共服务大厅一名志愿导服人员文明礼貌的引导居民到前台办理相关业务,为方便居民,设置了等候椅和饮水处,摆放有供居民喝水的纸杯。大厅中央醒目位置设有宣传架,上面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街道梳理的各类业务办理指南。单页上清晰写明了办理相关手续的要求和所需证件,字迹清晰,同时加大了字号,方便老年人观看。大厅共设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人社服务中心和卫生计生服务三大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礼貌用语,实施挂牌服务、微笑服务,每个柜台窗口都设有清晰醒目的业务名牌,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业务窗口,实现“一门服务、一窗受理”的门清目秀。
工作人员讲解办事流程
在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前,姜华伟正通过手语与一位聋哑人沟通,帮助他残疾人补贴。2006年,姜华伟来到即墨路街道办事处,成为一名街道工作人员,凭借熟练的手语技能,他很快成为办事处的一块明星招牌,甚至有不少残疾人专程赶来寻求手语翻译帮助。虽然自身也有残疾,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但工作中,姜华伟从来不嫌麻烦,像开篇提到的那样一趟趟亲自上门办理业务是常有的事。为了让姜华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更好地服务群众,即墨路街道办事处特意为姜华伟单独开设了残障人士服务窗口,成为青岛市为数不多的拥有专业化服务残障人士业务窗口的街道办事处。
会议现场
正在办理计生业务的王女士对街道的服务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现在街道给我们提供免费复印服务,让我们很感动,这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对来办事的人来说是很大的方便。这么热的天,让我们少跑了许多路、少流了不少汗。”据即墨路街道公共服务大厅张平生科长介绍,为了让居民少跑腿、方便居民办理业务,街道购置了复印机,并且设专人为居民提供免费复印服务。
“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这是我们每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心态。”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忠乾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熟练程度,街道每周还会针对不同的业务窗口开办业务培训课程,邀请相关专家或该领域的服务能手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把相关服务知识和流程吃透记熟,才能真正保证服务的高效率,让居民少跑冤枉路。”
据介绍,下一步即墨路街道还将继续改善提升相关业务的网上申请办理的环境,对接相关app、公众号接口,真正“让信息数据多跑退,让居民少跑腿、甚至不跑腿”,逐步推动党群行政服务向“一门式”服务转变,开启“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局面。
通讯员 谢卫 文 梁湘
[编辑: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