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本、袁桂芳夫妇展示制作的道具。
文/半岛记者 李晓哲 娄花 实习生 牟佳怡 图/半岛记者 张伟 通讯员 王兴 孙骥
她是本届啤酒节崂山会场开城仪式的市民代表,她是二十余届啤酒节的见证者,她是6届啤酒节艺术巡游的表演者,袁桂芳不同的身份背后,代表的是岛城市民对啤酒节的一种情怀。
二十余届啤酒节的见证者 从崂山开始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以来,啤酒节就成了袁成本、袁桂芳夫妇的一个念想。每年一到啤酒节,就去啤酒城撸个串,喝杯啤酒。啤酒城内一些老商户也都认识他们。有时候碰到了,他们会高兴地说道“这两口子又来了”。
袁桂芳表示,“我们很喜欢啤酒,对啤酒节也很有感情。这些年,每逢啤酒节,我们有时候白天去,有时候晚上去。就是去玩玩,吃个烤肉,喝点啤酒,看看今年啤酒城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对于我们老人来说,这是一种情怀。啤酒节的记忆也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会忘记也不会丢失。不管孩子怎么想,我们两口子首先要想着把啤酒节的文化传承下去。”
20余年来,他们每年奉行着与“老朋友”的约定,如约而至。对他们而言,啤酒节已成为心间一种不能割舍的情感。
连续6年参加艺术巡游 此前啤酒节的艺术巡游是重头戏。在啤酒节崂山会场,每年参加艺术巡游的人很多,但却很少有人能坚持6年,年年参加。袁桂芳夫妇甚至自己制作道具,连续6年参加啤酒节的艺术巡游。
2003年8月,报纸上发出召集广大市民朋友报名参加艺术巡游的消息。看到报纸的袁成本、袁桂芳夫妇,马上就打电话联系啤酒节办公室报名。名报了,可是怎么干,大家心里都没底。2003年正值青岛啤酒百年之际,袁桂芳决定从酒本身入手,直奔啤酒文化的主题。“我们决定做一套啤酒装,用帽子当啤酒瓶盖,胸前、后背都画着啤酒的商标贴。戴上帽子、穿上衣服,正好就是啤酒的形象。”
从中山路、即墨路买的绸布料,利津路小商品市场买的笔墨、糨糊、纸张、道具,就这样他们的啤酒节巡游道具一点点攒了起来。除了啤酒装外,他们还做了两个啤酒桶,每个桶上画着一个零,再加上一个担子,正好寓意青岛啤酒100年。“艺术巡游那天,我们一路打着快板,从府新大厦到市政府、香港中路、高雄路一号”。大家看着他们笑,路过的摄影师拍下了2003年的那一幕,那张照片至今被袁桂芳夫妇珍藏在家中。“我们每次去啤酒节参加艺术巡游做的东西都不一样,每年都要提前近一个月开始准备。”那时候家里也没空调,七月最热的时候在家里开着风扇也坚持了过来,有时候他们还喊着女儿一块来帮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做的道具赢得了众人好评,尤其是酒标贴画得惟妙惟肖,连啤酒城的工作人员都夸他们画得逼真。
2004年,袁桂芳夫妇做了一个很大的啤酒桶,想在开幕式参加艺术巡游。而比袁成本还高半头的啤酒桶,如何搬到啤酒城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因啤酒桶体积太大,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拉。为了不耽误正常巡游,袁成本穿着演出服、挑着担子一路从市南走到了崂山啤酒城。
谈起为什么要去参加啤酒节的艺术巡游,袁桂芳表示,“啤酒是青岛的一张名片,我就觉着啤酒节在自己家门口办,而我作为一个青岛市民就应该站出来,这就是我最深层次的情怀。”本来袁成本、袁桂芳夫妇计划年年都去参加艺术巡游,但是袁桂芳的腿疼越来越严重,走一段路就要歇一歇。中午一趟、晚上一趟的艺术巡游,其“运动量”已经超出袁桂芳的承载范围。
2008年,是袁桂芳夫妇忙碌的一年,也是他们去参加艺术巡游的最后一年。那年奥帆赛在青岛举行,身为老志愿者的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7月20日左右去海上除浒苔,8月7日去崂山啤酒城参加艺术巡游,8月8日奥帆赛开赛我们去做志愿者。一刻不停。”另外奥帆赛的志愿者还需要提前上岗,他们只有晚上回来才能做艺术巡游的道具。有时候准备的东西不够了,就立马骑着自行车出去买。谈起那6年的艺术巡游,老两口至今记忆犹新,他们对啤酒节、对艺术巡游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2009年,袁成本问老伴儿,“今年你能不能去艺术巡游了?”袁桂芳说,“唉,我还想去,但是真的走不动了。”
作为市民代表参加开城仪式 至今,袁桂芳夫妇当了25年志愿者,工作的日常积累,有尊重也有质疑。“时间久了也有邻居说,‘你们肯定赚钱了,要不你们能没事就去转悠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说这种话,‘你们一天挣了多少钱,不挣钱谁干。’这样说话的人很多,但我们两口子觉得,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我们就愿意干,我们有自己的情怀。”今年,65岁的袁桂芳作为市民代表、道德模范参加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的开城仪式。“我觉得,今年这个开城仪式非常好,青岛国际啤酒节是百姓的节日,在城门口举行,我觉得比较接地气,也不浪费。这是老百姓想要的方式,我们并不是一定需要多大的排场,才能给百姓带来快乐。今年场内也有了固定跳舞的地方,这是百姓展示的舞台,谁愿意上去就可以上去展示。而且今年城内的环境卫生、美化亮化也很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一步一景,有一种到了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感觉。”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第28届青岛国际啤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