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在城阳召开

2019-01-17 16:3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月17日消息 1月17日,第二届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在青岛市城阳区举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代表、心理学相关学术组织代表、心理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工作者、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现场



  活动现场,十名不同领域的社会心理服务专家从多个专业维度就如何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讲解,特别是就心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社会工作者和注册心理咨询师不同单位和群体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专家们从已经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心理基层科普体系、社区心理服务体系、中科院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机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基础探索了不同事件、不同目标群体的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经验。此外,也有专家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出发,通过数据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青岛市城阳区委书记王波讲解了城阳区阳光城阳建设的工作经验。城阳区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出以“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司法、阳光社会、阳光生活”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城阳”建设。“阳光城阳”建设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实践,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思路的系统工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创新思路。倡导和践行“惟民惟公、高效清正、公平正义、诚信和谐、乐观包容”的核心理念,旨在探索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途径,以阳光理念、阳光政策机制和阳光行动举措,提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把改革创新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干事创业的激情调动起来、把奋发有为的作风展现出来,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的热潮。

  五大工程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系统、全面、有机的治理体系:阳光党建是龙头,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打造以自身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定海神针”;阳光政务是关键,核心在于转职能转作风求实效,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司法是保障,着力健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机制,维护公平、伸张正义,提高司法公信力;阳光社会是基础,全面提升城市保障供给品质,完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阳光生活是目的,打造诚信、有德、绿色、友好、健康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

  论坛还开设了圆桌论坛和座谈会,与会专家在心理学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上,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建言献策、群策群力,表达了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的信心,助力推动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的决心,对于推进心理学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性、推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开展针对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将继续再接再厉,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科学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作为有实力、有担当的特色研究所,与各行业携手并进,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

  据了解,2017年以来,城阳区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总抓手,印发《城阳区健康心理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阳光生活“重要建设内容,“阳光生活”的核心要旨之一就是塑造自信乐观、亲和包容、和谐多元、积极向上的“阳光心灵”,让“阳光”成为城阳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提升精气神,开创新局面。推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从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健康服务、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健全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等8项具体措施入手,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

  2018年11月30日,青岛市城阳区心理健康产业基地揭牌。该基地总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由16个中心(EAP服务中心、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测评中心、培训中心、数据统计分析中心、危机干预中心等)和30个功能区组成。一次可容纳300多人同时展开心理测评、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培训讲座、素质拓展、团体活动等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基地拥有各类专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危机干预师等360余人,这些专家分别来自全国各地,拥有教授职称、博士、硕士学位和心理咨询师资格(其中专家团队40余人,心理咨询师团队120余人,培训师团队80余人,危机干预分队60余人,专业服务团队40余人、运营团队20余人),可全面完成线上和线下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和内容。其中,线上服务依托“互联网+云心理”提供服务。线下服务采取“基地服务+流动工作站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

  通讯员 王作岩  记者 徐圆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城阳 心理建设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