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保定路边隐藏着“1903里院客栈”不起眼的大门,穿过古色古香的走廊,走过客栈大堂,却是别有洞天、豁然开朗:阳光洒向院子,木质小楼古朴精致;花草随风摇曳,池中锦鲤色彩缤纷;孔雀笼中踱步,鹦鹉机灵打探周边......
老建筑结合新元素 城市才可被记忆 在里院客栈的院子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了25岁的张伟伦:他正悉心打理院墙边的竹子,见面后热情招呼大家进去转转。
谈起客栈的创立初衷,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店长介绍地格外认真,“每到一个城市,你会想去了解这个城市的主流旅游思想、代表性目的地。去北京必看长城故宫,到西安不能不看兵马俑,来青岛觉得应该得看海。而中国如此狭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海滨城市,大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青岛呢?”作为一个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有过导游从业经历的青岛小哥,张伟伦之前一直在思考青岛可挖掘的旅游特点是什么。当代年轻人的旅行并不只是为了参观某个5A级景区,而是更倾心于当地生活里的烟火和市井中的琐碎故事。慢慢的,一个想法因此在他心中萌发:老建筑展示着老青岛的风情,也能让游客看到甚至是体验到早式的青岛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里院,是真正属于青岛的东西。”正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里院是青岛的独特民居建筑形式——大多平行街道而建,四周围合,中心形成一个大院,两到三层,坡型房顶红瓦覆盖。梁思成曾说里院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观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它不仅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对接着几代人的青春。随着城市的变迁,百年里院逐步被边缘化。2014年,青岛市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对里院进行试点性开发,客栈就在保持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成为第一个进行市场化运营的传统民居。“因为所在的里院始建于1903年,1903里院客栈的店名便确定下来了。”张伟伦介绍,“没有复杂的广告语,店名就是我们最好的招牌。”
作为青岛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院是历史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在传承的基础上盘活这尘封的建筑资源能丰富青岛的旅游层次。而对于如何让城市在老建筑复兴里找到文化特质,张伟伦有自己的想法。展现一段历史,增强老建筑的可阅读性,根据城市特色融入时尚元素,更有利于城市被记忆。以里院客栈举例,在客人走进来的时候张伟伦都会告诉他关于里院的历史。然而现代部分年轻人可能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让他们能心甘情愿倾听甚至能自己去问询了解并不容易。“我在想办法增加有趣的点,像孔雀和有特色的院子,也考虑养其它宠物,”张伟伦表示,“时尚元素是有必要结合进来的,像我们客栈的灯光效果、客房网络宣传都符合时代潮流,在古朴雅致的同时也有科技含量。之后我想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基础上与潮牌合作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客栈是旅客路上的家 里院故事是难舍的情怀 1903里院客栈已运营5年,自最初营业起张伟伦就一直在耐心询问入住旅客的意见。而团队中除保洁阿姨和维修师傅外都是90后年轻人,熟悉各类旅行攻略,热心服务、极具活力。客栈给了旅客暖意融融如家一般的感觉,加上“推门闻花香”的悠然环境,客栈全年平均入住率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2019年的新年给张伟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段旅游旺期,外地的店员们都主动留在客栈没有回家。老板送来饺子,大家买鞭炮、贴窗花、挂上红灯笼、伴随着新年歌曲和旅客们一起过年。店员们送旅客带有青岛特色景点标志的中国结作为新年礼物,给小朋友们装有明信片、饮品券的红包,将青岛人的热情好客融进了这个院子里。
里院客栈除客房外还有其它特色项目。为便于旅客出行,同公司的旅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定制旅行路线服务。为了让客栈更有人气和烟火气,张伟伦还想在院子里供应火锅,计划采用密封性好可装碳的砂锅,方便又安全。“我希望客人入住后不会感到无聊。想象着惬意的夏夜灯光全亮,大家坐在院子里像一家人一样吃饭聊天,因为住进里院而互相结识。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心愿,能看到这一幕真的很开心。”张伟伦说。能温暖一座城的,是有一方净土滋养着一颗怀旧的心。夏天的晚上大人们人手一个马扎,拿着蒲扇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孩子们在旁边三五成群嬉戏打闹,这才是老青岛的样子。
对于张伟伦来说,这里不只是一个工作环境,更牵扯着一份沉甸甸的里院情怀。客栈经常接待来参观学习的老师同学们以及淘宝街拍模特、电影或短视频拍摄者。5月1日莫言还曾进来参观,重温当年在青岛的里院记忆。很多人会来询问如何收费,张伟伦却表示这都是免费的,客栈大门随时向参观者敞开。“路过的客人对这里感到好奇,我都会招呼他们进来看看,虽然是客栈,但风景独好,可以进来拍拍照。”这一刻,张伟伦的笑容格外和煦,“就算是走累了进来歇歇脚我也很欢迎,后面院子里设有茶桌,我们可以一起喝茶聊天。”
这位年轻的“居委会老大妈”在成长 于坚守中不断开拓 开一家客栈这件听上去十分美好的事情,背后隐藏着诸多琐碎。从建筑修整到营销、运营、日常沟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间断地投入精力。张伟伦给自己的定位便是“居委会老大妈”,爱聊能聊,负责的事情也又多又杂。
在运营客栈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难题。当初为了为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地板都没有更换,现在每年的保养维修费用较高;老建筑隔音效果一般、不能集中供暖、马桶易堵塞,在旅客入住时他要反复提醒各类注意事项;没有电梯,他和店员们依靠人力把旅客的沉重行李搬到房间......有时候也会感到焦虑,但是“开开心心一整天,快快乐乐过一年”始终是他的人生宗旨,“做事是需要坚持的,行进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乐观面对吧。问题出现了也很好,早来比晚来好,经历过便清楚如何处理了。”张伟伦轻快地说。
五年的时间里,张伟伦一直在成长,现在也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对于客栈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已经有初步的规划。客栈将紧跟潮流,利用VR全角技术展示院子的全景效果,同时开拓微博、抖音业务,注重旅客的口碑宣传。“现在网络的真实度要求很高,我们客栈在各类订房网站上收到的评价和照片全部是客人自己写的、拍的,我需要的也是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反馈。”张伟伦还表示,今后会和特色旅行社合作,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
如果不是出于热爱,前行道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让人退缩放弃。张伟伦之所以能够坚守,除了经营带来的经济收入外,更多还是出于对于里院文化的情怀和责任。里院为这个青岛小哥的童年记忆镀上了极其特殊的光泽,让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成了他难以割舍的情结。在客栈驻足,思绪穿越几十年前,看到的该是当初邻里间热闹相处的美好场景。1903里院客栈,于城市繁华处,安静等待寻觅过往的归家人。
实习记者 杨阳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