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7月26日消息 洪亮的嗓门,个头不高,瘦瘦的身躯,说话办事干脆利落,虽已过天命之年,浑身上下却散发着年轻人的青春朝气。这是记者初次见到周新华的印象。她今年68岁,退休在家安享天年,却有着多重身份:退役军人、社区舞蹈队队长、社区志愿者……“虽然退休了,但不能无所事事,吃饱了混天黑,总是要给社会做点什么,发挥点余热,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样更有利于健康长寿。”7月11日,记者见到周新华大姐时,她正在热身准备晚上的舞蹈队训练。
当兵20年,最瘦时80多斤 “我16岁下乡,17岁便当了兵,今年也是我来到青岛的第50个年头了……”回忆往昔,周新华感慨道。周新华家乡在江苏南京,17岁那年来到青岛,进入北海舰队医疗服务系统。护理专业的周新华几年的时间便当上了护士长。据周新华介绍,她们的工作不仅是负责他们的病痛治疗、康复训练,还承担着他们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任务等。为了做好专项护理,周新华带着大家反复研究护理方案,护理方案细化到每天的餐食配比。“他们有的是老红军、老八路,有的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老战士,也有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因公致残的年轻军人。跟他们接触后,你会发现每个荣军背后都有一个英勇的故事。”周新华说,这些故事让她很感动。
“我当了20年的兵,做了20年的医疗护理工作,那时候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孩子和父母。”周新华坦言,那时经常值夜班,只要有一位病人没有休息,她就不能休息,由于睡眠不足,她的体重一度跌到80斤。“记得那时,刚生了孩子,我母亲把孩子抱到单位来,喂完母亲再抱回去。”忆当年,周新华仍旧记忆犹新。“但我从没后悔过,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周新华用精湛的医护技术和军人的责任担当,为部队医疗工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组建舞蹈队,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今年68岁的周新华身材娇小,但搞起文艺活动来却生龙活虎。据她介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腰腿疼的厉害,于是便有了学习跳舞的想法。“我没有像其他人说的那样,疼就养着,我反而觉得应该动起来,于是我就专门找了专业的舞蹈老师,去学民族舞。”周新华告诉记者,她偏爱民族舞,生性活泼的她迅速融入社区大家庭,将在学过的舞蹈传授给舞友们,慢慢地得到大家认可,不久就被推选为社区舞蹈队队长。自从她担任队长后,舞蹈队每年排演10多支舞蹈,都是她编排的。
周新华和舞蹈队友们为社区舞蹈队还起了名字——石岭红舞队。周新华告诉记者,每周二和四的晚上,她都要组织社区舞蹈队在活动室跳1.5小时,既锻炼了队员们的基本功,又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健身。跳舞的居民水平参差不齐,周新华每排一个新舞蹈,都保持着足够的耐心,因为全身心投入排舞,逐个人,逐个动作的进行纠正,从队形到姿势重新进行了规划和统一。遇到比赛日期比较紧,排练任务比较大的情况,她每次都按时到场,为了不耽误舞蹈队的排练,她甚至多次推掉了比较重要的事情,来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
发挥余热,为海军节保驾护航 据社区党委书记高兰介绍,周新华和老伴儿金成武两口子都是退役军人,也是社区里的模范夫妻。在去年的峰会期间和这次海军节期间,他们都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穿起小红马甲,戴起小红帽,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引、协办导办等志愿服务。“一天至少走1万步,每天都是朋友圈排第一,”周新华说,“每天白天四小时,晚上俩小时,老伴儿腿之前做过手术,本来不想让他参加,但他依然决然说要参加,从没有请过一次假,一直认真负责的巡逻执勤。”
周新
海军节期间,周新华和老伴儿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标或是红绶带,为大家提供便民服务、咨询引导等志愿服务,以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践行着志愿者使命,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获得了大家的一次又一次的好评。“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是几十年军旅生涯的锤炼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能有机会为祖国的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觉得特别激动和自豪。”每每问起做志愿者的初衷,周新华总是这样说。
通讯员 张杨 文 于千千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