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0月26日消息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通过刚刚建成的智能视力视觉干预平台,完成入校筛查中小学生2.7万余名,整体筛查近视率为40.7%,学校、家长可通过平台即时获取学生实力视觉信息、科学预警,智能平台会对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处方”指导防控干预,打造近视防控的“青岛模式”。
医院为中小学生进行检查
小学生近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初中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青岛眼科医院联合多家医联体单位,共组织50余名医护人员的筛查队伍,在36所中小学统筹配合下,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了约2.7万名中小学生的筛查工作,整体筛查近视率为40.7%。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角膜屈光与视光学科主任龙克利介绍,此次筛查工作按照国家卫健委办公厅10月中旬最新下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适宜技术指南》进行组织,筛查内容囊括了视力不良与近视的筛查,并为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方便实施防控指导干预。
不同年级近视率统计(筛查性近视)
本次筛查中,不同年龄段和年级的近视率呈现逐级上涨的态势,小学一年级近视率为3.85%,小学三年级为26.31%,小学五年级上涨到49.31%,初中三年级更是上涨到79.19%。小学和初中阶段呈现出明显的近视率差异,小学生整体近视率为33.54%,初中生整体近视率为72.28%,这也与课业压力、学习强度等成正比。
2018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共同进行了覆盖117.74万人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为71.6%。参与此次筛查的中小学生与全国数据相比,小学阶段近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年龄段优势更为明显,初中生阶段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要求,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远视力小于5.0,通过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近视超过50度,判定为筛查性近视。是否为真性近视,还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以确诊。”龙克利主任介绍。
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直接查询结果
通过学校端可以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信息
平台搭建受益于“医教融合”院士项目,助力建设近视防控“青岛模式” 依托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承担了《我国重大危害眼病防治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是其中的重要研究组成部分,旨在形成规范化的防控诊治体系“青岛模式”,依托智能化平台,打造视觉筛查、科学预警、教育培训、预防控制、康复矫正、效果评估的全链条模式。
“在短时间内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视力筛查,在业内也达到了领先的水准。我们为每个筛查团队均配备多套电子视力表和电脑验光仪,数据不需手动录入,全部为自动、上传,云平台存储、智能分析,平台数据安全保护保护达到三级,向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共享。”课题团队成员、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副院长郭振介绍,“在后续的筛查中,我们将陆续加入生物测量仪、生物力学分析仪等新设备,纳入眼轴、曲率等新的筛查项目,对圆锥角膜在儿童青少年的发病情况进行预警。年龄层向下拓展至幼儿园阶段,向上拓展至高中阶段,建立儿童青少年的远视力储备模型,为降低近视率提供早期的处方和干预”
中高度近视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
近视防控分类施策,“阿托品”等近视防控创新药物成为新的选择 在学生、家长的客户端,为便于理解和干预,检查结果也将中小学生划分为非近视人群、近视临界人群、发展控制人群等:对于疑似远视储备不足、假性近视初发的划分为近视临界人群,本类群体要做好预警和科普工作,预防近视形成;对于真性低中高度近视的纳入发展控制人群,需要采取医疗干预措施,通过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框架眼镜等方式矫正并防止近视发展。
依托平台打造近视防控的全链条模式
龙克利副主任医师介绍,查体中发现近视临界人群的数量接近9000人,占到了32.68%的比例,这些学生都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关注,“从我们筛查情况来看,近视在300度至600度之间的大约有3500人。超过600度的也有600多人,占比达2.2%,高度近视如果得不到合理控制,后期有极高概率引发其它眼科疾病。医院依托科研团队,也会在低浓度阿托品联合角膜塑形镜防控近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近视防控困难群体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通讯员 刘金德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