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青岛乘筋斗云 财富聚变15项指标翻番

2016-11-22 07:4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孙晓琳

  在全球财富管理的星河中,青岛正熠熠生辉,成为最闪亮的明日之星。今年9月26日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青岛市排名提升了33个位次,名列全球第46位。其中声誉优势拉动明显,在这一单项指数排名中超越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多伦多等,排名全球第二。青岛金融的发展速度,以五年时间来衡量,可谓突飞猛进。15个数据实现翻番,截至2015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88亿元,实现倍增。

  当好金融“探路者”

  种好改革“试验田”


  2011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青岛市重点发展蓝色金融、绿色金融、高端金融、普惠金融和外向金融等“五个金融”。青岛金融业的未来发展版图,轮廓尽显,一条金融业康庄大道徐徐延伸开来。

  2012年《青岛市金融发展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青岛成为国内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三个出台地方性金融法规的城市。2014年2月,青岛获批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字号”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2015年,青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20条创新举措,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

  五年蜕变,金光熠熠。2016年4月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指出,“十二五”时期青岛经济发展之所以实现逆势上扬、弯道超越、稳中向好,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金融支撑显著增强。“十二五”的五年是全市金融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各项金融工作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新成效。

  李群强调,要坚持青岛财富金融特色发展,重点做好“聚、融、惠”三篇文章,加快财富金融要素聚集,促进财富管理、金融业态的融合发展,让财富管理惠及普通大众,当好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的“探路者”。要种好改革“试验田”,把政策用活、把潜力挖足、把工作做深,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五年间岛城金融业

  实现十五个翻番


  5年里,青岛金融业的飞速超越,究竟实现了哪些突破?精准的数据,是最好的代言。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青岛市金融业在金融业增加值、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新兴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上市企业数量、存贷款规模、直接融资规模、保费收入、证券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金融业税收规模、金融业实现地方财力、权益类市场、股权投资基金类企业、地方准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共15个方面实现翻番增长。

  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为23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2%。经过5年发展,2015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8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6.3%。与“十一五”末相比,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为2010年的2.5倍,占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金融业迅速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逐渐“升值”。综合这几年的本外币存款来看,青岛的财富不断增加。2014年末,青岛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908亿元。2015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55.7亿元。2016年前三个季度,青岛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293.5亿元。

  每年存款呈上千亿元的递增,数字背后,折射出青岛金融财富不断积累,金融行业发展蒸蒸日上。 

  金融业态不断丰富

  投资有了更多选择


  “四五年前,家里有了钱就存银行定期存款。现在花样可多了,买银行理财、买保险......”王女士是青岛一位普通的市民,管理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她发现这几年投资渠道越来越多,选择种类也多了。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人只选择定期存款,选择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定投等的客户越来越多。

  岛城金融业态在不断丰富。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金融机构11家,全市金融机构达到230家,法人金融机构达到26家。青银金融租赁公司、青建集团财务公司、国富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农行信恩润实投资管理公司等一批法人机构相继落户,填补了青岛市金融业态的空白,形成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保险、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较为完备的金融组织体系。

  丰富的金融业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扎根青岛金融业的土壤,各个业态自身也迅速发展。以保险业为例,2015年,青岛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44.12亿元,同比增长20.17%,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保费增速列第一位,保费规模继深圳之后列第二位。行业总资产规模达到563亿元,相比2014年末增加74.41亿元。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95.12亿元,同比增长5.81%;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1.57%。

  ■助推 金融业反哺,为实体经济输血

  “想不到可以跟韩国人借人民币了,想不到贷款利率这么低,想不到我们还成了全国第一。”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中科盛创(青岛)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强连说了三个“想不到”。 

  该企业第一个尝试中韩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2015年6月,青岛市开展韩国银行机构对青岛财富管理改革实验区内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截至2015年8月末,共有6家银行机构与韩国银行机构合作为22家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签约金额23.1亿元,实际汇入金额14.6亿元。该项业务的开展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受到一致好评。随后,该项试点被推广到山东全省。 

  “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是青岛的一大特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强调,要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作用,培育新动能、增强新动力,支持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建设,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青岛市推出一系列金融创新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比如,“行长走千家活动”,驻青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千家企业,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据了解,截至目前,该活动共摸排融需求1055.3亿元,银企达成融资协议506.2亿元。通过开展行长走千家活动,更好地保障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带动新增贷款1244亿元,创青岛市历史贷款投放的最高纪录。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等,金融的力量融入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输血”,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金融改革 财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