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谈报告]建创新型城市 青岛该走什么路

2017-03-31 06:24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刘雪莲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建设“三中心一基地”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宜居、幸福、创新、国际”共同构筑未来青岛现代化城市的美好蓝图。尤其是创新首次被用来定位青岛未来发展,得到党代表们的热烈响应。创新就是厚植创新基因,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环境良好、创新资源丰厚的创新型城市。未来的青岛将比想象中更美好。

  

 

  报告说

  “四大系”等


  创新要素聚集

  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报告指出,青岛坚持聚焦“转调创”、发力“蓝高新”,经济竞争力更加强劲。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互联网+”、“海洋+”“标准化+”行动,经济转型速度加快,经济发展稳中走强。其中,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4.7%,提高6.9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5.1%,提高8.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大大快于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提高5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每万元0.43吨标准煤下降到0.31吨。

  青岛一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等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深海基地、深海钻探基地、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5家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海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创新平台。

  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交易额也分别增长4.8倍、5倍、4倍,增幅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全社会研发投入

  占比达3.2%以上


  未来五年青岛的目标之一就是创新活力更足。报告指出,创新驱动成为动能转换和内涵式发展的“主引擎”,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聚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专家和各类人才,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团队,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2%以上。

  报告提出,青岛要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以产业创新为主导,创新要素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

  未来青岛将集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和知名科研机构,加速科研成果本土转化。

  将促进海洋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同类实验室前列,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球行业翘楚。

  还将建设信息技术、海工装备、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面向社会的十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脑科学、量子信息、纳米技术与材料、深空深海探测、氢能与燃料电池、再生医学、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超高速交通等面向未来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

  高校说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

  破题办学空间不足

  为青岛创新发展做贡献


  谈到报告中创新型城市定位,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表示,创新是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高校是创新的生力军。青岛大学致力为青岛创新发展服务。该校现在设立了校级的科研机构多达31个科研平台,各个学院也有一大批研究中心和研究所,这些科研平台都力争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青岛发展的需求,在创新方面有所贡献。“我们也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青岛大学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进一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范跃进说,青岛大学目前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空间和办学条件不足。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青岛大学计划在胶州建一个国际合作的园区,一方面拓展了办学空间,再将搭建起一个更好的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它还将对接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机构,形成国际合作平台,加快学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报告里提到了“三湾三城”,青岛大学的这一规划正好与报告产生呼应,范跃进说,未来青岛大学将按照三湾发展要求建设,将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目前青岛大学也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就是经过五年的奋斗,让该校8至10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整提创新的能力也将有较大提升,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前100名行列,成为具有综合性、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

  要重视高校人才

  储备库的功能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说,青岛农业大学迁校青岛,得到了青岛市非常大的支持。他说,听完报告很受鼓舞,科教兴国、科教强国,高等院校、大专院所应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仅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对城市来讲还具有很重要的人才储备库功能,“任何单位都很难达到高校的人才储备能力。”他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专业老师就有1500多人,这些专业人才随时可以为青岛的发展服务。高校对城市发展还具有培养人才的作用,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中,37%会留在青岛工作。除此之外,高校的直接消费也很可观,推动高校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在谈到建议方面,李宝笃说,青岛的高校、科研院所平台的统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将这些资源进行共享,在更高的层面上面向社会,面向所有高校,这样就能达到少花钱多办事、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李宝笃说,青岛农业大学主要工作还是面向三农,标志性成果也有多个,科研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小麦、玉米、花生、肉牛等研究都非常突出。“我们学校愿意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发展青岛,下一步将全面融入青岛新农村建设。”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兴云:

  建立协调机制

  加强与政府、社会互动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兴云说,党代会报告对过去的总结实事求是,对未来发展目标令人鼓舞,任务目标具体明确,全面反映了青岛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他说,五年间青岛高校发展变化巨大,前五年青岛引进了29所高校,加上原有的高校,青岛的高校布局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对青岛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青岛科技大学是一个本土化大学,扎根青岛61年,输出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工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打出了品牌,用该校的技术和平台公司支撑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对外合作也是该校的一大亮点,与德国合作的中德校区在中德生态园正式动工,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工匠,为下一步青岛制造业集聚战略布局贡献力量。另外,与泰国合作的国际橡胶学院今年也将开始招生,培养泰国学生为中国企业服务。

  刘兴云说,未来青岛科技大学将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紧紧对接青岛的战略部署。谈到对未来的建议,他说报告里提到了青岛高校引进,希望建立青岛高校协调机制,畅通高校和政府、社会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交流沟通,使高校为青岛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企业说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防—— 带着海藻冻上会谈科技创新的“魔力”


  “明月海藻最近推出几个小的产品,几个冻,看起来很小很小的几个冻,我还带了几个。”参加分组审议时,张国防代表从包里拿出两个比手指稍长一些、粗一些的冻,一个褐藻冻,一个么么冻。张国防用这两个冻来谈创新的意义。

  “一个褐藻冻,用海藻提取物不多,一个大概用3克。”张国防说,这个褐藻冻对改善老年人便秘非常好,两三天一根就解决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冻叫么么冻,给年轻人,清理肠道的。

  张国防现场算了一笔账:一个小冻现在卖7元,一公斤海藻提取物可以做出300个这样的冻。如果单纯卖海藻提取物,每公斤海藻提取物,原来最贵的时候也就卖100块钱,产品创新后附加值一下子升了很多。

  张国防说,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他深深感到:现在无论是制造业发展,还是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

  “我们现在面临许多问题,消费在升级,市场在变化,缺少好东西,传统的东西已经过剩了,不是说制造业没有前途,而是大有前途。”张国防认为,普通产品需要升级,人的需求在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问题出来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酸四高带来很多麻烦。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需要一些好的健康产品,需要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

  “来自海洋的活性物质,有非常好的功效,特别是在减肥、改善人的身体指标等方面特别好。”张国防说,以前就是简单做原料,产品接近一半出口,外国公司买回原料后开发出很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只是传统的制造,做到最大,也就几十个亿。通过不断科技创新,公司近几年开发出一系列健康的终端产品,目前达到100多个品种,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增加,并且开创出非常大的空间。

  张国防又举了个简单小例子,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公司从海带里面提取海藻酸钠,延伸做出纤维,又做出无纺布,这个布现在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在医疗领域已经全面推开了。这个对于伤口理疗,特别是慢性伤口、化脓性伤口,比如老年人褥疮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我们现在又延伸了,又做美容护肤品,又做面膜,纯海藻面膜,法国欧莱雅已经看好原材料,下一步要一起开发高端化妆品应用。”张国防说,小小海藻,能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很多新产品。

  报告当中对青岛今后五年的要求,提出以建设“三中心一基地”为主攻方向。其中一个中心就是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

  张国防认为,这是青岛的特色,也是一个优势。公司要抓住发展机会,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争取把明月海藻的海洋生物产业真正做大。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创新型城市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