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列车员的第32个春运:青春全奉献给列车

2018-02-12 06: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郭红在打扫列车卫生。



  

郭红一直在列车员的岗位上工作,列车伴随她32年。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姜兆蓓

  青岛至成都的K208/5次列车,全程要40多个小时,沿途设置了29个站点,每年春运期间都是客流爆满、一票难求。就在这趟列车上,中铁济南局集团公司青岛客运段成都2组的列车员郭红,自1986年以来一直在列车员的岗位上工作,列车伴随她32年。今年的春运,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春运。

  当年烧锅炉的小姑娘

  1986年进铁路系统工作时,郭红还是个18岁的小姑娘。还未上岗,她就听人说过,当列车员需要端茶倒水、拖地擦窗、打扫厕所等,跟一趟车下来通常要累得直不起腰来,很苦很累。对于这些,郭红并不以为意,她事先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然而真正当了列车员后,才体会到了其中的种种艰辛。

  最早郭红值乘的列车是绿皮车,车厢的保温设施较差,到了冬季往往要通过水循环给车厢不间断供暖。因此,每节车厢连接处都配备了一个烧煤的锅炉。列车员冬季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烧锅炉。刚开始引燃一次锅炉下来,郭红常常得把自己弄得满身灰尘。“那时候一上车,看到锅炉就头疼。”郭红说,最早的列车全程下来需要60多个小时,一路上要不断调节火势。每次添煤的量也要掌握好,加多了煤块烧不透,加少了炉火又经常会灭。不少跟她同龄的小姑娘,都吃不了这苦,纷纷跳槽或请求调离列车,唯独郭红坚持了下来,在列车上一干就是32年。

  旅客入梦乡,她是最忙时

  青岛至成都的K208/5次列车,是1999年10月开通的,是当时山东首趟也是唯一一趟入川列车。最早的车次号是184/1次列车,后来历经数次更名、多次提速,最终成了K208/5次列车,绿皮车也改头换面成了空调车,运行时间由60多个小时缩短至40多个小时。虽然运行时间较长,但这趟车的客流量一直比较大。因为票价比较便宜,四川又是务工人员的输出大省,很多农民工到东部沿线城市务工,都选择乘坐这趟车。

  近年来,随着铁路系统的不断改革和车辆的更新,列车上的卫生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每次列车始发和折返前,都有保洁人员打扫卫生,列车员的工作已经相对轻松许多了。可是,在郭红和绿皮车相伴的20多年时间里,车厢卫生都由列车员负责。每次出乘前,郭红都会提前三四个小时打扫卫生。车门、车窗、茶桌、椅子、暖气管、车厢内壁,每一个角落都要擦洗,特别是暖气管道,容易积灰尘,要弓着腰、趴着、蹲着,反复地擦。炎炎夏日,一次卫生搞下来,衣服都要干了湿、湿了干好几次。那时候,绿皮车开得还不快,夜间有时候半个小时才会停靠一站,郭红就会利用这个时间搞途中卫生,列车员把这个叫做夜间“不干扰”,厕所、车厢连接处是重点。当旅客沉睡在梦乡的时候,正是郭红最忙碌的时候。第二天清晨,旅客一觉醒来看到纤尘不染的车厢,却不知郭红已经辛勤打扫了一夜。

  职业生涯最后一个春运

  “以前几乎每年春运都超员,车厢里基本上没有立锥之地,行李架上有人、坐席下面趴着人、过道上也是见缝就站人,甚至连厕所也挤满人。”郭红回忆说,刚开行时的绿皮车没有空调,特别是到了夏天,人又多,里面热得不行。到了春运客流高峰,更是人满为患。

  但是自1999年以来,郭红一直在这趟列车上工作,她始终把旅客当亲人笑脸相迎,有时候一句问候或者一杯水,立刻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在乘客较多的时候,车厢内的乘客走不出来,列车员也没法到车厢内提供服务。郭红就想方设法,利用大站停站时间较长的机会,打上水,下站台,从窗口里给旅客送水。

  由于这趟列车要停二三十个车站,加上沿途一些少数民族旅客不会讲普通话,为了防止旅客坐过站,列车每站开车,她都认真做好座位记录。这样每一位旅客在哪个座、在哪个车站下车,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以便到时候提醒旅客。有旅客把工具、小铁车带上车,放在行李架上,为了旅途安全,郭红就帮他们放在座位底下。有带小孩的旅客上车,她不忘叮嘱大人带好孩子。一些经常乘坐这趟车的乘客,甚至把她当成了知心大姐,非要等到她出乘时才坐车,为的是跟她聊聊天、拉拉家常。

  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同事纷纷退休了、调离了,郭红却从未离开过列车员岗位。一次又一次出乘,她把成千上万的旅客平安送到目的地。而她在将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这趟列车之后,也将在今年退休,2018年的春运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春运。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新时代新梦想 2018新春走基层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女列车员 春运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