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服装业开始"蝶变" 女装逐步兴起童装悄掀盖头

2004-09-24 09:13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时装周模特大赛在向阳路步行街举行

    记者从 2004年青岛国际时装周上了解到,虚拟品牌、资本磁石效应、女装崛起以及童装“破冰”已经成为本市服装产业的四大变革趋势。

没有工厂也做“品牌”

    自己不生产服装,只专心做营销和品牌,有了品牌后再找生产工厂下订单,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售。3年前移师岛城的暖倍尔成功克隆一个年销售过亿元的“虚拟品牌”。

    “没有生产环节的繁杂困扰,我们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产品研发以及品牌运营上。”暖倍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仲向荣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协议、委托租赁等方式将生产车间外化,不仅减少大量的管理和资金费用,还能充分利用他方的要素投入,保持始终选用最优秀的加工企业。”

产业聚集形成“资本磁石”

    雪驰集团继在青岛建立“雪驰工业园”后,又把营销总部搬到青岛。据了解,该公司总部的南迁也正在操作中。

    如今,岛城纺织产业的聚集形成了资本的“磁石效应”,永元、日绵、伊藤忠、东丽等外来资本纷纷进驻岛城。市服装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青岛已经形成了完整服装产业链条,这里聚集着大量产业资本,形成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这是吸引外来资本的最关键原因。 

女装品牌突破“短板” 

    众所周知,女装是本市服装业的“短板”,长期以来只有绮丽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孤军奋战。

    本届时装周上,岛城本地巴龙、海珊等品牌纷纷把女装作为主打产品,以生产女装著称的日本“花手箱”品牌则借生产基地在岛城之便准备集中火力抢占岛城市场。该公司董事长认为,目前岛城女装市场没有形成强势品牌,销售量普遍很小。但这个市场潜力非常大,他们现在打算要全力开拓国内市场。

童装品牌开启“破冰之旅”

    如果说女装是短板,童装品牌则可以称做岛城服装业的“处女地”。在今年时装周上,一个本地童装品牌“剪子·包袱·锤”破壳而出,成为这片洼地里的一棵“小树苗”。

“从上周到现在,我已接到十几家省内外童装同行的订单。这个服装周,在全省签下30家加盟店肯定没问题。”9月 23日上午,山东欧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满面春风的告诉记者。

    据了解,虽然目前青岛有不下千家童装生产厂家,但几乎都是外地品牌的加工厂,青岛长期处于童装品牌的真空地带。市服装协会的有关人士介绍说,童装最讲究研发和设计,这些正是岛城企业的“软肋”,面料和款式的落后是制约本市童装业做强的瓶颈。

    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明超认为,童装市场正在由“数量消费”转向“品牌消费”,岛城童装名牌的曙光初现,对完善本市“服装之都”的产业格局,做大做强青岛的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意义。

文/本报记者 刘元平 陈浩杰

图/本报记者 迟红武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