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一战百年系列之一:青岛要塞风云录

2014-08-05 09: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柳已青

  一百年前的青岛,蓝天碧海之上,笼罩着沉重的战争阴霾。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战火烧到了亚洲。面对日军大兵压境,德皇威廉二世号召德国在青岛的军人血战到底,德国人并非坐以待毙。全方位备战,东亚各地的德国商人,纷纷赶赴青岛,拿起枪支,参加青岛保卫战。因为守卫青岛的德国正规军队不足四千人,加上预备役国民军、武装起来的商人,也不足五千人。在军队兵力上,德国面对日英联军,绝对的弱势。但是德国人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德国人的战斗力,靠的是在青岛苦心经营的军事防御设施。洪深在青岛时,有一位胶澳总督署的参赞指点着炮台对他说:不增一兵,不添一草,青岛可守六个月。六个月内,无论如何,援兵必能从欧洲到此矣。这只是德国人一厢情愿,事实上,德国人依靠军事防御措施,坚持了65天。

  我们不妨看一下德国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德国的军队主要驻扎在兵营堡垒和炮台。从1899年到1909年,德国相继在青岛建设了伊尔底斯兵营、俾斯麦兵营和毛奇兵营。这三大兵营分别建在会前山(今太平山)、青岛山、贮水山的山麓下。地下运兵通道将兵营与前海、山上的炮台相通。卫礼贤日记写道1914年德国备战时伊尔底斯兵营的情况:“在加固工程当中不断有废物被移走。他们用水泥和泥土把步兵营地改装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型军事防御工事。营房的前沿地带布满了地雷。但还没等战争真正打响,这些地雷就已经夺去了一些中国人的性命。”

  德军在青岛的炮台分为前海炮台和山顶炮台等炮台。前者有小泥洼炮台、会前岬炮台等 ;后者有俾斯麦山炮台、伊尔底斯山炮台、湛山炮台。1933年,作家柯灵来青岛旅游,就曾写下游览湛山炮台时的见闻和感受。一个个炮塔就像一只只海龟趴在那里,炮筒很粗很长。在很多日本人发行的明信片中,可以看到德国建的炮台的模样。上世纪30年代,游客参观炮台,有专门的导游,需要手中拿着蜡烛照明。在炮室中有个叫“一锅牛肉”的特殊景点不得不去。德军喜欢吃牛肉,当年德军投降时,厨房里正炖着一大锅牛肉,听到这个消息,来不及吃饭军队便撤走了,这一锅牛肉被风干为历史的遗迹,保留了下来。柯灵写道:“地下有铁道,一直通到外面;顶上有运输炮弹的钢轨。里面除了装置炮位的处所,还有许多小房间:这是装发电机的;那是给炮兵休息的;这是做饭的厨房 ,锈烂的大铁锅里满满的‘泥块’,据说还是牛肉;那是伤兵休息室,在烛影模糊中,引路的孩子指着墙上的斑点:‘这是伤兵的血痕。’”

  前海炮台的大炮一直保存到1944年。日本穷兵黩武,国内经济危机,再也无法支付庞大的对外军事开支,他们在占领区掀起了一股“捐献热”,铁制的餐具、农具都被捐到了钢铁厂,铸造武器。青岛的大多数炮台也没有躲过这次劫难,大炮和基座被拆除,熔为铁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历经沧桑的炮台,只能看到几个大窟窿,掩不住一片凄惨。宛如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又好似空洞呆滞的眼神,无语对苍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的战场在青岛。日德青岛之战,不仅改变了青岛的主权和命运,更是青岛的历史之伤痛。伫立青岛山炮台,百年风云尽收眼底。那些遗存下来的大炮,昭示历史,铭记伤痛,面对未来。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